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预测性研判方法略论

网络舆情预测性研判方法略论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熊 茵  2014-12-25 15:05  新传播    【字号:  

       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意见表达、情绪汇聚和利益诉求的最重要的公共领域,现实舆情很大程度上转移上网,演变成激荡汹涌的网络舆情。对管理者而言,体察、研判和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应有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研判  预测性研判

   

    在网络舆情的工作流程中,研判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准确科学的研判,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奠定客观依据。根据网络舆情演变过程,我们将研判工作分为预测性研判、提示性研判、动态性研判及反思性研判。其中,预测性研判是指管理主体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跟踪,从而有效避免网络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是网络舆情事件少发生的有效手段。①简言之,预测性研判是要在网络舆情行将发生的非常早期的阶段,对之进行快速识别和准确预测趋势,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处置策略,将可能引发的舆情危机降低到最小程度。那么,进行网络舆情的预测性研判的时间节点为何?大体方法和思路为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进行阐释。

    关于网络舆情演变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王国华教授的研究较为全面且具有代表性。他把网络舆情的演变划分为消解型网络舆情和螺旋型网络舆情演进两种模型(如图示)。②

 

 

    消解型网络舆情呈现出从形成——爆发——高峰——减弱——消散单向式演变态势;而螺旋型网络舆情则会出现舆情热度的反复高企。两种舆情演进模式中,都有网络舆情形成的阶段,其特征是诱发性信息模糊甚至隐匿,较难察觉;网络关注程度很低,尤其是尚未引起“意见领袖”关注;未产生思想观点和现实行动的聚合,社会能量小。在网络舆情形成的初始阶段,舆情治理者迅速开展预测性研判,通过对舆情诱因信息的捕捉,结合以往经验和管理智慧,预估舆情“星火”燃烧蔓延的方向、强度、速度、危害性等,为应对和治理舆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避免网络舆情引发社会风险和危害,最大程度减少社会治理成本。

    从当前网络舆情研判实践来看,提示性研判、动态性研判及反思性研判开展尚可,而对时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的预测性研判还处在摸索方法的艰难过程中。那么,网络舆情的预测性研判其难点为何?战国宋玉的《风赋》云“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后人多藉此来警示社会情绪、思潮乃至变革都是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例如“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上述,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兴起何其相似。那么,要使得网络舆情“风平浪静”,舆情管理应该对“青萍之末”、“微澜之间”的诱因信息的捕捉和严密分析上多下气力。很显然,对这些具有“引爆”潜质的信息进行迅速及时的捕获和科学准确分析,从而预估其走向态势和影响危害,这正是预测性研判的难点和重点所在。据此,笔者将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尝试破解“如何捕获”和“如何分析”这两大难题。

    第一,捕捉诱因信息是预测性研判的基础前提。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当下舆情工作人员多采用人工搜索和软件检索两种方式对敏感性质的信息进行捕获。人工搜索,是较为传统的监测手段,利用百度、谷歌、必应等免费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捕获;软件检索则是依靠专业机构研发的舆情检测软件(平台)进行全网搜索和监测,其搜索指向性和全面性远胜于前者。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设定“关键词”直接影响到甄别诱因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关键词设置逻辑越严密、表达越清晰且指向性越强,获得有用信息的效率就越高,也越精准。当然,关键词的设定有赖于舆情人员软件运用的熟悉程度、个人能力素质和经验积累等各方面综合考量。

    第二,分析诱因信息意义和传播路径是预测性研判的关键环节。获取信息后,对之进行严谨的意义解读,结合其传播渠道和扩散途径,进行舆情风险预估,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来看,分析所应因循的大体原则有以下几点:

   原则一:关涉主体原则

   信息所关涉主体将会影响舆情发生风险的高低。多份舆情调查报告显示,公检法系统(城管)、职能部委、市县级政府官员、文娱名人等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关涉主体,也是引发负面舆情乃至现实社会风险的高危群体。换言之,涉这部分特殊群体的信息,不论正负褒贬,激发引起负面舆情的风险较大。以涉“城管”舆情为例,匡文波教授的研究指出,无论是对城管群体的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微博评论中舆论态度并无大的差别,都以负面为主。在涉及对城管的负面报道中,微博网友的评论几乎全部是负面态度,内容以对城管群体的辱骂和对城管制度的抨击为主。③又如 “欺实马”“我爸是李刚”“李天一强奸案”等舆情事件中关涉的主体分别为“富二代”“官二代”以及“星二代”,正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背景使得负面舆情放大。从以上经验可知,诱因信息中的关涉主体距离公权力和社会财富越近,可预估其所引发负面舆情的风险越大,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监测。

    原则二:媒体原则

    通过考察信息的媒体来源和传播路径,可预知该信息引发舆情(风险)发生的强度和热度。一般而言,如果信息的首发来源是个人自媒体渠道(大V除外)、市县级论坛或者小型网站,其引爆舆情及风险可能性偏低,舆情的规模和强度也相对较小,较为可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主体需要抓紧时机,迅速处理,消除影响;相反,如果信息的首发来源是媒体网站,大V微博、主流论坛和全国性论坛等较高平台的传播渠道,该信息则可能瞬间引爆舆情及风险,其强度和热度难以预估,影响超出可控范围。尤其值得管理者关注的是,当下舆情信息的流动形成了某种固定传播模式,即由“意见领袖”转发、扩散一般性渠道的信息,使其影响放大,形成较大舆情。喻国明将之称为信息差序流动和主流化过程。例如舆情信息在论坛的传播路径,大体这样实现:市级以下论坛——网络搬运工——天涯等主流论坛——网络搬运工——各类论坛。④在微博舆情也如是进行主流化传播:个人微博爆料——微博大V 关注、转发——更多微博用户转发及扩散;或者个人微博爆料——认证媒体微博关注、转发——更多微博用户转发及扩散。在这里,无论是“网络搬运工”、微博大V、或者是媒体和媒体微博,他们都扮演着“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进行网络舆情的预测性研判时,除了关注信息首发来源的平台高低之外,还需要注意其藉由“意见领袖”进入主流视野的速度和路径,其被主流论坛、大V、或强势传统媒体的介入和干预越快,则其越容易引发舆情及风险。

    原则三:性质原则

    性质分析是指通过对信息文本意义的解读,对其正负褒贬的客观定性。在舆情研判的实操中,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将舆情信息进行正面、中性、负面的标签归纳。通常而言,正面信息和中性信息引发的舆情及风险可能性偏弱,强度、热度和时间持续度上偏低。相反,负面信息多能引起网民的关注,且可能引发较强的舆情风暴。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人们对外部信息安全的天然禀赋,人们对外部世界可能影响信息安全的负面性信息具有天然的接近性和高关注度。在喻国明教授的实证调查中发现,在全年(2009)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争议”“官员”“最牛”“死亡”等词的频次最高,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争议性话题和负面性新闻信息。⑤那么,负面舆情信息如何界定呢?通常而言,舆情工作人员以信息文本是否包含的负面性词语来界定其性质。例如,针对涉及政府部门的舆情信息监测中,如果信息包含了“腐化”“ 牟利”“贪污”“贿赂”“强拆”“不作为”“乱作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野蛮执法”等具有明显负面指向的词语,可以预估该信息可能将在后期持续发酵,引发舆情关注和风险。尽管负面信息携带的潜在舆情危险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正面和中性信息有时也会出现舆情风向的逆转。以20136月“武汉公布‘双面城管’练摊日记,宣称是在体验式执法”为例,从文本内容上看,该信息属于中性甚至正面,其初衷是武汉城管部门通过换位思考来找解决冲突矛盾的新办法,然事实证明,网络舆情对此举的一片哗然、怀疑否定的消极态度也是管理主体和舆情工作人员始料未及的。

    原则四:发散性原则

    从现实的经验可知,由于各种力量的作用以及网络舆情自身的运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变换。⑥换言之,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走向是变动不居的,舆情所指可能从最初的A转换为B,网民情绪可能由愤怒转变为宽容等。这当中,当然有其他不可预知的新动因或者推力发生作用,也有着极其复杂的演变机制。但是,仅从信息文本所涉及内容分析,是可以得到些许线索,从而进行预测研判。当然,这其中需要一点发散性的合理联想勇气和能力。以2013年的“气功大师王林”事件为例,涉王林事件的最早舆情信息来自一则“马云、赵薇和李连杰拜访王林”娱乐报道。从信息文本分析来看,其核心意义不过是娱乐大人物的花边新闻,并无深意。然而,该信息却迅速引发网民热议,关注的焦点迅速指向王林所居地政府及涉赣单位,且由此带来一定程度舆情风险。反思这个案例,如果对最初的娱乐新闻中所隐含的气功大师王林的赣籍背景、其在萍乡市盘根错节的社会裙带关系等有所觉察,那么就比较容易预测之后网络舆情走势很大概率上要涉及江西以及萍乡地方政府。笔者以为,这样的符合逻辑推理的发散性联想在预测性舆情研判中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预测性研判大致由两大步骤构成,即捕获信息和分析信息意义。其中,捕获信息的工作在设定逻辑严密的关键词后,通过人工搜索和软件检索完成,目前这一环节技术依赖的氛围较浓。在捕获有关的敏感信息后,对信息从关涉主体、媒体渠道、事件性质以及相关性联想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预判其舆情发生发展的走势及风险系数,为现实舆情应对和处置提供有效依据。(如图示)

 

   网络舆情的预测性研判流程图

  

     网络舆情的预测性研判的微观意义在于,在舆情萌动的早期,舆情治理者迅速有效地甄别诱因信息,并对之进行严谨的意义分析,进而预估网络舆情的风险。而它给我们的宏观启示在于,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的挖掘、分析以及趋势预测将会是一种较小成本、高效率的社会管理模式,既符合政府“善治”的基本精神,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尝试。

 

   参考文献:

   ① 程亮:《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内容与流程》,《中国记者》,2010.2

   ② 参见王国华等:《解码网络舆情》,华屮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103

   ③匡文波:《网络非理性情绪的产生、蔓延与应对策略——关于城管执法问题的网络舆情分析》,《人民论坛》,2013年第9期,72-79

   ④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24-26

   ⑤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24-26

   ⑥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博士论文,2011

 

 

编辑:刘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