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偶遇” 媒体传播的亲历和启示

作者:深圳特区报社民新闻部副主任 潘未末  2015-04-28 22:18  新传播    【字号:  

    作者有幸与李克强总理不期而遇,用手机自拍了与总理零距离互动的过程,随即通过个人微信、深圳特区报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出去,引起较大的反响,网民称之为“2015年最强偶遇”。这一事件展现了新兴媒体的传播威力,也对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在面对突发新闻、重大新闻题材时,如何做好跨界传播、融合报道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最强偶遇” 突发新闻 “微传播者”

今年1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年上班第一个工作日到深圳考察。期间,我有幸与总理不期而遇,用手机自拍了与总理零距离互动的过程,随即通过个人微信、深圳特区报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出去,后来又在报纸上作了后续报道,引起较大的反响,网民称之为 “2015年最强偶遇”。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这次偶然事件引发的一连串影响中,我感受到了新兴媒体的传播威力,也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面对突发新闻、重大新闻题材时,如何做好跨界传播、融合报道,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 “最强偶遇”的传播过程

2015年1月5日早晨7时30分左右,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深圳市中心的莲花山公园晨练,意外得知李克强总理上午将到公园的山顶广场,瞻仰邓小平塑像并敬献花篮。上午9时,总理轻车简从来到山顶广场,与市民亲切互动。我挤过人群,来到总理身边,边走边用手机自拍了与总理在一起的场景。

正如我在后来写的“2015最强偶遇”一文所述,其实当天早上我得知总理也要来山顶时,并没有想到可以如此近距离靠近他,更没想到还能够和他自拍合影。正是因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仅可以毫无阻拦地和总理接近、握手,还能像和朋友一样自由拍照,在巨大的意外和惊喜中,我马上把这张珍贵的自拍照发上了微信朋友圈。

不到10分钟,这张照片已经有上百人点赞、评论,不少人又把照片转发了出去。

不到半小时,深圳特区报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这张照片。

没过多久,这张照片已出现在新浪网、凤凰网的首页。

当天中午,开始有不少媒体纷纷打电话采访,请我讲述当时的情形。还有更多的亲友在网络上看到我后,都打电话或发信息询问、祝贺。

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这段难得的经历,也答复少数人质询这是否刻意安排的疑问,当天晚上,我将这个事件的前后经历写了下来,并发给了深圳特区报微博、微信平台,第二天一早,深圳特区报微信公众号即把自拍照与这篇文章一起编成《2015“最强偶遇”,本报女记者“强照解密”》的图文,发在当天的头条。这个报道立刻掀起了第二轮传播热潮,不少人在朋友圈里转发,当天上午阅读量就达到4000多次。

与此同时,本地和香港的几家报纸,也在这一天刊出了莲花山顶市民与总理自拍、互动的照片与详细报道,大赞总理的亲民作风,其新闻源头也多来自于我这张自拍照。

二、“最强偶遇”的传播效果

“和总理自拍合影”,这样的题材在国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尽管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的偶然事件,但其突然发生后,我还是本能地发挥了自己的职业敏感,第一时间将照片利用网络发了出去。随后,我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将当时的经历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对前后过程的细节描述,还原总理上山不仅没有清场、隔离群众,而且和市民零距离亲切互动的真实情景,并通过报纸、报社微博和微信传播出去,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新风尚。

这张照片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首先,照片的构图与人物形象都非常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我本人素面朝天,完全是一副晨练市民的真实形象,但笑容很灿烂。总理也是笑容满面,看着镜头方向,正是他与市民热情招呼的亲切模样。在这两个大头像的后面,还有陪同总理上山的各级领导与随行人员,大家也都是笑意盈盈。这张图一眼就可以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欢乐情景,令人印象深刻。其次,这张图还释放出一个强烈信息:这是一张国家总理与平民百姓的自拍合影,意味着国家领导人已完全不是过去传统概念中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自自然然、毫无隔阂地走入到了普通百姓中,反铺张、反特权的亲民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点,更是成为让人振奋和激动的兴奋点。

在我当天的朋友圈以及后面的各种传播过程中,就有不少人评论和留言,大家说得最多的话都是:“亲民好总理”“强大的正能量”“有这样的领导人,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等等。

三、“最强偶遇”的传播启示

作为一名在平面媒体工作20余年的报社记者,我采写过的稿件、报道过的新闻数不胜数,但像这次“最强偶遇”传播却从多方面刷新了我的从业经历:一是通过不期而遇而不是媒体机构事先布置任务的方式,让自己出现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二是在新媒体而不是自己所供职的报纸上,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率先披露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重大时政活动的消息,前所未有;三是使用手机和自拍的方式,而不是专业的摄影摄像器材去反映新闻场景,从未有过;四是报道所传播的范围之广、受众面之宽、影响之大,在舆论场上所激发共振产生的效果,超出我的想象,让我真正体会到媒体融合传播所带来的无穷威力。

回顾这次传播的过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内容和新闻价值是媒体融合的核心。我自拍与总理的偶遇场景,之所以传播得这么广、影响这么大,除了与国家领导人相遇这一事件本身的偶然性、独特性引人关注外,更主要的是这一事件本身所折射出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践行“八项规定”、深入普通群众亲民爱民的新风范。而这种风范、风采契合了普通民众的心理期待和愿望,所以才会在人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催生一波又一波的转发转载。“最强偶遇”的自拍照,虽然只是一瞬间的场景,但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揭示了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这是能在多个舆论场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

第二,讲求“微传播”,以进行式、互动化的方式注重多平台分发,是做好新媒体传播、实现融合报道的关键。回顾“最强偶遇”事件媒体传播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新媒体上成功传播的过程,我认为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微传播”,即在面对新闻事件时,传统媒体人应当更加注意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以抢得先机。也许我们的文字和表述不如刊印在报纸上那么规整,也许我们拍摄的画面角度不一定好,但即时化、碎片化恰恰是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所具备的特点。对传统媒体人而言,写一篇规范的长篇报道或许已经过关,但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微传播者”,可能还是一个新课题。二是“进行式、互动化”,从1月5日早晨9时15 分起我在微信朋友圈率先发出最初的自拍照片,到随后两三天各类媒体竞相报道总理在深圳的考察,整个传播过程如潮水逐浪般,不断推进、递次纵深,最终在舆论场上形成高潮。在此过程中,进行式报道、互动化传播是关键。这里面,既有作为首发者的我与各界朋友在网络上进行的交流互动,也有我与所在媒体机构、各类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之间的互动,更有深圳本土网民、深圳各类新媒体与中央级权威新媒体诸如“中国政府网”“新华发布客户”等之间的互动。大家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从而完成更广泛的传播。

第三,突破陈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壮大主流声音、占领舆论场的必然选择。李克强总理在新年之初到深圳调研考察,就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同时也传递出中央政府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新信息。面对如此重大的时政活动,深圳媒体人大胆尝试,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在总理离开深圳前就借助新兴媒体率先披露有关花絮、细节和讲话要点,取得先机,吸引关注。在全城热议的基础上,传统媒体再积极跟进,利用自身长期积累的优势,对热点新闻进行深耕细作,把题材做足做透,留住传统媒体的读者,同时吸引更多人来传统媒体寻找深度新闻。近些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不少人都在思考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次总理深圳之行的传播效果之所以这么好,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做到了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了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网络热文】

莲花山顶的“最强偶遇”

这就是作者上传至网络被网友疯传的照片

每天早上,把孩子送上校车后,我都去莲花山跑步。没想到的是,5日早上的例行晨练,让我来了个“最强偶遇”——在莲花山顶见到了李克强总理,不仅和他握了手,还在他面前自拍了无数张“亲密合影”。

早上7点30分,我和平时一样跑到了莲花山登山道。一路上仍是三三两两晨练的市民,很多都是每天都能见到的熟面孔,隔一段距离,还是那几位清洁工在安静地打扫路面,一切都与平时没有两样。

8点,到达山顶,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山顶广场后面的台阶处跳广场舞了,这些人我也都认识,每个周末和周一早上,他们都固定在这里跳舞,除了那些大妈,还有个跳起舞来身段很是“风骚”的大叔,每次我都会停下来欣赏一会他的舞姿,今天他也在。

大家都跳得正high,我绕过他们走上山顶广场,这才感觉到今天的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了:山顶广场上已经有不少市民,很多看上去并不是来晨练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找身边一个人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天上午有总理要来山顶广场献花,这些人大概都是事先知道了消息,自发跑过来“追星”的。

以我的个性,我并不热衷于“追星”,也对到时候能不能见到大领导、会不会早就被安保人员隔离开而心存怀疑。就在我掉头准备往山下走的时候,听到一个中年人正笑眯眯地对旁边一个老太太说:“您可以在这里多呆一会啊,等会有大领导要来,说不定还能握到手呢。”老太太一脸迷茫地问:“什么大领导啊?”这个男士笑着说:“总理啊。”

他看上去是像工作人员,同时也笑着向正在跳舞的人群招呼说:“你们继续跳你们的啊,等会可以看到总理,也让总理也看看你们跳舞的样子。”

没有想象中提前就赶人、清场的场面,反而劝人留下来“围观”总理,我觉得蛮有趣,就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我问那位中年男士总理几点能到,他说9点。好吧,那我再跑两圈。

我从山顶开始往下跑,这时候,登山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登山道上也已经有不少便衣工作人员,但他们并没有阻拦这些上山的市民,只是偶尔看到一两个背着大包的,他们会要求检查一下。跑到湖边,我又重新跑上山顶,才8点30分。这半小时怎么打发?不如跟他们跳跳广场舞吧。

平生第一次广场舞就这样地跳起来——从“小苹果”到各种韵律操,其实广场舞还真是个好东西,跳了十来分钟,就已经让人大汗淋漓,头发都贴到头皮上了。

在欢快的舞曲中,两辆中巴车静静地开了上来。这时候,已经有人看到,大家停下跳舞,朝那边看过去,果然,是总理下车了!他身边并没有大队人马,也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各种制服,他们就这样轻车简从地上来了!大家立刻跑过去,一呼啦就围在了他的身边,一双双手过去,大家一齐在喊:“总理好!”总理咧嘴笑着,尽量握住每一只伸过来的手,也大声回应:“大家好!大家都过得好吗?”

我也挤到了前面,握到了他的手,感觉这双手真厚实,他笑得又那么温和,语气那么亲切,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暖男”,面前的这个人,不就是第一暖男吗?

大家一边争着握手,一边都拿出各种手机拍照。我这几个月的步没有白跑啊,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身手敏捷,居然挤到了他的面前。我要和这个暖男照相!这种时候,没有人顾得上帮我,我只能对着镜头自拍。我离他那么近,我的自拍镜头里真的可以装进他!我对着手机,一连拍了好多张,没有人来拉开我,和他一样,他身边的人也都是笑意盈盈。

我的脸上沾着刚才跳舞湿透的头发,形象一定很狼狈,但我已完全顾及不了那么多,我心里真的挺激动。我听到总理一直在向热情的市民们问好,而越聚越多的市民呼喊“总理好!”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人潮拥簇着他向山顶广场走去,来到小平像前,总理开始献花,而群众自发形成一个环形的人墙,围绕在广场前面,看着他……

等仪式结束,我才来得及打开手机看刚才自拍的照片。我看到我自己笑得那么开心,总理在身边,似乎也正看向我的镜头,笑得也那么开怀。我一路看一路忍不住嘴角上扬,我想让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我把这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10分钟内,这张照片点赞、评论已经过百;一些朋友也把这张照片转发了出去;不久,我看到深圳特区报微信、微博也出现了这张照片;很快,有外地朋友告诉我,在新浪网、凤凰网也看到了我和总理的合影……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和总理挨得这么近?你是不是有关部门安排的“托”?我想说的是,我不是任何“托”或群众演员,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我能和总理这么接近,可以这么自由地像与普通朋友一样,在他面前玩自拍。我只能说的是,我很幸运,我们当天在山顶的人都很幸运,因为总理完全没有想要和我们隔开,他真心实意和我们亲近,他就像我们中的一员。

不是这样,我们怎么会有那么自然灿烂的笑容?

一个朋友在我的朋友圈里留言:“2015最强偶遇”。是的,这真的是我最强的一次偶遇。我不仅仅是偶遇了共和国的总理,我还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一种新风。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