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相机抢拍出中国新闻奖

——刘廷芳讲述《中国首次拍卖土地》新闻照片的拍摄经历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2021-01-08 15:16  新传播    【字号:  

获奖篇名:中国首次拍卖土地

类型:新闻摄影

作者:刘廷芳

获奖单位:深圳特区报

奖项名称:第7届全国新闻摄影展银奖

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

改革开放30年摄影大赛金奖

获奖年份:1987年、1999年、2008年

1987年12月1日,深圳会堂举行的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拍卖的并不是通常的古董字画,而是一块8588平方米土地50年的使用权。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次拍卖,被称之为中国土地“第一拍”。《中国首次拍卖土地》这张黑白照片,生动记录了这场开天辟地拍卖会最后成交时的精彩瞬间。整张照片画面气氛热烈、现场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照片获得了1987年全国新闻摄影银牌奖、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摄影大赛金奖。

照片的作者是原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刘廷芳,作为深圳新闻摄影的第一批拓荒牛,1982年3月调进深圳特区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他就执着地只干了一件事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特区的成长与变化。

《中国首次拍卖土地》这张照片是刘廷芳的代表作,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张定格了拍卖土地第一槌瞬间的照片,竟然是用一部“傻瓜”相机抢拍出来的。

30多年只拍了一张好照片

虽然从事新闻摄影30多年,作品无数,但刘廷芳认为自己只拍了一张好照片——“525万!”

“525万!”是中国首次拍卖土地最后的成交价。刘廷芳清晰地记得,1987年12月1日是个大晴天,深圳市政府在深圳会堂举行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在此之前,我国的建设用地是无偿使用的,深圳举行土地拍卖,开创了我国有偿使用土地的先河,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对这次公开拍卖,深圳市政府事先在报纸上刊登了《土地竞投公告》。凭着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获得消息的刘廷芳觉得自己应该去现场,“我不是跑经济线的记者,本来是没有采访任务的,但是当时我感觉这个事情很重大,要去看看。”

带上3部相机,刘廷芳来到了深圳会堂的拍卖现场。整个会堂都坐满了人,人声鼎沸。44家深圳企业代表到场参加竞拍,100多名中外媒体记者蜂拥而至。过道上都是记者,摄影记者更是上窜下跳,有的上台去拍拍卖官敲槌,有的在拍竞拍者用计算器计价。拍卖官在台上从200万元开始喊价,喊价声、应价声此起彼伏。随着“420万”“485万”“490万”的举牌,会场里面的掌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我当时就站在前排过道上,面对着观众席左右移动,一心想要抢拍到竞拍最后得主的镜头。因为竞争激烈,举起的号牌让人目不暇接。最后得主在哪里,谁也无法预料。”刘廷芳回忆说,“当11号和22号两位竞拍者展开拉锯战时,我判断最后得主应该很快就会出现。我赶紧选择了最佳位置,把镜头对准了他们。这时11号竞拍者——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骆锦星,从座位上站起来高举应价牌,喊出了‘525万’全场最高价。”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廷芳却发现自己两台照相机都没有胶卷了,而此时换胶卷已经来不及,只好举起理光30D“傻瓜”照相机,借着电视台记者的灯光,连按三下快门。“525万一次!”“525万两次!”“525万三次!”随着拍卖官的一声槌响,刘廷芳终于用“傻瓜”照相机定格住了中国拍卖土地“第一拍”的瞬间。

这“石破天惊”的一拍,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帷幕,并直接促成了宪法的修改。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条例,将原来宪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出租”二字删去,并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借用当时媒体的评论:“这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标志着我国的根本大法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跨出了土地商品化、市场化的重大一步。”

QQ截图20210105170812.png

宝安龙岗的农村跑了个遍

能够抢拍出这样经典的历史瞬间,跟刘廷芳几十年来对新闻摄影、记录历史的执着密不可分。

“晴天我骑着单车采访,雨天单车骑着我采访。那时的深圳到处是工地,一片泥泞,根本骑不动,只好把单车扛在身上,走着继续去采访。”今年已经76岁的刘廷芳,如此描述上世纪80年代初,自己刚来深圳工作时采访的情形。

当年的深圳,并无高楼林立。刘廷芳回忆说,建筑主要集中在罗湖区和平路、建设路一带,从上海宾馆往西,房子越来越少,基本就是大片的农田和鱼塘。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刘廷芳对农村始终怀着儿子对母亲般的眷恋。渔民村的新楼、东方村施肥的农民、赶集归来的大嫂、南澳龙舟赛渔民的喜悦、西乡敬老院的老人的歌声、劳务工愉快的周末……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了特区农村沧海桑田的巨变。而让他特别自豪的是,在当摄影记者这么多年里,自己把宝安、龙岗的农村跑了个遍。

“我对深圳的农村特别熟悉,印象最深的是罗湖区渔民村,1984年我乘坐直升机航拍了一次深圳。”刘廷芳说,当时从南山直升机基地起飞,飞到蛇口工业区上空转一圈,然后沿着深圳河一直飞到罗湖。渔民村航拍出来竟然象一把镰刀,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渔民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万元户村”。刘廷芳从此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小渔村几十年来由贫到富,再到幸福起来的历史。“村里的人原来都是渔民,富起来后一开始每户都盖起了两层楼,后来两层楼盖成了六层、七层的多层楼,现在都住在高楼里了,变化非常大。”

2004年9月,深圳最后两个村——宝安沙井民主村、福永塘尾村同时挂牌成立社区居委会,标志着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的城市,成为全国第一座没有农村的城市。

深圳农村的变迁见证了特区的发展。刘廷芳说,当年刚来深圳,一片黄土,到处尘土飞扬。38年来眼看着一条条马路通车,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如今的深圳成了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年真的没想到今天会变得这么好。”

用镜头记录深圳历史

在特区做了30多年的摄影记者,刘廷芳说,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出去采访,用镜头把深圳的变化纪录下来。

其实当一名摄影记者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一定要到现场才能拍到照片,不但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当年没有无人机,如果要拍全景,找个好角度,就要爬山、爬高楼。刘廷芳记不得自己爬了多少山和楼,“最危险的是爬到塔吊上去拍照片,在一些农村里没有高楼,只好爬村里的水塔,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手抓着水塔边的铁杆子慢慢爬上去,再慢慢爬下来。”

30多年来,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让刘廷芳成为特区不少重大事件的见证人和记录者:股潮人群的拥挤、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农村城市化的脚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身影……特区建设者的喜怒哀乐定格珍藏在了一个个镜头里。

2019年,刘廷芳出版了摄影集《深圳私人视觉史》,把自己拍摄的深圳40年影像,共计120张照片结集成册。在整理照片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老照片中的花厂打工妹张燕婷已成长为一名社区干部,欣慰之余,刘廷芳把影集送到了主人公手上,成就了一段佳话。

能够用镜头记录深圳和深圳人的历史与成长,让刘廷芳备感荣幸与自豪。他说,自己来深圳快40年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执着地记录深圳和深圳人的变化,“假如还有来世,我愿还是一名摄影记者。”

刘廷芳这幅照片,应是显示度最高、被展现次数最多的有关深圳改革开放的图片之一吧。该照片意境深远,信息容量大,人物情绪饱满,现场的热烈气氛喷薄欲出。“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就这样以一种感染力极强的画面广为传播,胜过千言万语。

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幅图片绝非运气好、按个快门而偶然可以成功的。当年的现场,逼仄拥挤,还有100多名记者穿插竞争,而拍卖最后花落谁家,事先无人知晓。能否捕捉到最有意义的瞬间,考验的是记者在动态中抢位、构图、用光、聚焦的功夫,特别是对现场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力,以及对“武器”的巧用善用。据悉,刘廷芳当时是从过道上匆忙占位并判断两位拉锯竞争者之一可能胜出,借助电视台记者的灯光,用“拔枪”最快的傻瓜机抢拍成功的。

这是以秒计算的速度,背后是长期千百次现场拍摄的功夫积累。这也是新闻摄影不同于静态拍摄的魅力所在。认识刘廷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整天浸泡于生活一线的草根记者。他的镜头,大都对准底层民众,展现的却是高贵的人格。

本文编辑黄浩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