新闻报道中数字差错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方胜系博士、主任记者,深圳特区报“民生面对面”工作室主任;田小强系沈阳电视台新媒体部记者  新传播    【字号:  

数字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但也是新闻报道中差错的高发区。有些错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了新闻的严重失实。本文总结提出,造成新闻报道中数字错误的原因可分为缺乏准确的来源、缺乏科学的解读、缺乏正确的运算以及马虎大意、缺乏必要的检查或审核等几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新闻失实 数字 差错 成因 对策


2020年2月15日,正值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关键期,“华商汉中”头条号发布《孩子出生不到20天,他却主动申请投入抗疫一线……》一文写道,“孩子出生不到20天”“两个孩子稚气地问:妈妈干吗去了?”

出生20天的孩子就能说话了吗?随后,文章被网友发现后迅速传遍朋友圈,很多人认为这是编辑在胡编乱造新闻的证明。很快,“华商汉中”头条号发布致歉说明。原来,该文章共包含三个抗疫一线的故事,稿件的标题取自第三个故事——洋县辅警杨浪在孩子出生不到20天即主动要求到疫情检查点执勤,而编辑仓促中出错,在整合汉中大事记过程中,将其与第一个故事西京医院护士王慧辞别不到两岁的双胞胎儿子返岗工作相混淆,造成了这一“出生20天的小孩会说话”的乌龙。

数字一目了然,说服力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甚至是有些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1]许多媒体开设了《数说新闻》《数说中国》《数据新闻》之类的栏目,言简意赅、信息丰富,配以图表等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吸引了不少读者。

的确,数字运用得当,可以增添新闻的可信度,特别对于经济新闻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数字运用不当,则很可能造成文章只是数字的堆砌,令读者厌烦;错误的数字更是使得文章的准确性无从谈起,甚至成为影响广泛的虚假新闻。一些报刊开设了《勘误》《更正》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都同数字有关。因此,关注新闻报道中数字差错和解决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数字差错成因至少有以下几类:

一、缺乏可靠的新闻源

记者获得信息的来源被称为新闻源。新闻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记者提供信息的知情人、目击者、官员、学者专家或其他人员,即信源;另一类是出版物、报纸、杂志、文件、论文等。[2]无论是哪一种新闻源出现偏差,都会造成新闻失实。

例如,曾有网站刊登《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并作以解读。由于涉及时下备受关注的“年终奖税收”计算方式,经国内多家媒体转载、放大后社会反响极大。很快,国家税务总局便发布声明称,有人盗用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所谓公告并作解读,该文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

探究这条假新闻的原因,造假者没有就此重大事件向国家税务总局核实,而是采取了网贴发布的所谓“47号公告”,因此产生了根本性错误。

有时,一些新闻信息虽然来自采访对象,但没有做到与信源再次核实,也出现了各种差错。

比如,2017年8月25日《衢州晚报》12版《姜仁鸦:与患者肝胆相照》一文中写道,“她就是衢州市人民医院175位外科医生中,仅有的3名外科女医生中的一位”,实际上应为“她就是衢州市人民医院179位外科医生中,51名外科女医生中的一位”。作为一篇人物通讯,这很可能记者采访中的数字记错了又没有与采访对象核实,导致最后见报的数字与实际相差如此之大。

又如,2017年7月27日《成都商报》4版《共享单车期中大考》关于“技术手段解决乱停乱放”一段称“摩拜维护人员不到200人”。这一数据没有向摩拜公司求证导致差错,以致成都商报不得不于7月28日专门登报更正致歉。

二、缺乏科学的解读

解读是新闻报道对于数字的重要工作,能够将枯燥的数字赋予浅显和丰富的内涵,历来是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一旦解读数字的方式不够科学、严谨,就有可能产生错误。

2018年8月22日,上市公司读者传媒发布2018年中报,显示其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下降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2万元,同比下降59.9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75万元,同比下降83.26%。

很快,证券日报社旗下微信微信公众号“上市公司文娱头条”就以《〈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为标题发布文章。当晚10时许,“上市公司文娱头条”发布《致歉声明》表示.〈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一文标题与事实不符,存在错误,该报各发稿平台已删除该稿件,并向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大读者致以诚挚歉意。

在传统媒体不景气的当下,中国期刊龙头《读者》业绩大幅下降,让市场颇多感慨。而这篇报道的标题采用主观判断“《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对中报数据进行了过度而且是错误的解读,在市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毕竟,一定的业绩波动甚至是下滑与“发不出工资”所代表的经营出现重大问题相距甚远。

又如,2018年1月23日,新浪网转载了人民网《报告称:悉尼房价为全球第二“难负担”》一文。文中报道了某智囊机构的调查结果:“澳大利亚的五大城市都拥有‘几乎负担不起’的住房市场”,“在房价‘难负担’程度排行中,中国香港位列第一,房价比家庭收入中位数高出20倍左右,澳大利亚悉尼排名第二”。

澳大利亚悉尼的房价会是全球第二吗?可能很多中国内地读者都会觉得这看起来有些不可相信。虽然该报道中并没有指出这一“智囊机构”的名称,但对比其他报道不难查询到这一机构名为Demographia。在Demographia的官网(http://www.demographia.com)上可以找到历年来的调查报告原文。阅读后可以发现,这一机构近年的调查覆盖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和中国香港”共计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就是说,悉尼的房价只是在这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跟“全球第二”天壤之别。

其实,这份报告的名称并非“全球住房负担”,而是《Demographia国际住房负担调查》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众所周知,两个国家即可谓“国际”(international),而媒体将报告的结果冠以“全球”(global)发布,有意或者无意地添油加醋式地解读,导致了数字最终谬以千里。

三、缺乏准确的计算

运算是一项个人,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能力。新闻报道大部分时候是“复制”式地报道结果。不过有些时候为了行文的需要也需要一定运算,有些数据新闻更是有较为复杂的对比、提炼等数字挖掘。令人惋惜的是,占比较大但并不复杂的简单计算,却成了差错的高发区。

2017年6月7日,温州晚报“看温州”客户端刊发了题为《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的新闻。文中称:7日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中学考点一位考生因为迟到了2分钟,不能参与上午的考试。

迟到2分钟就不能进高考考场吗?这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许多网友指出该考场操作不正确。

而当天稍晚,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发表通报称,此为失实报道。经调查核实,当天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考点,温州护士学校的一位考生迟到17分钟。按照考场规则: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所以该考生被拒绝进入考场。

原来所谓的“迟到2分钟”是在允许进入考场的极限时间之后又迟到2分钟,即开考15分钟之外的2分钟,而不是开考后的2分钟,难怪被拒绝入内。虽然事件并不大,但却发生在对个人的命运具有重要影响的高考上,经媒体报道后影响广泛。这条新闻也被《新闻记者》杂志评为“2017年十大假新闻”之一。

再如,《现代快报》曾在头版、B1版刊发新闻《网传东大校花实习7天卖楼5000万》,报道了东南大学一大四女生,在南京某楼盘实习一周,卖楼金额达5000万的新鲜事。文中写道:“卖出5000万元房子,能拿到多少佣金?由于凤凰熙岸定价较贵,以0.8%计算就是4万元。”不用计算器甚至不必纸笔,稍稍口算就知道5000万的0.8%是40万,整整和文中的4万差了10倍。这个计算上的错误如此明显,以至于转载此文的部分网站编辑不得不打出括号标注:“原文如此”。

四、缺乏必要的检查

还有一类最简单,但也可能是最常见、最不该发生的数字错误类型——笔误,或者算作马虎大意、缺少责任心,抑或缺乏必要的检查和审核机制。这在新闻“快餐化”以及各个媒体争分夺秒为新媒体发稿的当下,甚至还有逐渐增多的可能。

比如,《新京报》一篇题为《中国最大文化企业落户北京》的文章写道:“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统计报告,万达文化产业集团2012年收入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40名,计划2016年收入达到4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20名,2012年收入达到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10名。”为何反复出现“2012年”?对比当日其他媒体报道,可以发现第二个的“2012年”应为“2020年”。

如果说这类“笔误”还比较明显,读者较容易判断或者审稿时本应避免,那么有些数字错误靠编辑审稿是很难发现的,必须由记者做到仔细、仔细再仔细,把错误杜绝在源头。

深圳某媒体曾经报道.深圳上半年GDP增长13.8%》。然而,当日其他媒体却报道该数字为13.2%。到底是13.8%还是13.2%?通过深圳市统计局官网核对可以发现,这个数字应该是13.2%。原来,是第一家媒体的记者在删改中把数字搞错了。按道理说,这类稿件都有相关部门权威发布的通稿或者书面材料作为基础,记者到底是怎么删改出错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么严重的数字错误确确实实就这样发生了。

五、避免数字差错的对策

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数字准确性的重要性呢?

一方面,加拿大国王学院新闻系教授凯里指出,这是因为以文字为生的媒体人对数字普遍不敏感,很多人没有信心和能力对付繁杂的数字,然而,我们的许多读者是线性思维者,他们需要看到数字的量化结果,来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3]

而另一方面,在今天的媒体竞争格局中,传统媒体立足的根本依旧是具有公信力的内容和准确的信息。如果连基本的数字都搞不准,又何谈在数字媒体时代突围呢?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用讲故事的手法将单调的数字在报道中娓娓道来,另一方面对待数字务必谨慎。为了避免出现数字差错特别是严重差错,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举措:

首先,要确保数字信息的来源权威。新闻业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新闻源的竞争。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可靠的信息来源,道听途说或者在微博、朋友圈、微信群里信手拈来的信息,显然不能成为报道的根据。在非权威渠道获取的信息应当与权威部门核实后再进行报道,以免产生差错,特别是涉及重大问题时更不可为了“抢发”而省略询问、核实的步骤。

其次,要确保解读的方法科学、严谨,平时注重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正如凯里所言,许多媒体人对数字并不敏感,这更加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工具,特别是从事经济报道的媒体人,至少应该涵盖常见的宏观经济、证券股票、调查统计等分析工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伴随数据新闻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鼓励传统媒体配置一些具有一定数学功底的专业人士,从事数据新闻报道。比如,在2019年末、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南方都市报、晶报等媒体制作的图表化的数据分析作品就获得了较好的传播,在疫情报道中别具一格。

最后,虽然媒体的工作节奏已经大大加快,但必要的审查机制必不可少,对争分夺秒的新媒体而言也是如此。如今,传统媒体受到经营的压力,人员流动已经相当普遍,总编室中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这既是好事也有隐忧。特别是校对、审读等岗位的精简,更是带来了直接的隐患。诚然,新媒体的竞争和“自净”机制一定程度缩短了失实新闻的生命周期,但其影响和损害未必比传统时代更小,我们要保持专业新闻从业者对准确的敬畏之心,而不是依靠事后的亡羊补牢。我们一方面建议媒体机构一定要在机制上保证人员、流程的完备,另一方面也呼吁,当报道内容涉及数字时,要提起万分精神,不能有丝毫懈怠,才能做到完全的精准。


参考文献

[1]刘霆昭.数字与新闻[J].新闻与写作,2011(5):69-71.

[2]李希光.如何挖掘与用好“新闻信源”[J].新闻与写作,2012(11),82-85.

[3]方胜.新闻报道涉及数字一定要谨慎[J].新闻记者,2012(4),94-95.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