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传播学”:基于5W模式的理论更新与反思

作者:向雅琴系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职员;杨钰系中国农村杂志社通讯文摘编辑部助理编辑  2020-03-25 17:01  新传播    【字号:  

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媒领域相结合,颠覆性地改变着整个传媒行业的格局。传统传媒业在冲击之下纷纷开启系列智媒实践,这些实践给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通过分析无人机、传感器、机器写作、虚拟现实等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论述了信息生产主体、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分发机制、用户和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的更新;同时也指出了“智媒” 繁荣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智媒 传播 5W模式 反思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迅速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自然也包括媒体行业。从美联社的自动写作平台“Word—smith”,到新华社的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从纽约公共电台推出“蝉鸣追踪器项目”,到《纽约时报》制作VR(虚拟现实)新闻片《无家可归者》……这些业界实践都在推动着智媒时代的到来。

目前,传媒界对智媒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机器新闻写作、VR(虚拟现实)新闻和传感器新闻这三个领域,分析新技术给传媒业带来的变革或技术应用的具体案例;少数文献反思了新技术应用在传媒业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体来看,国内学界对智媒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技术宏观或微观层面的应用,反思性的不多。

二、基于5W模式对传播理论的更新

新技术与信息结合,颠覆性地改变着整个传媒行业的格局,传统传媒业在冲击之下纷纷开启系列智媒实践,这些实践给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极大挑战。随着信息生产主体被重塑、分发机制被重塑、表达与外延被重塑,[1]传播学研究将无法再囿于传统的研究范式,囿于传播者、受众皆是“人或机构”的设定。为更好地将传播领域的新变化阐释清楚,本节将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借用其传播过程中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并以此为框架,从传播者(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受众(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环节出发进行分析。

(一)“人机合一”:信息生产主体的重塑 

“生产者从‘专业’向‘非专业’的扩张,是新媒体过去几十年发展的重要结果,但这并不是结局。”[2] 新一轮的扩张,将从“人”延伸到“机器”。总体而言,这种扩张分为两方面。

第一,人借用多种智能技术,进一步强化自身信息生产能力。

首先,无人机是不得不提的重要技术之一。逐渐发展成熟的无人机具备感知与规避、灵活容错、目标跟踪、路径规划等功能,甚至可自主判断下一步需要做什么,自主下达命令。[3]2016年6月,安徽省多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安徽新华网无人机编队采用先进的国产“小型一体化多旋翼航拍飞行器”,飞入人力无法触及的重灾区,为广大受众提供了航拍的一手新闻图片。[4]

其次则是传感器的应用。目前,可参与新闻采写的传感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记录环境指数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2016年夏,纽约公共广播电台推出一项传感器新闻报道计划——“哈莱姆高温计划”,成功把传感器数据搜集、众包商业模式和新闻媒体报道融合在了一起。[5]二是记录人生理信号的生物传感器,它能将人工难以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如用户的体验和反馈等加入报道中,提高报道准确性和客观性。《战马》系列报道是国内外最先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的新闻写作尝试。[6]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在观剧前给用户戴上皮电传感器,在观剧过程中,皮电生物传感器会收集观众的生理关注度数据并传送给电脑接收器,以此分析观众的观剧体验,协助记者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点。

第二,智能机器直接充当信息生产者,解放大量人力资源。

无人机与传感器的应用变革了新闻生产者的信息采集方式,智能机器的引入则直接颠覆了人们对新闻生产者的固有认知。2015年9月,腾讯财经频道推出一则由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撰写的报道,开创了国内机器新闻写作先河。除撰写新闻稿外,机器人甚至可以充当主持人,播报赛事或天气。

(二)“身临其境”:信息呈现方式的重塑 

过去,信息以不同面貌(声音、图文、视频)呈现在不同媒介上;媒体是中介物,既连接了受众和信息,也将二者分离——因为媒体的存在,受众和新闻事件之间始终存在着“距离感”;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AR与VR技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创造出不一样的信息呈现方式,并改变人与媒体的“分离感”,形成“人就是终极媒体”的局面。

AR系统(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具有三个特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实时交互性;在三维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7]2016年7月,《深圳晚报》头版整版刊登了蒙娜丽莎画像,并配文“扫一扫,用QQ读懂蒙娜丽莎谜之微笑!”。读者用手机QQ“扫AR”功能扫描“蒙娜丽莎”,一只手拿奥运火炬的小企鹅就会跃然纸上。

尽管都涉及虚拟成像,但VR和AR在技术实现上依然存在本质区别:AR的视觉呈现方式是在人跟现实世界连接的情况下,叠加全息影像,加强视觉呈现;VR的视觉呈现方式则是阻断人跟现实世界的连接,通过设备实时渲染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8]正因如此,VR技术的概念虽然被热炒,但因其对沉浸感的高要求和制作的高成本,目前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上反倒不如AR。《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大型解释性报道《丰收的变化》,是应用了VR技术的优秀案例之一。该报道融入了文字、图片、音视频、静态数据信息图表、具有交互功能的地图图表等多种元素,全方位还原了艾奥瓦州传统农场在历史时间和自然空间等多维度空间中的变迁。在虚拟场景中,用户可以远望饲养牲口的草场,从各个角度看到收割机的使用情况,穿过和视角等高的玉米田,甚至可以看到和听到草垛旁的蝇虫和空中的飞鸟——一切都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9]

(三)“千人千面”:分发机制的重塑

“媒体作为‘中介物’消失,人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感完全消失”,是AR与VR技术发展成熟后可预见的效果,目前人工智能正在朝着这个领域前行;而在媒体依然强势存在的当下,人工智能的最大突破点之一便是对新闻分发机制的变革。

优秀的推荐系统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从有限的观察数据中推理用户兴趣,二是预测用户长期兴趣变化。[10]这就需要人工智能的参与。以今日头条为例,其在实现个性化推荐上,重点引入了机制:算法排序+人工运营。它允许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账号登录,这个过程实际上授权了今日头条挖掘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权利,如用户兴趣、用户属性,从而进行精准阅读推荐。采用“AI+智能分发”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平台。一些社交平台、服务平台也开始做资讯推送,并日益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响力。Facebook通过News Feed将媒体内容推送给用户,其“算法”成为控制媒体内容分发的强有力的“手”。

移动时代的内容分发机制,将进一步集社交、搜索、个性化推荐、智能化聚合等于一体,技术的权重日益上升。过去媒体内容的发布都是通过自己的渠道,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者与其内容发布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分离,媒体之外的分发渠道对内容生产者的影响越来越大。“内容分发”的竞争,也就是渠道控制力的竞争。

(四)重塑“用户”:主体多样化,隐私数据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收者,新闻信息流不再是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一家独大;在初现光芒的智媒时代,用户的思维和习惯较之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将迎来全新的变化。

第一,用户主体多样化。在固有思维里,只有“人”才需要接收社会信息,社会信息只有对“人”才具意义。而未来,甚至是正在进行的现在,机器人不仅可以充当信息生产者,也能成为接收信息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用户”。2016年4月8日,一款叫“小Ai”的机器人,成功预测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直播总决赛的冠军歌王。小Ai是由阿里云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一款智能机器人,主要基于神经网络、社会计算、情绪感知等原理工作。小Ai具有自动学习音频的重要特征,团队为小Ai “海补”了几百万首歌提升音乐品位和鉴赏能力,不断训练小Ai对音频及受欢迎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思维,最后形成对歌曲的多维度评价,如音高、能量、语谱、基频等特征维度。

第二,用户隐私数据化。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将进一步数据化,所有的隐私都能以数据化的方式储存。2013年获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的作品《在法律之上》便借用了这一特点。这则稿件是对该州警察在非公务时段超速行车的系列报道。记者萨莉·克丝汀想到,高速公路上自动测速仪会有牌照及时间的记录,每辆警车都有一个自动识别器,当车辆穿过高速自动收费站就会被记录,而驶入到驶出高速期间,至少会被自动识别仪记录两次。经与当地交管部门协商,克丝汀获得了110万条当地警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的相关数据,包括时间和汽车信息。克丝汀和同事梅因斯一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2012年2月,《太阳哨兵报》发表了她们的文章,披露了这些数据。[11]

(五)深入量化世界: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重塑 

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一切都可以数字化,积累成数据库,以此量化这个世界。

在传媒领域,最典型的就是收视率评估体系。节目评估初级阶段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各级领导担负节目评价的主要任务。他们与从事媒体作品生产与研究的专家,汇聚一堂,对节目逐个审看并加以点评与综述,遵循的一般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90年代中后期,收视率作为反映电视观众收视行为和偏好的主要指标,在节目编排、广告投放决策以及电视节目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业内人士所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收视率调查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很多电视台都将此项评估工作与考核员工业绩、职位晋升、奖励福利等紧密挂钩。

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着更加普遍的量化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基于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等APP里显示的餐馆评分和评价来挑选餐馆;基于携程、同程、艺龙等平台中对景点和酒店的评分来挑选值得旅行的地方与住宿地点;基于豆瓣、猫眼等电影平台中电影的评分来决定某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具体到自媒体领域,广告商可直接衡量自媒体公众号的关注量、浏览量及点赞量来查看其影响力并决定是否与之合作。

三、反思

尽管新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带来了诸多变革与拓新,但依然有同样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存在,值得我们反思与警惕。

(一)机器写作

第一,类型单一。机器人写稿本质上是基于可获取到的报道对象的数据库,根据已设定好的算法程序进行写稿。这种模式化的生产流程使得机器新闻写作主要集中于财经、体育和天气等基于呈现大量数据的新闻报道领域,造成了机器新闻类型的单一化。

第二,新闻内容肤浅化。机器新闻生产流程程序化,注重呈现数据,而割裂了数据和观点,忽视了新闻整体结构的逻辑性,同时机器不能像记者一样深度挖掘新闻,这些都决定了机器新闻的肤浅化。

第三,信息过剩。新闻生产速度的提高、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有效信息的增加,机器新闻写作只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与重组,是对信息的简单重复,并非是再次创作信息。

(二)VR新闻

第一,选题狭窄。VR 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仍有较强的局限性,目前主要集中于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和新闻纪录片等领域。在选题类型上,VR新闻更青睐于三种类型:一是如战争、暴力冲突、灾难等易引发受众共鸣的事件;二是体育直播、会议直播、活动直播等现场直播类新闻报道;三是海底探索等科普类选题。

第二,新闻客观性难以保证。VR新闻虽能360度呈现全景,但其仍然是新闻素材经过被选择、编辑以及整合生成的,素材呈现的时长、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受众感知,使得新闻客观性难以保障。

第三,VR生产成本高,主要包括时间和金钱成本。首先,VR新闻制作耗时长,一段仅十几分钟的由美国《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VR新闻报道《丰收的变化》的视频素材拍摄,就耗费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此外,VR新闻生产前期采集360度的摄像,以及后期建模制作也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成本。《丰收的变化》制作成本将近5万美金。[12]

(三)量化体系 

量化评价体系在简化评价机制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

量化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用“数字”来量化被评价对象。19世纪,电报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距离,将市场从具体的情境中分离,人们开始转向期货交易,利用时间赚取差价。期货交易中商品与单据分离,是通过人为制定的分级系统实现的。分级系统是依据商品的某种或几种特征,并不能代表商品的全部特征。由此演化到现在的量化评价体系涉及的也是被评价事物的部分特征,并不能作为唯一标准来给被评价事物定性。而量化评价体系内生存的媒体为了追求高指标,“以数概全、唯数是瞻”。收视率造假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自从2010年,人民日报揭露收视率造假问题后,[13]媒体关于该问题的报道就未曾停止过。此外,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也加入评估数据造假队伍,如2016年9月曝光的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崩溃的新闻,指出多个自媒体“大V”公众号依靠刷量工具增加阅读量和点赞数,并且刷阅读量和点赞数逐渐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14]一些公众号或者门户网站尽管没有用刷量工具来增加阅读量,却用各种惊悚猎奇、低级趣味浓厚的标题来诱导人点开。

(四)智能推荐

智能推荐在一定程度上更精准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受到用户极大欢迎,却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第一,侵犯用户隐私。智能推荐系统运作基于用户的数据库,为了得到用户数据,智能系统的运营商会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数据,甚至侵犯用户隐私。

第二,非用户所需。一是机器误判用户需求。机器通过搜集包括用户行为在内的用户信息来判断信息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将用户的失误点击判为需求,并推荐相关内容;二是智能推荐系统在利益的操纵下强制推荐用户非必需信息,如个性化地为用户推荐软文广告。

第三,加剧“信息茧房”效应。智能推荐技术出现后,其便捷的精准信息提供方式促使用户产生路径依赖,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例如,生活在“信息茧房”的用户容易囿于现有知识范围内,与其他人的知识水平拉开差距,形成“数字鸿沟”;在选择性接触和注意下,用户难以接触对立面信息,导致其思维极化。 


注释:

[1] 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RIOL].http://tech.qq.com/a/20161115/003171.htm#p=1.

[2] 无人机对人工智能的三个需求点[EBIOL].http://mt.sohu.com/20160815/n464241813.shtml.

[3] 同二.

[4] 彭亚平,张峭春. 航拍: 让受众第一时间“看”真切[J]. 中国记者,2016(8).

[5] 夏冬梅. 传感器开启报道的蓝海[J]. 青年记者,2016(6).

[6] 杨溟. 我懂得你的感受: 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J]. 青年记者,2016(6).

[7] 盘点20 款让你脑洞大开的AR 技术应用[EBIOL].http://digi.163.com/15/0312/14/AKGVTR86001668IL.html.

[8] 2016 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RIOL]. http://report.iresearch.cn/wx/report.aspx ? id=2542.

[9] 俞哲旻. 丰收的变化: 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的新运用[J]. 新闻界,2015(9).

[10] 智媒进化的五大实践方向和技术路径[EBIOL].http://view.inews.qq.com/a/20161115A07EET00.

[11] 刘胜男. 借助公共设施中的传感器进行新闻调查[J]. 中国传媒科技,2015(6).

[12] 俞哲旻,姜日鑫,彭兰. 丰收的变化: 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的新运用[J]. 新闻界,2015(9):61—65.

[13] 收视率调查3.0: 造假已成产业链[EBIOL].http://ent.qq.com/original/guiquan/g164.html.

[14] 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崩溃[EBIOL].http://mobile.163.com/16/0930/11/C27697AR00118028.html.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