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担心机器人,担心的是人的机器化
最近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其大意是,经过全球数百位顶尖科学家的推算,23年后,人类命运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奇点”——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在2040年达到普通人的智能水平,并引发智力爆炸,在极短时间内超越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的最强物种。
最近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其大意是,经过全球数百位顶尖科学家的推算,23年后,人类命运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奇点”——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在2040年达到普通人的智能水平,并引发智力爆炸,在极短时间内超越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的最强物种。
这篇文章设定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而且这个时间节点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所以不像它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它是成功的,这也是我对“10万+”往往保持本能警觉的原因。不过我在这里主要想表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人类最需要担忧的,其实并不是所谓人工智能。
我们当然要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但是,说人类很快能创造出一种超越自身的物种,我想这要么是过分恐惧,要么是对人类的科技能力过分乐观。人类已经能克隆动物,但人类至今无法凭空创造出一个哪怕最简单的细胞。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根曾说过,一个含有221个核苷酸的分子,其复杂程度的数学量相当于10的133次方,而10的105次方的分子就足以塞满整个宇宙,可见生命是何等奇妙。盖茨最初也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盖茨改口称人工智能威胁人类还为时过早。
我相信机器人在工作能力或者说基于计算的智力方面将大大超过人类,但是,它会有情感吗?有人类独有的喜怒哀乐吗?比如,“爱”这种东西如何进行测量与计算?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独一无二的性格、气质与灵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机器人如何获得这样的本能?当然未来某一天,机器人也可能通过编程等技术赋予某种情感,但那种被复制、那种基于某种口令产生的情感还叫情感吗?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更值得当心的倒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机器化、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说人的机器化、程序化,并非危言耸听。无论是在遥远的非洲还是在中国,人们可能在同一时间跨进麦当劳餐厅、听着同样的流行歌曲,玩着同样的电子游戏……人们愈来愈被一种可复制的事物所塑造。很多人嘴里嚷着诗与远方,其实这个时代我们已失去了远方,陌生的风景变得越来越奢侈。
古人写得最好的诗当属离别诗,因为在山高水长的古代,和亲人或友人的离别真的可能成为永别。而随着交通及通讯的日益发达,今天的我们已很难从细微处体会到古人的那种离愁别恨与相思之苦。现代科技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适。但相对那些流淌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里或奔放或深沉或细腻的情感,我们的灵魂在退化了。物质越精致,内心越粗糙。见花伤春、睹月思人的体验,离我们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遥远。爱无能像瘟疫一样在年轻人中间蔓延,麻木、冷漠、无动于衷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病症。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叙中说,“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但是,我们甚至连感动与哭泣的能力也在逐渐失去——我们是不是活得越来越像机器人了?
所以,在担忧机器人向人类大举进攻之前,我们更需要悚然惊心的是,如何防止生命走向机械化、程序化,恢复其原本的蓬勃、活泼与饱满。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