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3期
媒体运营
报业类上市公司作为内地报业转企改制的先行者,近年来不断加大融合发展力度,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报业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制定实施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战略,取得了有效进展。
媒体与法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依法治国”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流媒体要展现出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态势,努力成为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引领者。

传媒生态变化下的恐慌与机遇

作者: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 汪 洋   2014-12-24 14:09  新传播    【字号:  

        微博和微信对于社会生活的大举入侵,及对于传媒生态的根本性改变,引起传统传媒圈的新一轮普遍性恐慌。恐慌未必就代表着结果,而是对某种结果的预期。

 

    

    【关键词微博和微信  媒体和媒介  恐慌与机遇

 

   从2013年至2014年,微博和微信对于社会生活的大举入侵,及对于传媒生态的根本性改变,引起了传统传媒圈的新一轮普遍性恐慌,下海或离开的声音不绝于耳。

 2014年初“罗辑思维”的成功似乎让更多媒体人看到了某种机会。其后,随着中国电信的4G网络服务在全国全面铺开,传统传媒人再次感受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氛围。几乎在所有媒体人的饭局和聚会上,以及诸多的微信群里,相同的话题都会被反复提起,悲观与兴奋的情绪不断交替。

 事实上,真正最关注当下传媒变革的人群主体,并非传统传媒的资源掌握者和实际决策者,他们因为在体制内所拥有的位置 使他们仍然相信,自己的生活和状态不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和冲击,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强烈的变革需求。相反,是真正凭借媒体生存的内容生产者们,最先敏感地察觉到新技术新媒介给予世界所带来的改变。

 纸媒的衰落似乎已经是个没有争议的现象;广播的衰落也可以从其在生活中的影响力衰弱所感知;而电视行业,虽然总体广告收入仍然呈增长趋势,但一线电视人收入的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内容生产机制的没落,则因为有新媒介做对比,很多效应正在逐渐放大。这些长期积累下的体制问题与传媒大势内外呼应,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传统传媒人恐慌、转岗、离开或者自己创业的趋势将愈演愈烈。

 恐慌未必就代表着结果,而是对某种结果的预期。实际上,任何新旧交替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周期,而时间本身就意味着机会。笔者并不认为传统传媒能够被轻易取代,社会需求是多元的。遵循“不做死、不会死”原则,传媒人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身的生存及生产方式。传统传媒人将失去往日的光环是必然趋势,但这是对“常识”与“理性”的尊重,是“垄断”向“市场”的回归,也给更好的文化产品创造了机会。

 首先,有必要区分“媒体”和“媒介”这两个概念。其实“媒体”是一个更加本质的内容概念,针对的是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等;而“媒介”针对的是渠道本身,比如说电视网络、PC平台、移动互联网等等。我们更多强调的“新媒体”其实是“新媒介”;是“新媒介”的变革,改变了“媒体”的样态,但“媒体”的功能、特点和传播方式,并没有本质的更改。换句话说,“媒介”针对的是渠道,“媒体”针对的是内容,我们的恐慌来自于“渠道”,但“内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

当然,“渠道”或者说“媒介”本身会影响受众的接受方式与审美习惯,并进而影响内容的生产,但渠道并非是百分之百的决定性力量;“内容”和“媒体”有不可取代性,否则就无法解释“古典音乐”和“戏剧”在当代社会的顽强存在了;虽然电子书开始流行,但是那只是换了“媒介”,阅读仍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再举一个例子,或许更具有说服力:移动互联网的确是让我们的视觉生活有所改变,但目前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媒介”自己创造的新节目屈指可数;相反,《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之高难以取代;更有意思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种以往并不适宜于市场化传播的纪录片类型的节目,也能成为火热的公共话题。

 我们可否这样说,《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舌尖上的中国》,它们自己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媒体”,成为一个“大公共传播”的平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新“媒介”是辅助性的,起码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换了一个媒介环境,人们看的依旧还是这些节目。那么针对未来的新媒介环境,我们媒体人该如何去应对?是跟随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趋势,还是坚持自我做更专业更精良的内容生产?或许就可以有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思路。

 经济学家许小年曾经说,他否认“互联网思维”的存在,因为这个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笔者觉得不无道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媒介,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等的方式和样态,但不外乎是让一切更便捷、更迅速,离用户需求更近,这是传统“媒介”的传媒人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一直在努力追求的,而新“媒介”是在帮助我们以更低的门槛和更低的成本,更接近于一种理想的状态。具体落实到媒体内容的生产上,其因为“渠道”或者“媒介”所导致的分野或者说分类则显而易见,在“媒体”的层面则未必产生更新的价值。

 其一,是草根化、碎片化、消费化,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短视频、短消息、微电影;其二,是可以自成“大公共传播平台”的专业类节目。只是,在资源将优化重组、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以往传媒人混日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笔者以为,传统传媒人如果真的有危机感,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机会,或者说改变自己。

 第一,做更专业化的内容。传统媒介精英汇聚,在知识上是有一定专业优势的;其次,新闻专题、娱乐综艺节目的制作也是有专业门槛的,从刚才举例的几个节目就能看出来。如果做的更专业化,更精良,不愁没有“平台”和“渠道”发表,“内容为王”将成为“新媒介”的下一个重要趋势。

 第二,在专业的基础上做到更快。“速度”和“渠道”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你快过了别人,或者你赶上了公共话题的车,你迎合了大势,就有希望借势成功。如网络爆火的视频《舌尖上的打飞机》,就是借助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关注度,同时又在技术层面专业性极强,这种团队才有望在海量的短视频里脱颖而出。

 第三,更接近用户需求。笔者以为,展望未来,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真正有价值的是在于对“大数据”的使用和“迭代思维”的贯彻。“大数据”和“云计算”,让你能够清楚掌握用户的习惯、需求,“迭代思维”让你的团队保持“进行时”的状态,不断根据用户需求自我调整。这会通过新“媒介”实现,但是最终仍然要作用于“媒体”才有价值,也才能转换为价值。

 对于任何媒体的未来,我仍然是乐观的,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会加入新的元素,但不会有太多本质的改变,不外乎“阅读”和“体验”,而承载的媒体不外乎文字、图片等平面媒体,戏剧、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体,广播、音乐等听觉媒体。虽有“游戏”这样互动性体验性很强的媒体形式进入,但我相信都是针对不同功能的,彼此也许会有融合,但不存在谁完全取代谁的关系。

 真正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来自于我们传统媒介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且不说“盈利模式”的单一和“文化基因”的落后,恰恰是在专业性、速度、用户需求这三个层面,传统媒介离“新媒介”的世界还很遥远。

 

编辑: 刘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