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涉华报道的差异性分析

——以《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英)对习近平首访报道为例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副教授、博士后 原平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 张明月  2015-04-28 22:05  新传播    【字号:  

    当前,中国和美国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代表国家。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目前仍然是建构世界印象的最为有力的途径。而中国媒体作为新兴力量,在国家形象方面也做足功夫。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一十八大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以来,《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英)对习近平首访的报道为样本,辨析其不同的新闻报道框架和不同的报道内容,同时分析其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

【关键词】报道差异 新闻框架 涉华报道

由于社会根本性政治制度的不同以及统治阶级的差异,新闻报道作为统治阶级重要的舆论工具,不可避免带有不同统治阶级的色彩,因此,中美报道存在差异一直是人们公认的事实。马尔库赛在《单向度的人》中也提到:“大众媒介乍一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对语言的选择、信息的组合,相当于报道者基于自己的文化素养基础,站在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上进行了一次“再创造”,以期用自己的话语得到受众的认同,从而感染、影响受众。

在信息日渐丰富的今天,研究中美报纸关于同一事件报道的差异性,有助于受众把握和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提高受众批判性阅读能力和媒介素养。出于此研究目的,本文特别选取一个独立连续的时段,即习近平主席就任以来的首次外交访问,搜集整理《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英)关于这一时期的报道,并以此为样本试图对中美报道的具体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关于习近平主席首访的时间①总体上讲是指整个出访行程,即从2013年3月22日开始到30日结束。期间,习近平主席于3月22日到23日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3月24日到25日,访问了坦桑尼亚;26日至28日,访问南非;最后一个行程是29日-30日访问刚果。关于样本收集,由于报刊纸质版难以保存,所以本文所取样本资料多来自于网络,即《纽约时报》官方网站②和《中国日报》英文版的官方网站③。从数量上看,在两家网站中,《纽约时报》在此期间的相关报道约有10篇,《中国日报》(英)的相关报道约有50篇。从发布时间上看,《纽约时报》的第一篇报道为“China’s New Leader, Visiting Russia, Promotes Nations’ Economic and Military Ties”;《中国日报》(英)的第一篇报道则为“Countries’ ties get even better”,但两者的发布时间均为2013年3月22日,即习近平主席首访出行的第一天。

一、《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英)相关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事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或者说是建构”④。人们都具有个人的“认知基模”⑤,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会使得不同国家的新闻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认知结构,所以两份报纸新闻的新闻框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框架的不同。

比较两份报纸对此事件的报道量,《中国日报》(英)的报道数量明显大大超过《纽约时报》,可以看出两者对于报道的“规模控制”不同,两家媒体以报道数量的呈现方式来放大或淡化此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从相关报道的具体内容和语言运用来看,两份报纸对于此次首访将第一个国家选为莫斯科具有不同的反应,下面以两家报纸两份较为典型的报道文章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Mr. Xi Goes to Moscow”⑥的文章对于习近平选择莫斯科的理由做出了判断,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希望能够在南海钓鱼岛等事件上获得俄罗斯的支持。在文章行文过程中,多使用类似于“diverge”(分歧)“become wary of”(持谨慎态度)及“collapse”(崩溃)等负面词语。《中国日报》(英)题为“Countries’ ties get even better”⑦报道则强调中俄友好关系因此次访问将会更进一层,以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安德烈·杰尼索夫的发言作为主要报道内容,他称“两国关系目前十分友好且与众不同,但我们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且文章多采用正面词汇,如“progressive”(前进的)“dynamic”(充满活力的)等。

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内容都存在一种“符号”的性质,也就是说,这些所报道的人物或内容有时并不仅仅是事实本身,而是通过“符号”来传达背后深层的、意识形态上的观点,从而达到维系社会稳定、增强人民心理认同感等等一系列目的。如《中国日报》(英)在对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的报道“Tanzania visit testifies to bonds”中最后一段话所陈述的:“Western media have called China's presence in Africa ‘neo-colonialism’(新殖民主义), a criticism that Kinana said was unfair.”借坦桑尼亚执政党秘书长Kinana之口,对西方媒体称中国对非洲的访问为“新殖民主义”这一事实进行了批驳,看似是不带感情的客观事实陈述,但对Kinana的这一言论的节选,也是站在我国立场上的选取特定事实进行报道的表现。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语言并非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中立传播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社会秩序的永恒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⑧。因此,话语其实并不具有中立性,尤其体现在新闻报道话语方面就更是如此。两份报纸在话语方面运用的不同,正是这一观点的证明和体现,不同立场的报纸分别表现了其含蓄的、带有阶级性的态度,企图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媒体的新闻立场、新闻事件与所在国的利害关系则直接影响着新闻框架的形成。中美关系一直摇摆不定,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不同与长久以来的历史问题使得两国关系总体上会有曲折和变动,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强化公众对中国“点头之交”的态度无可厚非。而《中国日报》(英)作为代表中国国家利益立场的报纸,则义不容辞地要为中国张目。

二、《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英)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标题可谓是一个作品的“标签”,是新闻的“眼睛”,其在报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标题长度上看,《纽约时报》的标题普遍较长,以能够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为目的,比如“China’s Leader Tries to Calm African Fears of His Country’s Economic Power”等。而《中国日报》(英)的题目则较为短小精炼,以强调要点为主,如“Shared goal of development”等。一般以为,所谓新闻标题,既要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又要尽量“精简”适应版面,“简洁、准确、抢眼(eye-catching)”⑨是一个好的新闻标题需要满足的条件,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日报》(英)在精简方面无疑更胜一筹。但从另一方面看,现在的读者多数没有耐心浏览大段的详细报道,标题对内容的概括性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显著性要求,“标题新闻”越来越盛行,《纽约时报》的标题显然更为适应这一特征。从标题用词方面来看,《纽约时报》几乎不用动词开头,而《中国日报》(英)却常用动词开头,这也是中外文化及语言表达习惯不同的体现之一。

从报道内容的主体分析来看,《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陈述事实性质,比如“Mr. Xi Goes to Moscow”;第二类着眼于“第一夫人”彭丽媛,如“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第三类是对习近平此次首访所引发的效果进行描述,如“China’s New Leader, Visiting Russia, Promotes Nations’ Economic and Military Ties”。 在内容方面,可以明显看国出两媒体报道态度的差异。

《中国日报》(英)的报道则站在中国本身的角度,多强调首访对中国与受访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作用。另外,除了《纽约时报》所涉及的三方面内容外,《中国日报》(英)还增添了例如“Heilongjiang touts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此类表现首访对中国国内影响的报道。双方报道内容的差异性当然与两国不同的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借用汤普森⑩的理解——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也即,两报通过对意义的调动,实现了对两国统治集团的服务目的。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英)相关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

新闻是公众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新闻,公众形成对事物与社会环境的印象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决策。而在超出公众接触范围的国际事件方面,公众的了解渠道则主要依托于新闻媒体的报道。

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从《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来看,除去对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随同出访这一事实的偏软性新闻报道外,其他报道主要强调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已经开始为自身实力的扩张寻找盟友,这从“China’s Leader Argues for Cooperation With Russia”报道中多次提到中俄将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对抗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即可以看出。而另一篇文章“China’s Leader Tries to Calm African Fears of His Country’s Economic Power”则更加突出中国“恃强凌弱”的大国形象。相比较而言,《中国日报》(英)的报道更多强调具体访问行程,并突出中国与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助人的友好国家形象,对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出访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赋予“开启新时代”的意义。如“Meeting of good neighbors、Tanzania visit testifies to bonds”等文章,均是从正面积极角度进行报道。

无可讳言,国际新闻的选择与加工存在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目前的现象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和标准基本上垄断和控制着目前流通于世界的国际新闻,中国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新闻事业,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不能拾人牙慧,仅仅作为一个“二次把关人”而存在。

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人们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而每个人认知结构的不同,又决定了人们对新闻报道不同的理解。同时,不同立场的大众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所选取的新闻框架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待新闻报道时,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的态度,不能偏知偏信某一家媒体的言论,特别对于西方国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尤须警惕。而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则应尽最大的努力立体还原事实真相,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对于中美涉华报道的简要了解和分析,也提醒我们,在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充斥人们世界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警惕西方文化渗透现象的存在。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以非暴力方式表现出的文化控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权力方式,它将文化,包括文艺,视为相对于强制性国家机器而言的隐蔽的专制统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一定社会形态下,某一社会集团对人们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领导权。

当前世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在各方面已表现出霸权主义这一事实已不容置喙,在文化方面的不断渗透,也应让国人时时警醒注意。中国在不断进行媒介融合及传媒集团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事实的报道做到最大程度的客观,并通过信息的筛选和事实的论证,努力建立起我们自己的“防护网”。


注释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s2013/xijinpingchufang/

② http://www.nytimes.com

③ http://www.chinadaily.com.cn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08.

⑤cognitive schema,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认知导引结构。

⑥ http://www.nytimes.com/2013/03/28/opinion/global/mr-xi-goes-to-moscow.html。

⑦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3-03/22/content_16332816.htm。

⑧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新闻爱好者, 2009(8).

⑨马建国.英文报刊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22.

⑩汤普森(1924-1993) E.P.Thompson,英格兰独立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著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

 http://www.nytimes.com/2013/03/24/world/europe/chinas-leader-argues-for-cooperation-with-russia.html。

 http://www.nytimes.com/2013/03/26/world/asia/chinese-leader-xi-jinping-offers-africa-assurance-and-aid.html。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