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围观

作者:李明主持  2020-03-25 17:01  新传播    【字号:  

编者按:在日益活跃的微信平台上,出现一批值得关注的公众账号,涌现出许多颇有见地的媒体人。这些人思想开放、触觉敏锐,文中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时时闪耀出迷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光芒。

“微观围观”专栏特别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明主持,将微信平台中媒体人的真知灼见精选、提炼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品味。

“刚刚”一词反效率,“大局已定”没思考

“刚刚”这个词,以前始终不温不火。直到2017年6月21日,一篇三十来字的快讯,算是彻底奠定了它的地位。这篇快讯就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

1.“刚刚”满大街,早已不是“刚刚”

之后整整两年,各地的新媒体培训言必称“刚刚体”:你看人家多有新媒体意识啊,人家多能发现用户需求啊,人家多懂得简洁易懂的必要性啊……

结果塑造出了满大街的“刚刚”:刚刚!人民路发生了一件大事!刚刚!董明珠宣布!刚刚!这家牛肉店打折了!……

但从来没人讲,从公众号的传播特质分析,“刚刚”这个词是反效率的。我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

我9点发布了《刚刚!》,你10点才打开,那“刚刚”还是“刚刚”吗?你看完后转发朋友圈,然后你朋友11点看到,那“刚刚”还是“刚刚”吗?

2.昨日是鲜“鱼”,今日不新鲜

我以前做广播新闻的时候,对这类时间描述词的使用是非常讲究的。6点新闻里的“刚刚”,在7点新闻里得说“一小时前”,8点新闻里要讲“今天清晨”……

到了8点,你还在说“刚刚”,是不恰当的。按照5W原则,有一个“W(when)”是有问题的。

公众号第一做不到及时强推,第二做不到标题动态修改,明明过会儿就不“刚刚”了,还一直显示着“刚刚”,朋友圈里还在继续转发“刚刚”,一定会产生无效阅读——你以为这条鱼是新鲜的,结果一看是昨天的,都发臭了。

3.“大局已定”成烙饼,翻来翻去

再说“大局已定”。我见过一个财经公众号,特别神奇,讲雷军和董明珠赌局的。先是说《大局已定!小米无法赶超,董明珠赢得赌局!》,后来说《大局已定!小米新品逆袭,雷军恐一举翻身!》——敢情这“大局已定”就是块烙饼,翻来翻去都行。

我们平时看到那些网络留言,觉得思辨精神在这个时代太稀缺了,而“大局已定”就是这种稀缺的助推器:要什么思考啊,我给你个答案。

至于会不会反复打脸,那是另一件事。反正“打脸”这件事情也是“大局已定”。

原标题:刚刚!!大局已定!! 文/ 灰鸽叔叔 来源:灰鸽叔叔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公众号广告年收入千万

1.记者微信公众号年广告年收入千万

上海报业集团一位爱好时尚的女记者,自己创办了一个名为“石榴婆报告”的微信公众号,讲时尚、消费类的体验以及趋势分析。据了解,目前每天广告收入在3万元左右,这样一年算下来,不加其他软文的收入,大概在1000万元左右。100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呢?目前许多报纸的广告额都达不到这个数。

为什么一个人做微信获得的收益要比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报社收益还高,这是值得传统媒体去审视的。

2.立足微信平台,精准找到目标人群

“石榴婆报告”做的是时尚消费,它面向的是中国几亿女性的市场,并且又立足于微信这样的全国性平台上,庞大的用户基础让客户愿意在这里投放广告,因为它能便捷精准地确定目标人群。

3.传统媒体要从七个方面向新媒体学习

笔者通过对过去15年来媒体融合的观察与思考,总结出以下七条需要向融合大师新媒体学习的经验。

(1) 创造新的信息接触点。传统媒体的问题往往在于忽视新媒体产品用户所处的真实场景和在这一信息接触点上所产生的潜在需求。

(2) 社区化。社区化部分消解了新媒体依托网络社区所带来的强渗透性优势。

(3) 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可以让我们的内容生产与通道建设形成真正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生成机制。

(4) 参与即生产。如今,一则新闻被生产出来之后,用户到微信和微博上并非只看新闻本身,而更看重这则新闻是如何被讨论的,换言之,用户评论区延展了内容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5) 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与传播形态。以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和传播形态来规避单一收入来源带来的市场风险。

(6) 全利益。在互联网上不存在大客户和中小客户的区别,每一个客户都是核心客户,一旦某一客户的利益受损,或将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教训传导给更多人,其破坏力对于经营者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7) 全国性覆盖网络。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都是依附于中国近14亿人口这样超大国内市场的规模一类公司。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挽救正在消失的成就感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崛起,大量传统媒体人或主动或被动转型为“新媒体人”。然而,这种转型并没有带来欢呼雀跃,反而与一步就迈入新媒体的新生代一起,开始感受失去媒体人成就感的痛点。

1.最大的痛点是成就感的丧失

当前传媒从业者最大的痛点是成就感的丧失。

疼痛来自于新媒体的编辑、记者陷入了海量的信息之中,体现和发挥个人能力、思想的模式被严重冲击。在新媒体要求信息多而全的前提下,信息的快速更新使编辑、记者疲于应付各类信息的采写和编辑,既不能对信息进行深耕和精心编辑,也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精细的版面组合和标题制作。新闻已经变成了影片结尾处演职人员的快速闪动。 

2.如何挽救正在消失的成就感

(1)精简频道。放弃大而全的“新媒体思路”,依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和属性,精简频道,突出自身的媒体特点,以内容质量取胜,强化真正的原创稿件。

(2)将评论与新闻相结合,鼓励短评。记者和编辑有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就可以在一些重点新闻后面附上记者手记或编辑短评。这样,不仅会在新媒体时代强化媒体的立场和观点,也会让有见识、有才华、有能力的编辑记者跳跃出来,得到读者认可,并逐渐形成好编辑、好记者的个人品牌,使编辑记者重新获得荣誉感和责任感。

(3)鼓励并积极为编辑、记者开立个人频道创造条件。对已经形成一定个人品牌的优秀编辑记者,可以设立个人频道,直接推介他们的过往作品并展现他们的个人实时状态,打造明星编辑记者,形成一定的粉丝效应,增强读者黏性。

(4)推荐作者和编辑,强化荣誉感和责任感。开设专门的频道,对所有编辑记者进行推介,给他们以足够的尊重,使他们跳出螺丝钉的境遇和状况,进而强化责任意识。媒体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编辑记者,才有最终赢得社会尊重的基础。

原标题:当前传媒业者最大的痛点是成就感的丧失! 文/ 胡雅杰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19—11—20


传播格局和媒体生态面临巨大变革

随着5G加快进入商用阶段,一个高速移动互联时代即将到来,传播格局和媒体生态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

1.主流媒体应当成为5G信息时代传播的引领者 

5G是革命性的技术,它对于整个传媒的边界、内涵、要素构造、运作规则,都是一项重大改变。这种改变是生态上的改变,是一种游戏规则的改变,是价值实现方式的重大转型。

网络媒体可以筛选出网络热点,但如果没有传统主流媒体的跟进和报道,即便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再热闹也很难形成社会标准议题。这就是传统媒体迄今为止优于网络媒体的最大价值和能量,千万不要小视这样的能量。

在我看起来,只有扮演引领者,把握传播规律,严守传播底线,平衡整个传播环境,这才是主流媒体应该做的事情。

2. 5G时代的高速率下,视频产品主流化迫在眉睫

在5G条件下,中长视频的崛起一定是现象级的存在,中长视频在崛起之后能跟短视频形成彼此之间的呼应。短视频形成关注、设置议题,中长视频则对社会决策者的选择、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相比较视频而言,文字表达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比较强调事实逻辑。对这种事实逻辑的表达,我们有一整套严格的标准和制作能力,但是视频不一样,视频表达元素更加多元、多样。一个视频里面一定有环境,还有特定的场景,说话的人除了想表达的理性信息之外,还有表情、口气、声调、姿态、眼神等等。

这些非逻辑、非理性因素在实现社会沟通和实现社会认同的过程当中,比逻辑和事实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更大、更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视频主流化迫在眉睫。

3.数据本身会成为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一种能量

无所不在的数据将成为未来我们进行新闻传播的动力和能量所在。在未来的传播领域、内容生产领域、市场运营领域,数据和大数据都会成为一种标准的配置。

数据本身会成为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一种能量,“数据霸权”恐怕在未来传播时代会成为真正的现实: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数据的主控权。

原标题:喻国明:数据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一种能量 来源:传媒圈 2019—11—18


人工智能语境下新闻编辑室的变与不变

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新闻业出现了重大改变。其中,最直接的变化是,一些日常新闻报道任务,例如体育动态、天气预报、股市交易等,已经交由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这样,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已经由编写主导者逐渐转向布局引领者。

1.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思维、技术手段及组织结构

近年来,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新华社等全球知名新闻编辑室,均在积极推动组织流程人工智能化。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实验室早在2013年就推出“结构化新闻”(Structured Journalism)系列项目,其中的“榨汁机”(The Juicer)系统助推其新闻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通过运用智能技术,逐渐替代记者、编辑、摄影师等从事的简单、枯燥甚至危险的采编工作;通过数据分析、音视频文字转换、自动语音聊天等方式,简化新闻生产过程。

2.人工智能不能改变传统的伦理规范及新闻准则

一方面,新闻生产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出现道德及伦理问题,需要新闻编辑体现自身的价值,即要成为智能新闻的最后把关人。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必须有助于建立编辑室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即编辑室继续坚持新闻的“透明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一般指新闻的采集、组织和传播对公众公开,让新闻编辑室的内部和外部都有机会进行监督、监察与批评,甚至直接介入新闻生产过程之中。这一原则在本世纪初正式提出后,旋即引起西方乃至全世界新闻学界和媒体机构的关注与普遍赞同,并成为国际新闻界的共识。

3.我国人工智能新闻编辑室发展的启示

首先,加快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闻编辑室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与世界主流新闻行业的智能新闻传播接轨。

其次,采用智能新闻技术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精神及新闻专业价值,为用户提供更有温度的新闻。

另外,要积极推进与国外主流人工智能新闻编辑室的合作,共同提升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新闻业发出“中国声音”。

文/葛方度 来源:青年记者 2019—10—31


《纽约时报》数字付费用户达405万人

在2019年第三季度,《纽约时报》的数字广告收入下降5.4%,纸媒广告收入下降7.9%。该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是,数字付费用户增加了273,000人[其中数字新闻用户为209,000人,其他为“烹调”(Cooking)和“填字游戏”(Crossword)的付费用户),使数字付费用户总人数达到405万人之多。]

《纽约时报》的数字广告收入现在占公司广告总收入的48.1%,继续展现其在拓展数字广告收入方面的努力和收获。

来源:孙志刚微信朋友圈2019—11—07


可视化新闻让内容传播更为立体

2020年媒体视频行业或将发展的事和“势”:

1.内容传播压力下,平台视频化,视频平台化,媒体视频化

2018年,快手用12个月实现了6000万的日活增长,日活跃用户量达到1.6亿;而2019年春节以来,快手用5个月就实现了4000万的日活增长,日活跃用户量超过2亿。

数字的背后看似是短视频正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实则是视频平台外需媒体化与社交媒体平台内需视频化交融。

2.内容同质竞争压力下,媒体新闻视频IP化

多家媒体争抢第一手资源,但一手资源并非唯一提供。媒体视频IP化最典型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内在内涵定位和外在包装形态实现对内容的统一IP融合。IP运营能力,是短视频运营成功的根本。

3.内容风控及分发变现压力下,视频生产协同化与矩阵化

抢快、抢鲜的临界点是抢稳,共选、共创的最高点是共享。

内容风控压力下,视频生产开始往协同化与矩阵化上走,这背后的生产逻辑是一体化、敏捷和协同。

4.视频创意压力下,新闻视频直播微视频化、视频再可视化 

“新闻+直播”的核心是新闻,特色是直播;“新闻+直播”的本体是内容,附身于直播;“新闻+直播”的焦点是现场,形态是视频。

微视频化的直播让媒体和用户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更重要的是,新闻视频直播将迎来另一场形式风暴,可视化数据及可视化的新闻演绎会让内容的传播更为立体,用户的感知更为立体。

(来源:黑豹说 传媒一线Report  2019—11—20)


2020年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Future Today Institute(简称FTI)近期发布《2020年娱乐、媒体和技术趋势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合成媒体、区块链等前沿趋势。

1.人工智能

在新闻业中,人工智能AI是各大新闻机构的宠儿。路透社的Lynx Insight程序可以帮助记者挖掘大数据。《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被用来报道选举和体育赛事。杜克大学记者实验室的ClaimBuster则可以帮助记者进行事实核查。

2.计算新闻业(智能新闻业)

新闻报道可以使用计算来挖掘原本不会被发现的故事。计算机技术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帮助新闻业:使用计算方式的新闻业和进行有关计算的新闻业。

总部位于瑞士的Tamedia的记者在本国2018年大选期间尝试采用了生成技术。Tamedia用一个名为“Tobi”的决策树算法自动生成文章,详细描述由私人媒体组织的30家报纸所涵盖的每个城市的投票结果,并同时生成了多种语言、总计39,996个不同版本的选举报道,每篇平均250字,并将其发布到Tamedia的在线平台上。随着更多的尝试,新闻和娱乐媒体公司能够开发相同内容的多个版本,从而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或大规模生产内容。

2019年7月,《华盛顿邮报》成立了一个专攻大选的团队,该团队建立了一个计算政治新闻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并开展实验以支持2020年大选之前邮报的数据工作。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新闻实验室一直在为公共新闻开发新的计算方法。

3.认知系统

包括声音识别个性识别、情绪识别、情感计算等技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收集我们的皮肤电活动,了解我们的情绪并作出响应。

4.合成媒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不仅学会了识别语调,而且可以识别情绪节奏。只要有足够公开可用的音频文件来构建数据集,就可以伪造自己和最喜欢的明星之间的对话。它很快就可以匹配并快速生成针对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合成语音。

……

我们正逐渐跨入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主流的技术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验证新闻真伪仍然棘手,而各类造假应用却变得更加隐蔽;机器写作虽然解放了人力,却带来了更严重的算法规范问题;数字订阅失灵,受众流失困扰着所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在这拥挤的市场里夺取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将是未来萦绕在每一个媒体人心上的问题。

原标题:2020 年媒体技术趋势报告 来源:腾讯媒体研究院 2019—10—29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