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期

微言大义

作者: 辜晓进   2014-06-17 15:42  新传播    【字号:  

        在新浪微博里,活跃着一批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加 V认证博主,他们反应敏捷,紧跟潮流,多为该领域的勤奋思考者和积极践行者。其微博信息含量丰富,每每披露最新动向,闪现智慧火花,从而成为很多同道的关注对象。

 

关键词微博 认证博主 V

 

主持:辜晓进

 

 在新浪微博里,活跃着一批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加 V认证博主,他们反应敏捷,紧跟潮流,多为该领域的勤奋思考者和积极践行者。其微博信息含量丰富,每每披露最新动向,闪现智慧火花,从而成为很多同道的关注对象。

 “大 V微言”专栏邀请深圳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辜晓进先生主持,筛选辑纳部分微博与大家分享。

 

@张志安4 29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给新闻学子的三点寄语】1.在全媒体时代,学会根据事件时空偏向,选择最佳方式,进行融合新闻式的“讲故事”实践;2.建立对复杂事实的理解、把握和判断力,才能有深度挖掘能力;3.感知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议题,始终保持对重要性的把握能力。

 

@王甘霖 (4 29日,读讯网CEO)

传统纸媒被新媒体逼入绝境的当下,睿智的纸媒掌门人终于意识到“媒体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并重提“内容为王”。首先是《新京报》30万年薪招聘首席记者10名,其次是《环球》杂志“高薪招聘”主笔数名。但在我看来,绝大部分纸媒的掌门人没有意识到纸媒的自身优势,依然在“等死”中。

 

@楚报任浩 4 23日,三峡晚报社社长)

(千剑读报 184)报纸都在谈转型,争上 APP微博微信,特立独行的东方早报却坚定回归新闻本源,专业深耕,冷静观察,理性发声,凸显不可替代的独到品质。头版删繁取精,去本土化,宽视野,锐菱角,彻底摒弃“一报在手应有尽有”信息集萃模式,用报纸所长,筑起专业堡垒,抬高新闻门槛,这才是聪明的转型。

 

@密苏里孙志刚4 24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在 2014年第一季度,《纽约时报》公司纸媒广告收入上升了 3.7%,数字广告收入上升 2.2%;广告总收入上升3.4%。同季度里纸媒和数字广告收入均上升可是 (近年 )多年来头一回!付费墙用户从2013年第四季度的760000上升到799000,增幅5.1%。《纽约时报》继续领导美国报业转型。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4 24日)

#自媒体时代的碎片化#】每一种媒体都有它最适合的内容,微博等新媒体拥有的快捷性,适合新闻和自媒体。自媒体时代充盈着碎片化的内容,这样的碎片化有优有劣,且想从这么多零碎的东西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是有难度的。但未来碎片化阅读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与社会发展趋势是契合的。

 

@虎嗅网424日)

【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创业思维的媒体人】纸媒的存在一度被互联网冲击,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立刻为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提供了新出路。但媒体人典型的松散习气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局面,导致媒体人也出现了“退出”的现象。再次择业的媒体人很快又要面对新的择业困境。

 

@辜晓进421日)

 中国互联网诞生20年,很多先驱值得记忆,包括张树新。她早在 1995年就创办中国第一个网络接入服务商“瀛海威”和帮家庭上网的“百姓互联网”。那时,丁磊的BBS就挂在该网,张朝阳是张手下骨干之一,ChinaNet及四大商业网站还未问世。笔者当年甚感好奇而赴京采访。因未形成盈利模式,张遂成“牺牲一代”。

 

@钛媒体416日)

   【遇挫的传统电视,会否重蹈纸媒的覆辙?】老柳:传统电视厂家和传统媒体都有几分相像,也不缺人,更不缺钱,可是缺的都是互联网基因。很多纸媒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型来转型去,绕不开纸。传统电视厂商也极有可能面对这个问题,跳不出电视的思维,还是在造电视,也仅仅是在造电视。

 

@传媒评论杂志4 15日)

【专栏 @进观传媒】新闻消费量增长蕴含的纸媒机遇“新闻消费”的概念在西方已流行多年,国内仍较少使用,至少还未进入统计语境。用“新闻消费量”来测量媒体或新闻的使用情况,既科学又形象,更有助于我们在信息多元的世界判断新闻媒体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中国传媒网官博4 10日)

【美国当今纸媒的困境与转变】纸媒向线上媒体转型是大势所趋。转型较早的《纽约时报》则是新闻报业的成功代表,而其他杂志也都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纸媒的实物销量命运依旧未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寻求重生。

 

@北大新媒体410日)

【社交网站上的新闻使用】新闻在社交网站中占有一席之地,但,1)不同社交网站上新闻获取差异大;2)对大多数人来讲,娱乐新闻最受关注,且获取新闻信息是一件偶然性行为,人们在做其他事情时顺便去阅读新闻;3)人们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并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中去。

 

@展江410日,北京外国语学院新闻系教授)

【关于《中国特产报》被吊销出版许可证的微评论】还得找到媒体腐败的制度根源:此类报刊没有读者,拉不到广告,往往选择敲诈勒索,这是一种坏的路径依赖,绝不止这一家报纸。这次吊销许可证处罚,向建立退出媒体机制迈出了正确一步,但是离媒体法治还远,出版是否需要许可证应该有正式的法律可依。

 

@陈永东4 9日,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社会化媒体融入程度排行榜】 Shareaholic最新报告,社会化媒体点击后融入程度排行依次为:1. YouTube2. Google3. LinkedIn4.Twitter5.Facebook6. Pinterest7. Reddit8. StumbleUpon。点击后融入程度有三个指标:1.点击后访问时间;2.每次访问页数量;3.蹦失率(Bounce Rate)。

 

@城乡导报李国平49日,杭州余杭《城乡导报》总编辑)

北京确切消息,批复同意《城乡导报》更名为《余杭晨报》。不是城乡导报不好,只是这个报名确实太国际化,作为区域性报纸,希望更具地方标识,更贴近、更亲和、更接地气,利于扎根、利于发展。感谢城乡导报伴我们走过十年,导报人永远感恩导报!十年,将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历史!

 

@杨锦麟 49日)

    几乎全中国人都在关注文章和马伊琍这对夫妻。从婚外情到原谅再到对骂媒体,文章的一系列表现也将这一场名人婚恋丑闻上升到了一个被广泛议论的社会议题。名人利用婚恋来炒作没错,但是炒作和公关也要有一个底线,突破了,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传媒新视野48日)

【新京报副总编辑刘炳:互联网时代如何做纸媒】新京报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主流纸质媒体。有意思的是:新京报报社口号负责报道一切,现在已变更为品质源于责任,这也正是新京报互联网化转型的体现。同时,刘炳强调,希望未来的报道是杂志化、深度化、视觉化、精品化。

 

@王君超4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出轨“红”遍全球?】据腾讯娱乐讯:包括英国 BBC等多家外媒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集体关注文章道歉微博所打破的社交媒体转发记录。评:纯粹是自作多情的报道!其实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人家根本不知道谁是文章,只是“洋鬼子看戏”似地报道中国媒体如此关注一个演员的私事这一反常新闻!

 

@张志安42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国际新闻业研究 2014年会】记者研究有三个新动向:1.媒介转型新生态的影响;2.更细致地跨国比较研究;3.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另,大部分欧洲国家样本量是200~300或数百,我们的调查回收了2000多有效问卷……中国实在太大了。不过,数量其实不重要,关键是代表性。

 

@凤凰卫视杨舒3 17日)

 今日偶然发现这次 CNN负责马航报道的记者,有专门跟空难和航空新闻十多年的(这不意外),还有自己是飞行爱好者考了执照,飞过波音777模拟机的,还有一个记者以前就是美联航的飞行员……负责点评的嘉宾要么是有空难调查经验的前美国交通部、民航局官员、资深飞行教练……团队专业强大啊。

 

@水流行云在3 15日,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马航事件真正凸显了传统媒体谨守多年的报道运作技术体系的价值:独家信源,交叉质证,解释性报道拼凑真相。一味求快,高度碎片化的社交媒体传播真的能取代这些吗?

 

@芮必峰3 15日,原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据说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除海量信息外,知识更新、文化形态的变化都日益加速,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沉下心来读些“没用”的书,流行的东西转瞬即逝,只有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典籍才可能帮助我们从混乱中整理出秩序,从变化中发现永恒。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放在首位。

 

@清华史安斌218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美国奈特基金会新闻项目总监 EricNewton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合作完成的在线电子书《探照灯和太阳镜》以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现了数字新闻发展的来龙去脉。如果说印刷媒体和广电时代的记者是普利策所说的“探照灯”,那么数字时代的记者需要为信息过剩的公众提供一副具有过滤功能的太阳镜。

 

编辑: 刘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