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报业大厦的变迁原有的报业大楼使我们心理固化,不利于我们与外界互动,而所有媒体的未来都将是互动的。那是,最宝贵的东西都在线上。如果一座大楼已非你工作所需,那么,那偌大的空间、豪华的装修也就对你没什么用了,里面的设施和相关的花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搬到其他地方可以重新开始。[查看详细] |
融媒体试验:热线新闻重返时效竞技场在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广泛应用之前,热线电话的数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媒体机构的权威性、公信力。今年,《深圳商报》推出了微信集群,让一线采编人员试水融媒体。《深圳商报》都市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今天深圳”,依托热线新闻部运营,参与了融媒体大趋势的试验。[查看详细] |
宝安日报政务民生新闻“包装术”政务、民生新闻很多题材都比较“硬”,如果不在版面呈现上“包装”一番,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在符合整份报纸定位的情况下,让政务、民生新闻在版面呈现形式上真正“活”起来,也是报纸采编人员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查看详细] |
热门事件的网络狂欢与媒介设置——大数据解读“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本文以《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7条相关报道,通过研究事件传播路径、传播效果、议程关键字、参与者的态度等,发现大众议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介议程,但仍深受媒介议程的影响。“话语权”的精英主义并未彻底打破。[查看详细] |
时度效的内涵、应用及着力点2015年11月2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寅的论文《时度效的内涵、应用及着力点》荣获新闻论文类一等奖。该论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度效”的指示,从新的传播环境出发,提出了时度效的新内涵、新挑战及新对策。改文提出,在时的应用上,要担当时代使命,围绕工作中心,抢占第一时间;在度的应用上,要处理好纪律与规律、炒作与非炒作、部分与全部、正面与负面、主观与客观等五种关系;在效的应用上,要以效用赢得用户,用大数据看效果;要把时度效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该论文观点精当,视野开阔,指导性强,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好评。这里予以转发,供大家鉴赏。[查看详细] |
新视角:将新闻看作是社交流在新媒体环境里,如果将新闻看作是社交流,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新闻生产、组织和传播的新理念,认识新闻内容的社交元素,关注公众所在乎的内容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运用专业知识捕捉和挖掘更多对公众相关和有用的新闻内容。这种视角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公众所关注的新闻题材,同时,媒体不应该再沿袭传统的思路,简单地根据收视率的高低和发行量的大小去衡量媒体的影响力,相反,有关媒体影响力的思考应该与新闻内容的转发和评论次数联系起来。[查看详细] |
文化外贸瓶颈与深圳的突破路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落户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的文化产业建设又肩负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将与沿线国家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查看详细] |
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传统媒体向线上走,新兴媒体向线下走,相互渗透,由浅入深,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最终产生新型媒体,既超越了传统媒体,也超越了新兴媒体。这大概就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