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私人定制

——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手机新闻APP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2014年新入职员工:张程 张恩瑜 刘怡秀 南冲帅  2015-04-29 12:05  新传播    【字号:  

    根据IDC预测,以2011年全球范围内的382亿下载量计算,到2015年APP下载量将会上升到1827亿。在中国,根据移动广告网络InMoBi调查显示,2013年3月,中国四分之三的ISO和安卓系统用户该月使用手机APP个数达到6个以上,其中27%的用户使用APP数量多于21个。手机APP作为一个新的营销手段和服务平台正向我们招手,悄然改变着企业的商务活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手机APP 新闻私人定制 用户自主发布

APP在各个行业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对传统媒体是一个新的挑战,媒体融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传统媒体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手机APP,在转型中闯出一条路子,值得探讨。

一、手机新闻APP改造方案的构想

我们的手机新闻APP改造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私人定制,二是用户自主发布新闻。

(一)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进行新闻私人定制

每个人关注新闻的领域不同:有的关注国际新闻,有的关注社区新闻,有的关注所在行业新闻;有的关注新闻内容,有的关注新闻点评。这样,面对每时每刻爆发出来的海量新闻,我们常常不知从何看起。针对这个困扰,我们可以让用户注册后自选自己关注的领域,这样,当用户登录新闻APP页面,主要展示用户选择的新闻,同时在角落推送一些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新闻。其次,进行新闻地域私人定制,用户可以选择某个区的新闻为主,进行阅读。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其关注的新闻与不同类别广告的点击情况,进行广告分类展示。

(二)充分发挥用户发现新闻第一现场的潜能

现在大众普遍拥有手机,很多新闻的第一现场,是通过民间新浪微博第一时间发出,而不是记者发稿。接到爆料后记者再赶去现场拍照写稿时效显然低了。对此,我们设想提供一个平台,用户可以自己第一时间发布身边的新闻,包括视频、图文和语音,由后台工作人员审核修饰后允许发布。同时,对不同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展示。用户的自发新闻可以获得其他用户的评论和关注,如微信的阅读量反映其被关注程度,根据这些发给用户稿费或者其他奖励,可设置积分兑换等等。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样的方式是可行的。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如下问题及反馈(见图一):

“如果有一款可供用户发布身边即时新闻的手机APP,同时愿提供与新闻价值相应的报酬,您是否愿意下载并参与?”

当这个平台发展成熟时,可引进名人、名企、政府机构等注册用户进行新闻发布,发挥名人效应。由于在新浪微博里,有时这些群体发的不是新闻,而是优美句子分享、心灵感悟、有奖转发等。所以为了避免他们发文的不稳定性,在我们这个平台,他们所发布的内容仅限新闻,其他非新闻内容都将不被审核通过。

二、私人定制新闻APP的优势

相信经常玩手机的人对上述一些功能早已熟悉不过了,现在的“澎湃新闻”除了可以使用户互动起来,让用户做记者以外,其他的功能都已经完成,因此“私人定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而让用户参与进来,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用户申诉或者是发表微博一样,毫无疑问,在技术上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我们这个新闻APP的功能就是把这两者的功能进行了一个组合。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迈入现代化之后,各行各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鉴于各行各业都与服务型行业不无关系,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去取得优势、抢占先机,我们势必要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来为他们提供差异化、个性化而又具有竞争力的服务。结合自身所处的新闻行业,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了解受众的不同需求,为每个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将其感兴趣的内容提供给他们,换句话说,就是为他们提供任其选择的“自助餐”。

我们的私人定制新闻APP主要有如下几大优势:

(一) “私人定制”顺应现代人的信息需求

“私人定制”充分考虑了用户本身对不同信息类型的需求范围与需求度,大量信息在经过多重筛选之后,就可以基本成为用户所关心的内容集合体,冗余信息的干扰减少,用户对APP的体验感随之提升,其关注度与依赖性将大幅提高。

(二)“私人定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数据爆棚”的时代,大量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手段进行着不分昼夜、不分地域的多向传播,这使得用户在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都会有大量的信息获取。如果想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把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整合,再筛选出对其有用的信息,那就很有必要进行一款“私人定制”APP,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私人定制”能把握用户的兴趣爱好

社会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个体,“私人定制”可以有效把握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走向,根据他们不同的关注面,帮助他们与其他用户找到交叉点、交叉面,这不仅使用户能够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够为后期开发附加服务提供良好的推广渠道,可以获得更多的用户群。

(四)“私人定制”能根据定位选择查看新闻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具体的位置选择进行查看新闻。比如,在福田区就可以把福田区的新闻通过定位功能进行展现,而用户也可以同时把发生在福田的新闻通过网民记者的形式发布上去,增加了用户的互动,使得大家能够对身边的事情更加了解。同时,也减轻了后台筛选、分类人员的负担。

三、移动新闻APP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纵使“私人定制”将会成为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在其成长过程中无疑还将遇到各种问题。因此,本研究从多个角度试图提出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去思考、去解决。

(一)我们要做的是一款移动APP,我们的直接盈利点在哪里?

从中国特色国情来看,用惯了免费软件的中国消费者不愿意花钱在APP上,这几乎已经成了令所有开发者头痛的问题。下图是我们在展开问卷调查时在关于手机媒体的不足上所得到的反馈(见图二):

“您认为现有的手机媒体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移动APP 盈利模式有两点是可以考虑的。首先,依靠广告来获取利润,由于互联网资源基本是免费的,消费者也习惯于各种形式的硬广告、软广告。但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在“广告过多”的问题上存在着比较大的意见。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方案,即在付费购买与“免费+广告”之间,大多数消费者必定倾向于“免费+广告”的组合,这就成了开发者广泛运用的模式之一。作为“私人定制”APP,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搜集用户在信息需求的倾向性,归纳出适用于大多数用户偏好的信息类型,扩大相对应类型广告的受众面,提高广告的关注度,吸引二重或多重投资;其次,开发功能较优秀、体验感较好的无广告收费版本。免费APP能够打动对价格敏感的多数客户,但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付费来规避广告,买个加强版本。作为“私人定制”APP,我们可以在规避广告“骚扰”的同时,提供更为齐全的增值服务,如新闻内容的更为细化、用户权限的升级、互动与隐私级别的提升等。

(二) 现在的APP已经非常多了,我们如何做到让客户能够像下载QQ、微信等“必备软件”一样,去专门下载一款新闻的APP呢?

基于不断的内容细化与特色功能,首先,全媒体时代早已不存在所谓独家信息,虽然网络媒体胜在一个“快”字,但其所具有的内容粗糙、缺乏权威性、新闻真实度不足等特性却一直为人诟病,我们的APP首先可以在继承网络媒体优秀特性的基础上,吸纳传统纸质媒体优点,开发精品内容与专题;其次,深化“私人定制”的概念,打造“纯新闻流动平台”。用户可自选关注领域。APP所推送的新闻将以其所关注领域为主,之外的内容则显示“其他推荐”;最后则是我们APP的一个重点内容所在,就是提供一个“人人是记者”的平台,这个平台将拥有极大的开放性,其中一个亮点在于“报酬制”——即人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账号,供其发表身边即时的突发新闻(文字或视频均可),经后台人员审核修饰后于第一时间抢先发布,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展示。同时,将根据新闻价值、关注度与点击率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报酬。当这个平台发展较为成熟后,可以吸引名人、名企或政府机构的注册,逐步建立权威性、稳定性。

此APP优势还在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实现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信息分类不受限制,开放程度较高;借鉴微博却又可以避免微博用户发文的不稳定性,增加新闻的可阅读性,如转发抽奖、心灵鸡汤等非新闻内容都将不被允许审核通过;问题则在于,在技术上如何实现良好支持?筛选标准与机制如何建立?信息的真实性是否缺乏?审查幅度与管制界限如何界定?这都是较为深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分析。

(三)好的东西总是会有人买账的,但是我们如何去做好这个APP呢?如何能够实现这个“私人定制”呢?

首先,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我们的“记者”。要追求快,就要减少新闻信息在流动与传播中的时间损耗,这就要求用户所提供新闻的文字量必须要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当然,在“求新”的同时更要“求精”,在包含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同时,也要在用语上加以斟酌,把握新闻的内涵与含金量。这不仅需要用户在初次编辑时对其进行简单加工,我们的APP团队在后期编辑与审查中的工作也同样不可缺少。

其次,新闻来源于真实。新闻内容的真实度需要我们把关负责,辨别新闻来源是否真实就成为我们工作中的第一关。可以理解的是,我们无法关注每一个用户上传新闻时候的心理活动与出发点,则只能采取较被动、保守的态度。第一,是采用用户账号注册实名制。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世界的信息来源难以界定,负面或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间,为减少不良信息的渗透,我们要求用户使用真实信息注册(姓名、电话、邮箱等),目的是保证用户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负责,减少偏颇的态度意见与过于明确的倾向性,提高信息中立度。在这个过程中,为避免用户的真实信息泄露,我们倾向于采用“后台实名制”,即用户在后台使用真实信息注册,前端则可以自由命名账号,即所谓“昵称”。第二,则是加强APP新闻编辑的职业能力,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握并引导舆论方向,以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来对新闻内容进行科学审核与合理编辑。第三,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要求我们在关键词的审查与敏感词的过滤上更为谨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把关标准,拒负面信息于千里之外。

(四) “私人定制”APP如何吸引用户参与进来?它的核心竞争力又如何体现出来?

1.以门户网站为例,新闻是按照“网站记者——网站编辑——用户”的单向循环流程进行传播,信息采集者固定不变。再以报纸为例,群众获得信息之后通过拨打报料热线,记者随之赶到第一现场,再走传统的“采访——编辑——做版——出版”流程。我们的APP则致力于寻找不同的信息采集者,争取进一步的信息源深化,建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传播机制,力求在与新媒体的比较中,争取更多更深的信息源,同时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形成比其更迅捷的效率。

2.坚持“报酬制”。我们要力争与报纸报料热线在报酬幅度上拉开一点距离(视运营成本而定),同时针对不同的新闻类型、不同的新闻价值、关注度与点击率的高低来形成一套科学的奖励机制。在市场开发初期,我们可赋予“报酬”多重含义,既可以是现金奖励,也可以是虚拟物品,如话费赠送、游戏点券等,更可与当前热门的电商群体进行深度合作,如返还积分、现金抵用券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有效吸引广告入资的一大举措。

(五)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依靠社交平台,而是选择了自己做这样一款APP呢?

其一,尽管依赖于社交软件可以使我们的APP得到足够的关注度、宣传度,但当前热门的社交软件竞争比较激烈,从整个APP市场看,有一家独大之势,也有多家后发待至,蓄力追赶。我们认为,新APP的开发初期应该还是走稳定路线,打牢基础,在前期资金与人力均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依靠单一增长点是不稳定的。

其二,大数据时代中,打造一个APP自主品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我们APP在开发中的掌控力上,也体现在研发人员的向心力上。我们认为,自主品牌代表了一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代表了一种新兴竞争力。这也在无形中监督着我们在开发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品质。

结 语

经过与其他新闻APP的对比观察,收集相关用户数据,对自身新闻APP进行分析,可以获知我们的新闻APP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的新闻APP符合私人定制的大趋势,提供了平民记者平台,是一款符合大众需求而又与其他媒体有所区别的APP。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也找到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1.为了保持其权威性,我们建立用户账号实名制。2.为了吸引用户参与,我们建立“报酬制”。3.为了APP长久发展获得相关资金支持,我们采用“免费+广告”以及付费会员共存的盈利模式。但是,由于我们问卷调查数据样本有些局限,样本不够多,可能统计结果不够精准,如方案可行,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用户调查,并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