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创新新闻传播才有新气象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 陈力丹  2016-06-15 16:44  新传播    【字号:  

  面对传统新闻传播业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趋向,关注新传播形态对社会结构影响的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新闻传播业所面临的挑战,强化理念创新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给2014 级在职研究生的课题指导,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闻传播 传播形态 理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向新闻传播界提出了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础工作创新的要求。2016年2月19日他再次向新闻传播界提出了9个方面的创新要求,即“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传统新闻传播业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趋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在职研究生课程新闻班的同学们以此为契机,根据我的建议,研究新闻传播面临的新热点问题,从不同方面涉猎新闻传播业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很有意义。

现在我们可以阅读到很多新数据报告,但只有叙述而缺少思想,不能进一步提出问题和论证问题。其实,网络发展的任何一种趋势都是双刃剑,指出可能的负面影响比点赞正面影响更重要,纠正不科学的偏见认识更为可贵。新闻传播业界的同志习惯于就眼下的事务讨论问题。现在有了这次继续学习的机会,且重心在“研究”,故研究应放到相对宏观的方面,这对于学术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我建议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对社会传播结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该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可能带来的种种悖论以及对悖论的解读。就如媒介环境学派曾经所做的那样,理论上对现象加以理性阐释,并向社会提出各方面的劝告、忠告、警告。

2.各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对人们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发展趋向,这些趋向的正面应对,也应是新闻传播学界承担的研究义务。

3.互联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各方面的应对,也应是新闻传播学界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关注的。

凸显观点,特别是预警观点,应该是学术研究的责任。这次新闻班的同学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提供新认识、新观点上,将所分析的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我国的媒介融合提供了很多新思想和新思路。

例如,大数据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其可能的负面问题比带来的正面影响更重要,但现在谈的不多。2015年2月《新闻记者》的公共账号在处理我关于大数据的文章时是有眼光的,凸显的是我谈的可能带来的问题方面。我的文章前半部分谈的是大数据对新闻报道带来的正面影响,后半部分是关于使用大数据报道新闻可能带来问题的部分,其公共账号对后半部分做了文字处理,改标题、配图片、句子标红、重新分段。我说了一句话:“照相术刚发明之时,人们普遍认为它能够担当起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任务。但后来人们发现,照片说谎的技巧比文字更加高超。如今对大数据的期待,类似于当初对照相术的期待。”(后一句被描红)编辑由此设计了大标题“陈力丹:大数据如同照相术,说谎的本事比文字更高超”,所配插图为手捧接着向流水般下泄的“大数据”,漏掉的比接住的还多。我本来没想对这个喻证做更多张扬,看到他们重新编排的文章片段,我都感到陌生了,因为他们把我的一二句话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标题和插图,做了生动的演示,让文章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关于互联网条件下“新闻”的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建议阅读南京大学王辰瑶的论文《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她提出了目前我们每天司空见惯却没有深虑的问题:互联网使得“关于事实知识的知识”将超越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事”的新闻知识类型。未来新闻可能超越对线性时间的追逐,更从容地提供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事实性知识;未来新闻可能超越简单的事实性知识形态,有能力通过处理更多的事实,提供关于事实的全新理解……仅以时间性为“新”,不能满足未来新闻的需要;其次,受众的接受行为不再受制于线性时间。对于受众来说,新闻从河流变成了海洋。……

王辰瑶的另一篇文章《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根据2015年初的7件记者与社会冲突的事件,论证了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和使用者(还有同行与同行之间)的冲突,以及为什么网络化会呈现如此的冲突。不是停留在具体事件的描叙上,而是回答互联网的环境如何会造成这类冲突不断发生。现在人们写文章的普遍问题是:描叙情况很生动,一到分析就无语或变成了套话。

还有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各类新闻聚合网站的出现,对传统“新闻价值”的运作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纽约时报公司的新闻聚合网站嗡嗡喂(Buzzfeed)运行软件,每天对上千个合作的新闻博客的数据进行扫描,包括著名新闻聚合网站“赫芬顿邮报”和AOL(美国在线),找出受欢迎度可能性高的文章(根据网民分享文章的次数来判断),然后再精选出最具发展希望的样本。通过搜索、发送信息链接,为用户浏览当天网上的最热门事件提供方便。这类运行不就是建立在别人基础的新型新闻选择吗?远比根据记者的经验判断选择新闻精准得多。而在这个问题上,尚无人从践行“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谈到广告,我们的传统认识是:广告多以生硬地打断观看的线性秩序为前提,因为广告传播的本质即“展示”。然而互联网的原生[自然]广告(NativeAdvertising),打破了广告传播“展示”的特征,实现了有价值的内容与广告的无缝融合。如果未来的媒体广告和广告学理论不能跟进这样的变化,媒体无法生存,广告学很难成其为“学”。

再如我们常说的“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更需要强调,否则任何初始的新闻就可能因与“谣言”为伍而受到打击。2015年8月天津大爆炸事件之初对300多各种网络账号一股脑的封闭,反映了控制者对网络新闻传播比传统媒体传播更为鲜明的特征——“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缺乏理性认识。

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这种情形在8月20日比利时-法国火车发生恐怖袭击的网络新闻传播中同样获得了表现。最初的新闻如下:

法国当地时间20日下午6点左右,这两名海军陆战队员在火车上发现一名年轻男子形迹可疑,后来还在男子如厕时听到厕所里发出枪支上膛的声音。可疑男子走出厕所时,手里真的握有一把AK47,开枪向乘客扫射。两名海军陆战队员迅速行动,将其制伏;其中一名队员脖子中枪,但没有生命危险。

后续新闻证实,这条新闻的细节几乎全是错的。然而在不断跟帖中,普通人对此却很理解,有一条帖子的标题是:“公众事件出来,有不准确的传闻很正常”。作者接着写道:“如昨天三个美国人勇斗恐怖分子的事件。开始传是恐怖分子在厕所上弹被听到。后来的新闻修正为他在12车厢上厕所上弹遇到一个法国人,开枪打伤乘客后冲出,三名在13车厢的美国人看到逃跑人流逆行冲上搏斗制伏歹徒。看了开始的传闻就大骂说逆行的是谣言,这是病,得电。”网络新闻传播肯定有很多误传,如果就此判断最初的新闻是谣言,那就如跟帖的作者所说,“这是病,得电”。互联网传播具有自净化功能,互联网不是谣言的存身之处,但是其必然的过路之径。

这时,也许我们更需要关于“新闻误读”在网络传播条件下的研究。然而,我除了看到陈秀云的学术论著《新闻误解:论新闻文本间距》外,只有几篇关于新闻误读的一般文章,新闻理论的研究,在这方面尚没有跟踪互联网传播条件下的进一步研究了。建议读一读马少华关于此书的评论,我们需要开发新闻理论的研究话题。他说:“更多地融入新闻实践信息,更多地关注那些具体的实践过程、传播过程和传播环节。这个研究倾向,可能在一点点地改变和拓展着由新闻定义、新闻价值、传媒职能、新闻政策、新闻法和职业道德等等所构成的‘规范性’的传统新闻理论图景。”

关于网络语言,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语文专家们以传统的认识将部分他们认可的网络纳入“正统”。教育部曾经持续数年发布新词语以示某种程度地认可。然而,网络语言一旦汇入正统的词汇,由于脱离了已有的网络环境,多数反而会被原来的使用者摒弃。令教育部尴尬的是,其发布的网络新词,绝大多数人看不懂,更不会使用。网络新词是一种来自草根网民的语言文化形态,专家们对于网络新词处置,显露出权威标准的精英心态与草根文化的矛盾。

在这里,我叙说一下新传播形态对社会结构影响的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新闻传播业面临的挑战:

1.空间极度压缩,交往速度越来越快。

每个人身体的存在位置已经不是决定群体是否有共同经历的前提。新媒体将身处不同物理空间的人整合进共同的虚拟场景,人们的交往向即时在线转变。低头族现象说明,只有当“注意力在场”时,身体在场才变得对时空、交往和传播具有意义。

2.人的真实社会角色与身份被剥离。

在各种新的传播形态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不依附于社会现实地位的存在,扮演想扮演的角色,承担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作用,表现出多重人格,甚至借助于网络的匿名表现出极端的、反常的人格特质。但同时,虚拟社会网络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相互交叠。

3.传统的传播顺序与格局改变。

新传播形态下的信息,呈现非线性、圈层、超链接的连接方式,改变了以往的线性顺序。在新传播形态的传导和转译下,人们头脑中的社会图景被肢解,“强力浏览”和秒杀式的跳跃阅读,替代了逻辑化、有条理的信息接受。各种新信息中介商的经验策略,则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在随时变动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大大方便并控制了使用者。

4.人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发生变化。

更多的选择性记忆在于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并非记忆力不重要了,但记忆的侧重点发生变化。在信息搜索极为便捷和快速的条件下,基于知识积累的理解力显得更为重要。(面对丰富的材料和精确的数据堆而没有思想的白痴多起来)

5.传统构词法被解构。

其实,新网络语言的形成仍然是在语言学的范畴内:语言符号形成的任意、语言符号形成的约定。网络新词的传播和发展依赖使用者的约定俗成,内涵丰富独特,表达方式十分贴合网络语境的氛围,在社会心理需求作用下进行有规律地自我更新。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