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作者: 汪阳 2021-01-08 15:16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摄影记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文精神,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展示出人文关怀。我们可以从贴近人的生存状态,从与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以及从不同国家民族独具特色的人文题材中,来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赋予新闻摄影报道丰富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新闻摄影人文关怀生存状态平等交流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开来,令世界猝不及防。疫情防控中,努力前行的身影里有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披星戴月的社区基层工作者,更有复工复产中步履不停的企业生产者。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命的跃动与我们息息相关。
除了四面八方涌入的物资援助,还有包括摄影作品在内的精神食粮。摄影是一种快速真实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记录形式,无论河清海晏还是硝烟弥漫,无论欢庆场面还是抗灾现场,摄影工作者们总是冲锋在前,捕捉并定格一个个令人感动的难忘瞬间,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用特有的形式反映着这场伟大的阻击战。综观全国各地创作的抗疫文艺作品,诗歌、书法、美术、歌曲、曲艺等数量比较多,摄影作品相对来说较少。
由于疫情的原因,不提倡也不允许摄影工作者亲临抗疫主战场湖北武汉,因此,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抗疫阻击战中,一些摄影作品,多是摄影记者、摄影家和拍摄爱好者借工作之机拍摄的,这些在隔离病房等地拍摄的照片,尤其珍贵。新闻记者和摄影师通过新闻摄影作品,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将人世间应受弘扬的真、善、美铸成永恒,同时也针砭人世间应受谴责、鞭笞的假、丑、恶。近日由中国日报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百名摄影师聚焦COVID-19》画册,汇集268位摄影师的356幅作品,记录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感人瞬间。这些照片中的人物有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专家,也记录了大量基层医护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彰显新闻摄影工作者浓烈的人文关怀。
从专业学术的角度看,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可能涉及许多业界特定的评判要素,而对于广大群众来讲,标准就是作品能否用情感人,能否打动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去关注身边的小事,并且探索这些小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用照片去透射和表达新闻摄影工作者应有的人文关怀。
一、贴近人的生存状态去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涵盖面十分宽广,新闻摄影只要涉及与人有关的事件,人和他们所生存的环境、社会、工作甚至暴力,或某些毁灭性灾祸之间的互动关系,就需要彰显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存在于很多方面,大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小到一家一户的孩子入学、离婚财产分配问题等,这些都值得新闻记者去思考和挖掘。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摄影记者更应该关注人文精神,不断地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说过:“作为职业记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关注别人,而且必须从一些别人不曾注意的小事上,发现预示社会进步、彰显人性的有深度的新闻。”[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手段,体现出人文关怀,应该是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理念转变的着眼点之一。
荷赛评委之一的文森特·门泽尔在评论一张表现海啸的照片时谈到,这种灾难性的照片,并不是刻意去选择的,而是必须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灾难,这种战争或海啸还有可能像空难之类各种各样的灾难,它都是存在的,不能说没有看到它而不去提它。
法新社伊拉克籍记者法利斯·阿勒德利米拍摄的《受伤的伊拉克儿童》,获得首届华赛年度最佳新闻奖和突发性及重大新闻类单幅金奖,这幅作品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拍摄者用俯视的角度、近景的画面,给读者一个悲悯凝眸的视角:画面主体虽然鲜血满脸,但是双目紧闭,面容安详,没有以往此类照片里的那种极度恐惧、悲愤,就是说没有了通常那种紧张、逼人的冲击力,一切都无声地放置在我们眼前。严谨的画面构图,体现出一种肃穆与庄重;而左右对置形态的两个孩子,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方式让人无所适从,我们的情绪就这样被痛苦地分裂开去。无疑,这是一张比死亡更深刻的照片。虽然有人认为它使我们想起伊拉克战争时央视专题片头那个哭泣的孩子,但这张照片里,没有煽情,没有口号,它只是在以冷静的画面陈述一个事实。
华赛将能否“反映世界的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展示民众的命运情感”,作为衡量优秀作品的一个标准。摄影家胡颖认为,“华赛和荷赛一样,都是用世界优秀新闻摄影专家的眼光与水准,评选出世界水平的新闻摄影精品。”[2]华赛、荷赛,都是在追求以强烈的视觉语言,反映人类所经历的重大时刻与喜怒哀乐,表现人的命运、情感、力量与生存状态,都是在展示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摄影成果,展示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这也显示出中国新闻摄影在意识和观念上不断成熟,是中国新闻摄影与国际实质接轨的标志。
二、从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中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要试图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以便更好地为采访服务。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做某些专题性的深度报道时,采访者可以通过与采访对象共同劳动等方式,来进一步融入他们的生活、交流思想,掌握第一手素材,着眼细节,从细微之处入手,用一些独到的手法,来表现被采访者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状态。
有一种认识的误区,以为做新闻就是要报道所谓公众人物和形形色色的名人,以为做新闻就是反映刺激性的事件,以及突发的大事。其实,这只是新闻的一个层面,对于现代受众而言,新闻是发现生活里的真实,更是关注社会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我们日常采访活动中,有许多采访对象是弱势群体或受伤害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只有放下拍摄者的架子(形式上的和心理上的),才可能更好地挖掘人物性格,使其真实、丰满。放下架子,才可能创造交流的机会,哪怕只是短暂的一会儿也是必要的,因为交流意味着一种沟通和信任,这种沟通和信任引发的松弛,有利于发现人的真实想法,而争取这种交流机会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被摄者留出空间。有时往往会因此错过一些好的拍摄时机,导致一些好的画面溜走,当然这个度是由每位摄影者自己来掌握的。
由美国摄影师Jehad NGA拍摄的《乌干达的夜行者》,获得首届华赛突发性及重大新闻类组照金奖,而这组照片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故事,照片只是表现了整个故事的一瞬间。2004年3月2日至8日,每当夜幕降临,乌干达的圣主抵抗军就会像幽灵般地出现,或者强迫儿童加入其中,或者将他们逐出家园。为了避免遭此厄运,乌干达北部每晚都会有超过1.3万名儿童离开家园,步行来到古卢,住在当地和国际组织建立的避难所里,黎明时分则纷纷返回自己的家园。怎么去体现当地当时存在的恶劣生存环境?怎么用图片去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小说可以采取拖延法、间隔法和伏笔法,但新闻摄影不能。新闻摄影作品表现出的紧张激烈时刻、剑拔弩张的瞬间,可以让人产生震撼的感觉,同样,一个出乎意料的事件、捉摸不定的场景,乃至一种莫名的眼神,或者从眼神中透视出对未来的踌躇,对生活的迷惘甚至对死亡的恐惧,都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引起人们对那里居民产生关切的情感。
三、从不同国家民族独具特色的人文题材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
中国台湾摄影师黄子明的《日军性奴隶——台籍慰安妇》,获华赛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组照金奖,它以一种难能可贵的沉着而又理性的笔触,来刻画沉重苦难的人物,使得作品远远地脱离了对事件具体而又紧张的描写,但是又绝不逃避历史、淡化苦难,它所揭示并引发的对历史、命运、人生的思考,使得该组作品达到难得的思想理性高度。人文色彩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综观荷赛的获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战争、暴力、灾难、疾病、丑闻的题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如《逃离战争前线的车臣小男孩》《印尼暴乱》《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苏丹饥荒》等。虽然这些是不少国家、民族面临的问题,但是否意味着我们拍出的摄影作品就都是一个风格呢?当然不是。虽然题材大同小异,但问题爆发的原因、民众面对问题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手段,却带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特色。记者拍摄这类题材时,应该而且也完全可以体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纵深的历史、独特的风俗、传统的文化和虔诚的宗教。人文色彩,更可以通过各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等题材得到充分展示。有关非洲苏丹式的饥饿一再得到关注,如《苏丹的饥荒》。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题材,需要摄影记者用好奇、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去抓拍;而大家共同面临的题材,则需要他们用理解的、深刻的眼光去捕捉去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拍出具有人文色彩、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读者的见识才能得以丰富,兴致才能保持盎然,眼光才能延伸至历史、文化、宗教的纵深之处。
回到上述与抗疫有关的作品,在全球热点事件的关注面、国际问题揭示的深刻性、新闻摄影语言的创新度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一幅在内容上缺少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新闻照片,不会打动读者更不会感动社会;一双没有关爱和远离生命的眼睛,抓不住动情的瞬间;一位眼界狭隘、修养浅薄的摄影记者,很难和深度与思考结缘。恪守新闻为本、信息为本、以人为本,永远是新闻摄影传播的出发点。中国新闻摄影呼唤更多具有人文关怀,能够感动读者、感动中国,乃至感动世界的好照片出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摄影记者只有以平等的心态关怀拍摄对象,才有可能赋予新闻摄影报道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文编辑李诚
参考文献:
[1]贺延光.《报道摄影》[J].2018.
[2]胡颖.《执着求索40年》——《摄影世界杂志》[J].2019.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