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作者:汪苏华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教授  2020-03-25 17:01  新传播    【字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文化基础,不仅为新闻传播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而且被应用于制定报道思想、确定传播内容、制作新闻标题、构建电视文艺节目文化元素等方面。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应在一些方面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传播  报道思想  传播内容  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传承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沃土,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新闻传播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与总结,并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于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是指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有200多种定义,其中英国文化学家泰勒的说法影响最大。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传递和继承,并具有民族精神和意识特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特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从我国上古时代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的漫长岁月中积存下来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相比于现代文化,它囊括了道德伦理文化、古代史学和文学、古代科学技术、古代医学、民间传统艺术、民族服饰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承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我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四千多年。同时,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我国便诞生了《诗》《书》《易》《礼》《春秋》《乐》等记载与介绍我国上古时期各种历史、文学、文化与礼仪的正规书籍。这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积累、弘扬和传承,经过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长期创造和孕育,产生了内容极为丰富、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水平精湛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例如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以及政治、历史、天文、地理、生物、数学、医学、建筑、工艺、服饰、美食等多个领域的丰富成果。其中的许多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再次,传承性强。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停滞,某些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改变,但是总的说来从未中断,基本内涵得到了传承。

最后,品质优良。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文明、热爱和平、追求和谐共处的民族,其基本精神追求都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仁义”“和合”“和平”“均等”等思想,承载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规范,“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2]这些哲学思想和道德准则,无疑是最为科学和合理的,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和遵循,而且受到世界上主张正义和进步的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例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就在其历史巨著《历史研究》中指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中国文明将一统全球。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未来人类社会不是依靠武力和军事,不是依靠霸权,不是依靠民主和选举,而是依靠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中华文明。一个历史上一直是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天下文明也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汤因比还指出:西方文明看来是无法主导人类未来方向的文明,美国更是以罗马帝国“暴力征伐”的特征而演化成为一个军事主义的帝国,必将走向衰败。[3]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像一根无形的红线,贯穿到新闻传播工作的许多方面。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闻媒体组织与选择报道内容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新闻传播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当然地站在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线,将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报道思想和报道内容,相继组织了大量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16年7月13日发表了该报编辑整理的《习近平谈文化自信》一文;《光明日报》于2019年3月28日刊登了李锐的文章《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政协报》于2017年7月31日发表了该报记者写的综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时代课题》等等。各地省市级新闻媒体在同期也组织了大量反映同一主题的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内容。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不仅组织大量理论文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介绍,而且纷纷开辟专刊、专栏和专题节目,从多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与诠释。例如,《人民日报》开办有《传承》《袭古创今》等专刊;中央电视台开办有《百家讲坛》《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专题节目;《中国青年报》开办有《国学·书院》专刊;《深圳特区报》开办有《国学堂》《前海》等专刊;各地媒体开办的“中国医学”“中国古代科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美食”等专刊、专栏、专题节目等等。这些专刊、专栏、专题节目,或对我国古代哲学进行系统介绍,或对唐诗宋词或明清小说进行评析,或对我国古代工艺进行剖析,或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解读,从不同的侧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深圳特区报》“前海”专刊2018年4月5日刊登的文章《古人这样过清明节》,既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又交代了我国古代各民族先民过清明节的习俗,还介绍了古代诗人写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受到读者好评,先后被光明网、中华网、华声网等十多家网站转载。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制作新闻标题的重要资源。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以极为形象、深刻而精炼的文字,概括出新闻事实或事件的主要事实和本质内容,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全篇。而语言的精炼、准确恰恰是我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色。因为这个缘故,我国古典诗词自然成为新闻媒体中新闻标题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在报纸和刊物的新闻或文章中,还是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报道中,我们都经常看到古典诗词名句的身影。这些诗词名句精辟、深刻、形象、生动,不仅使新闻标题增色生辉,而且有力地增强了新闻作品或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例如,《中国青年报》在几年前发表的关于长江水运景况令人担忧的专稿,其标题为“长江水运:无可奈何花落去”。该标题借用了宋代词人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句的前半句,风雅而形象地表达了对长江水运状况的感叹。又如,《云南日报》不久前曾发表过一篇介绍一位大学生投笔从戎事迹的通讯,主标题为“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个标题借用了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一诗中的句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来表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既贴切,又充满激情。再如,《长江日报》曾经刊登一篇批评性报道,反映武汉市某地垃圾遍地无人监管问题,所使用的标题是:“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该标题仿照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相思》中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的写法,浅显易懂又不失诗词韵律,以幽默调侃的语言,达到了严肃批评的目的,实在是高明之至。诸如此类的生动案例在各类新闻传媒的新闻报道中不胜枚举。这些古诗词名句的巧妙使用,使得新闻媒体的报道增色生辉,可接受性大增。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电视文艺类节目的重要文化元素。电视文艺类节目具有娱乐性、教化性和认识性等功能,可以让受众放松心情、受到艺术熏陶、陶冶情操、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从而提高整体艺术素养。电视文艺类节目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和阵地,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电视文艺类节目的重要文化来源,为电视文艺类节目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和创造的、最具民族特征的人文精神、民俗、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涵盖的内容很广,既包括艺术、建筑、民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包括各个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如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医学、中国武术、中国服饰、红灯笼、京剧脸谱、粽子、刺绣、剪纸、鞭炮、对联、牡丹等。人们只要看到它们,就会自然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电视文艺类节目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得极为广泛。例如,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为电视文艺类节目的服装设计提供了众多“中国元素”资料,节目主持人和演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多种风格的服装。我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倪萍、董卿、周涛等,都曾多次在主持文艺晚会时选择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旗袍作为服饰。又如,我国的刺绣工艺也经常被运用到电视文艺节目中。央视主持人董卿在主持2010年春晚节目时所穿的旗袍,正是运用刺绣工艺,将服饰正面上半部分以黄色为底色,点缀了两朵小红花,下半部分则以红色为底色,绣上一朵色彩鲜艳的大红花。这样的颜色和花型搭配,将主持人衬托得青春靓丽,美丽大方。再如,我国传统图腾元素也经常被用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龙和凤一直都被视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象征和标志,富有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领略到这些图腾的风采。如在“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上,一些女性表演者在其裙摆上绣上五色凤尾图案,以表达希望获得丰收和好运的意愿。还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气神,具有特定的传统文化意义。这种传统文化意义,在电视文艺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如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富贵吉祥、鸿运昌盛、蓬勃发展等具有祝福色彩的韵味。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很多时候将红色作为节目的主要基调色彩,从服装颜色到道具颜色、从舞台背景颜色到灯光颜色,都选用不同程度的红色,一方面增强现场歌舞等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向受众传递美好的祝福等信息,营造出一个欢乐、喜庆的意境,满足人们期盼吉祥如意、喜庆丰收的心理需求。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闻传播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须臾不可离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加强对它的开发和运用,以便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三、进一步发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新闻传播事业

应该指出,近年来,在开发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国新闻媒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这种开发和运用,似乎在新闻标题制作和电视文艺节目演播方面表现得更充分些,而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和传播内容方面,则显得有些不足。这种不足,既表现为传播内容不够广泛和深入,也表现为传播数量的不足。笔者认为,当前应该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题材和内容的开发与传播:

1. 充分报道能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传统道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发掘现实生活中能够体现上述道德情操的先进人物的事迹组织报道,不仅能够传播正能量,而且能够进一步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根据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古代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和待人处事的方法,帮助人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

3. 加强对各民族发展史、各民族团结史的传播,大力宣传为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事迹,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和团结。

4. 开辟专版、专栏、专题节目,传播内容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戏曲知识、科学与教育知识、医学知识,增强受众对这些宝贵历史遗产的了解,提高综合素养。

5. 结合传统节日,介绍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发展演变过程及古人如何过节的情况,加深受众对节日的认识与理解。

6.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艺、美食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影响深远。进一步加强这类知识的传播,不仅可以使这些历史财富得以传承与发展,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涵的内容极为广泛,以上列举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难免挂一漏万。但笔者认为,只要抓住这些重要领域、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进行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能进一步深入人心,并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注释:

[1] 参见 360 百科“文化”条目 .https://baike.so.com/doc/5366095—5601798.html.

[2] 李锐 .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 [N]. 光明日报 . 2019 年03 月 28 日 .

[3] https://baike.so.com/doc/5366095—5601798.html 刘涛 . 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 21 世纪 . 原载《社会观察》杂志 . 引自中华元智库微信公众号 .2019.10.16.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eE_7RpAVU20ckKmfhd_cAQ.

编辑:何碧雯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