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头条”折射的智慧

“一版头条”折射的智慧

——来自《深圳特区报》等主流报媒的分析报告

作者:耿   伟  2014-03-27 15:22  新传播    【字号:  

      中国大报的一版头条为何往往不被大众群体认可?本文选取7家主流报媒,跟踪统计52天数据,经严谨对比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1)揭示了目前主流报媒选稿坐标错位的缘由,以寻求改变困境的路径;(2)点明了其策划独家一版头条空间狭窄的窘境,探讨了可借鉴的实用破解措施;(3)逐项研探激活一版头条传播能量的版面创意,从而概括了主流报媒选稿的4种模式。

 

【关键词】主流报媒   一版头条   选稿模式

 

一版头条,是当天所有报道中价值最高的稿件;

一版头条,折射着这份报纸的内在气质和理念。

如何选择、策划、制作这条稿件?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陈寅强调要深化“中观理论”研究,比如定期对比分析《深圳特区报》和其他优秀报纸在头条处理上的异同。为此我们选择《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等6家主流大报,从2013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与《深圳特区报》“一版头条”进行了52天数据跟踪,并针对选稿坐标、策划套路、编排创意等三种不同情形,逐一对比分析,获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

一、主流报媒偏重“知名”坐标选稿,需向“亲近”坐标分力,尤其是向“亲近焦点、亲近百姓”靠近

依据何种标准挑选一版头条?公推“新闻价值”。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缘由是认定新闻价值大小的标准不一,其传统坐标不是1个,而是5个:(1)影响,即新闻内核的传播潜能越大,越有价值;(2)时新,即报道越快越新,越有价值;(3)亲近,即与受众空间、情感越贴近,越有价值;(4)知名,即报道的人物、地点知名度越高,越有价值;(5)趣味,即新闻趣味感越浓,越有价值。 可是,如此依据5个坐标选稿岂不难办?特别是这些坐标既无量化指标,又相互重叠,尤其“影响”渗透在其他坐标中,无法独立统计数据。这也暴露出实用新闻学的一个短板:编辑在测定稿件价值大小上仍陷于模糊状态,不能提供选稿公式或模式。

那么,中国主流报媒选用一版头条偏重哪些坐标呢?

(一)“知名”坐标是选稿首要标杆,但《人民日报》领导报道比例值得借鉴

52天里,各大报依据“知名”坐标选稿比例最高:《南方日报》43篇,占全部稿件83%;《广州日报》42篇,占81%;《北京青年报》38篇,占73%;《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均为35篇,占67%;《浙江日报》32篇,占62%。反而《人民日报》比例最低,25篇,占48%

由于“知名”坐标的主角往往是中央、省市领导活动,导致“职务”成为选稿的一条红线。《南方日报》报道中央领导活动41篇,占全部稿件的79%,居首位;《深圳特区报》27篇,占52%,居中;《浙江日报》20篇,占38%,最少。按常理,《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应最多刊载中央领导活动报道,却仅为25篇,不到52天的一半。这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板:领导一般考察、批示是可以不上头条的。

《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同时承担着广东省、深圳市重大报道任务。这52天,中央级报道32篇,占61.5%;省级报道1篇,占2%;深圳报道19篇,占36.5%。其中广东省领导活动1篇,深圳市领导活动7篇,共占13.5%。同样肩负如此报道任务的《广州日报》分别为广东省领导3篇、广州市领导8篇,共占21%。应该说,一版头条突出报道党政领导政务活动,无可指责。作为重大决策者,领导活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是,为何许多一版头条并不能得到读者认可?一是有些领导活动没有实质上的重大新闻,不具备头条价值;二是当宣传意图超越新闻尺度时,报媒被动地围绕领导活动做文章,“知名”坐标被赋予了新闻传播价值之外的某种功能。

(二)“亲近”坐标选稿比例偏低,说明主流报媒头条“贴近性”差距较大

对比发现:《人民日报》依据“亲近”坐标选稿17篇,占全部稿件的33%,比例最高;《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均为12篇,占23%,居中;《北京青年报》比例最低,该报尽管在封面刊载《出租车今日调价》、《5月北京房租同比上涨7.4%》等民生新闻标题,但一版头条侧重国际国内重大新闻,让开了民生主题做头条。

这种“亲近”坐标比例偏低,是与“知名”坐标比例偏高相对应的。从“知名”向“亲近”分力,其实正是向“亲近焦点、亲近百姓”的贴近,这也和传媒搞“走转改”是一致的。主流报媒的最广大受众并不是官员,也不是公务员,仍然是难以计数的老百姓。要完成舆论引导的重任,就必须敢于追踪社会热点难点,撕开真相的铁幕,为老百姓说话。否则,最大受众群体就会与主流报媒离心离德,谁还愿意买你的报纸?

(三)“趣味”坐标选稿比例几乎为零,暴露主流报媒眼光狭窄和创意不足

52天里,依据“趣味”坐标选稿只有《北京青年报》1篇,624日一版头条刊载《斯诺登要去哪里》,配发大幅“斯诺登逃跑路线”示意图,洋溢着让人称道的想象力。这种“趣味”不足,暴露了主流报媒选稿眼光拘谨,这个缺陷恐怕要经过长时间弥补。

 二、主流报媒一版头条的可控空间狭窄,只有增加“深度”选题比例,才能拓宽独家报道运作纵深

52天里,《浙江日报》中央级报道比例最低;《北京青年报》中央级报道51篇,高达98%,几乎全部为中央级报道,留给报媒策划独家报道的版数较少,剩下的自由度不大。那么报媒如何在有限的地盘运筹帷幄,争得一版头条主动性?

(一)“深度选题”比例偏低,警示主流报媒要加快实现传播转型

在新媒体快捷、海量面前,纸媒动态消息却只能第二天刊出,太迟缓。要想不失去受众,只有抢第二落点做深度,制造新闻精品,才能避开劣势。但对比发现,《北京青年报》深度头条最多,也就16篇,占31%;《广州日报》则全部以动态重要报道为头条。这种情形警示中国主流报媒若不能走向“深度”,尤其是不能改变一版头条的“动态为主”,就只能跟在网络媒体的后面吃“冷饭”。特别是调查报道只有《解放日报》2篇,追踪报道《人民日报》1篇,其余大报皆为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手法并无“深度”。

 (二)“预知策划”长短不一,显示主流报媒引导舆论的侧重点不同

《人民日报》一版头条突出预知策划,推出“如何看待基层干部”、“寻找经济增长新亮点”、“新国企 新起点”等5个专栏。“时代先锋”专栏刊发《李新民:传承石油魂》等,“群众路线在基层”栏目刊发《干部脚粘土 百姓心不堵——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见闻》、《我有“亲戚”在村里——四川甘孜结对认亲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专稿。这种安排,使《人民日报》省市基层报道达23篇,占44.2%,这也许是主流传媒可供选择的路径之一。

《解放日报》注重沪上新闻,共计25篇,占48%。其中12项预知策划包括上海重大题材电影节1篇;典型报道11篇。在“解放调查”专栏刊发《听UBPA讲生活更美好的“铂金故事”》、《这里的马路有点像老黄浦》、《27米!揭秘“云上日子”》;“都市脊梁 创新先锋”专栏《现代鲁班:“走出去”业务近半》;“我的中国梦”专栏《范绪箕:百岁老教授,百年飞天梦》等等,都引人振奋或陷入沉思。其实做到这些,报纸目的就达到了。

(三)“动态策划”题材顶级,表明主流报媒应对重大突发新闻颇具实力

据统计,各家大报动态策划数量不多,2-6篇,占4%-12%,但都集中在当日突发的顶级重大新闻,包括习近平总书记芦山灾区考察、美洲四国行、会见奥巴马等,各大报媒各显神通,显示出中国主流报媒聚集的巨大能量,以及从容应对突发重大新闻的能力。

报媒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有三种不同情形:(1)发生顶级重大新闻时的策划。譬如,神十飞天、吉林德惠大火、韩客机在美失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谁都知道这是头条,就看谁制作得精彩;(2)缺失顶级重大新闻时的策划。此时报纸虽然获得选稿最大自由度,但也考验其有何运筹谋略;(3)多发顶级重大新闻时的策划。当天国际、中国、广东、深圳重大新闻同时发生,几条稿件都可当头条,如何选择?这与缺失顶级重大新闻相比是两个极端,都没有可确定的唯一头条。不同的是“多发”其实是新闻“撞车”,让人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取舍?如520日新华社播发习近平、李克强两条消息,当天正值深圳文博会闭幕,《深圳特区报》安排为:头条左3栏《第九届文博会闭幕》,右3栏则从报眼开始续发领导活动报道,这种划分有效梳理了中央和深圳报道位置。

(四)“头条空间”愈发狭窄,倒逼主流报媒冲破障碍力争取主动

《人民日报》的头条模式是:(1)一旦有世界顶级新闻,中央政治局、习近平总书记重大活动,通栏刊发消息和图片。(2)将报头下边3栏固定为独自策划的头条位置,而将报眼往下的右3栏,按序排列领导活动报道。前者发生数量不多,后者成为常规版面。这就获得了更多的头条版面空间。528日有两条消息:一是两部重要党内法规公开发布;二是中纪委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清退会员卡。《人民日报》头条则从容刊发“时代先锋”专题:《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当然这种33的分栏,头条气势受限,有待给予破解。

《浙江日报》没有封面版,但是其常规做法是将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在一版做加框大标题,当作假头条,在后面版面联动解读。这样就给独自策划报道留下充足位置,52天里刊发浙江新闻32篇,占62%,是各大报唯一本地报道占据大半比例的。

三、主流报媒编排一版头条的创意各有长短,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手法

 一版头条是报媒必争之地。一旦确定了稿件,就要以创意编排激活亮点,比拼谁策划的更出彩。目前,主流报媒积攒了难得的经验:

(一)封面提示

封面版是全球进入大数据厚报时代的产物。作为报纸的一张脸,其突出功能是按照新闻价值大小,导读当日一级重要新闻线索。据统计,《北京青年报》封面为52版,占100%;《广州日报》45版,占87%;《南方日报》38版,占74%,皆有效“平衡”了新闻坐标和宣传意图。尤其是在封面版,以大字标题、大图片、示意图做强重大新闻和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在一版头条做好党委中心工作报道。这可改变版面沉闷的形象和格调。

当然,封面版也会引发质疑:封面导读是不是“报纸阅读起点”呢?譬如《北京青年报》版面排列为:封面、评论版、头版头条。628日,一版封面,二版评论,三、四、五版广告,六版评论,七版才是要闻头版,怎能不让人疑惑?但这种版面位置的移动,并未改变其“是报纸要闻第一个版面上首条报道”的内涵。

(二)版面联动

运用最多的是《北京青年报》、《浙江日报》,前者版面联动20组解读,占38%;后者6组,占12%。但区别是:前者封面将一版头条做大标题提示,在一版连动解读,激活当日顶级新闻亮点;后者不设封面版,一版将重大新闻做大标题,在后面版面联动解读,而本地头条在一版做大,必要时也在后边联动版面。其他大报2-6组,占4%-12%,虽皆为重大新闻深度解读,但总体数量尚留提升空间。

(三)图片渲染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配发”图片的理念是错误的。图片与稿件同等重要,每篇头条稿件都要有图为证。统计看,《广州日报》一版头条图片35幅,占全部稿件的67%,比例最高。但各家大报皆未达到平均每稿1图,比例偏低,不尽合理。只是《人民日报》图片刊发有侧重,遇到国际关注的顶级新闻,不遗余力刊发图片。譬如习近平与奥巴马会晤一版头条刊发3幅大图,达三分之一版面;二版登载4幅大图,将近半版面积。《北京青年报》则注重刊发示意图,达11幅,占21%,往往令人眼前一亮。612日《深圳特区报》一版整版超大图报道“三英驾舟逐梦苍穹”主题,气势磅礴;二版主打稿件图片1幅,“神十腾空探天宫”组图11幅,“飞天大片  绚丽开场”发图2幅。如此,怎能不引人入胜?

(四)标题抢眼

 一版头条的标题是最引人注目的,哪怕是政务活动也要精心“点睛”。65日,《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钦奇利亚举行会谈,主标题为《中哥关系可成友好合作典范》;而《广州日报》引题为《习近平走访哥斯达黎加农户,走进小木屋品尝咖啡唠起家常》,主题为《我当过农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北京青年报》则简洁利落:《习近平:我是农民》。75日,各报竞相刊发头条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只有《北京青年报》最有贴近性:标题《谢里夫体验6号线 考虑在巴建地铁》,没有干巴巴的“会见”。可惜,这种标题精品尚有待增加比例。

(五)言论点睛

如今各大报媒都设有评论专版。《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甚至将言论版紧连在封面后边,对一版头条给予观点解读。《人民日报》往往在一版头条刊发言论,譬如就《群众要求,就是工作方向——太原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刊发“今日谈”《群众是镜子》;就《一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刊发述评《小角色担当大责任》,派记者跟普通群众实打实对话,并委托人民论坛调查中心开展问卷和网络调查,描述一个真实的基层干部形象。

一版头条是一张报纸的“新闻眼”,折射着这份报纸的性情和梦想;透过这条稿件,可了解到这张报纸的意图。它不是孤立的,是一张报纸文化传承、集体性格和智慧谋略的外化。通过分析对比主流报媒如何运作“一版头条”,我们发现中国主流报媒探索出4种模式:(1)《人民日报》预知策划的专题模式;(2)《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封面提示的组合模式;(3)《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注重热点的本地模式;(4)《北京青年报》版面联动的解读模式。《深圳特区报》应汲取兄弟大报精华,尽情地迸发想象力,出炉一个崭新的一版头条模式:开辟一个封面、主打深度报道、紧跟深圳热点、版面联动解读……

编辑:刘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