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系列报道:向深度致敬!

转型期的系列报道:向深度致敬!

——2013年度广东新闻奖系列报道类别评审述评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 辜晓进  2014-12-25 15:17  新传播    【字号:  

        面对挑战,广东省报人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重新审视报纸最具生命力的核心价值,并在日复一日的办报实践中彰显和强化基于这些价值认同的内容生产。而最能体现这一态势的类别,当属“系列报道”。2013年度广东新闻奖评审将全年度仅有的两个特等奖名额全部给了系列报道组的超长作品,就是对该类别稿件的一种高度肯定。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强化优势

 

数月前获邀参加了2013年度广东新闻奖的评审工作。笔者所在组别重点评审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专栏、国际传播四大类别的报纸稿件。在对大量优秀作品的审读中,笔者不仅为各报所展示出的绚丽多彩、生动鲜活的社会图景所吸引,更为我省报人在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主流、纸媒面临强大压力下所表现出的一种新的奋发图强精神所感动。面对挑战,广东省报人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重新审视报纸最具生命力的核心价值,并在日复一日的办报实践中彰显和强化基于这些价值认同的内容生产。这一态势得到大多数评委的敏锐捕捉和积极认可。而最能体现这一态势的类别,当属“系列报道”,笔者个人认为其总体水平优于其他几个类别。此次评审,将全年度仅有的两个特等奖名额全部给了系列报道组的超长作品,就是对该类别稿件的一种高度肯定。

广东新闻奖“系列报道”的类别,包括了体现时间先后的纵向“系列报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系列报道)和同时、同版(版块)刊登的横向“系列报道”,后者多被称为“专题报道”或“组合报道”,是当前被各种媒体平台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为方便叙述,本文循省记协惯例,将二者统称为“系列报道”。此次参评的系列报道共有来自40家报纸或新闻机构的53组稿件,鼓鼓囊囊装满厚厚两大文件袋,体现了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在笔者心目中,系列报道在所有类别中地位最高。此类报道不靠天吃饭,不倚仗偶然或运气,甚至也基本不享受政策导向的惠顾,而比拼的是对事件或现象的发现、认知与把握,记者的单兵作业与相互合作水平,编辑部的组织指挥与内部协调能力等因素。美国历史上获普利策最高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的“水门事件”(《华盛顿邮报》)、“三里岛核泄漏”(《费城问讯报》)、“9·11”专题报道(《纽约时报》)以及今年获该奖项的“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民众信息”(《华盛顿邮报》),都是这一类别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深圳报业集团旗舰报纸《深圳特区报》,历史上虽不止一次获得过消息、通讯、评论三大类别的广东省好新闻一等奖甚至特等奖,但直到1999年才以“军属王大妈被撞之后”的系列报道首次获得该类别的一等奖,也足以证明此奖之难得。

此次参评的系列报道,也是笔者所见四大类别中最令人兴奋的品种,可以说佳作多多,一些顶级优秀作品难分仲伯。最终,《南方日报》的《有事就找阿添古》、《羊城晚报》的《寻找微信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的《珠海国企老总“学酒哥”一顿公款喝酒七八万?》荣获一等奖。

《有事就找阿添古》一稿,完全摈弃“高大全”的典型报道套路,由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亲率采访组到韶关市翁源县周陂镇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调查,采访近百个人物和60多个故事,并与主要被采访者同吃同行,运用通讯、日记、对话、评论、图片、网络访谈等多种形式,连续7天在重要版位深刻、生动、可信地还原了当地人民调解员刘阿添的感人事迹,反响热烈。在写作上,这组报道也注重技巧,平实鲜活,如第一篇长篇通讯的开头就动感十足:“寒风中,几十位村民手持刀棒,怒目相向。为了16亩争议林地,翁源县周陂镇村民老许和外地郭老板斗了一年多。最近,双方又干上了,各自叫来一帮人,械斗箭在弦上。”这种用细节领路、以小见大的“华尔街日报写法”就用得十分自然贴切。笔者注意到,在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转改”的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一直以艰难、亲民、深入的报道走在全国前面,而平面媒体的报道相对落后。《南方日报》这组报道堪称我省纸媒此类题材中的难得精品。

《寻找微信任》是一组精心策划、题材新鲜、时间跨度大、发稿数量多的大型系列报道。报道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初一项关于社会总信任程度“已跌破信任底线”的调查,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广泛搜集和挖掘“人性之点滴小善”,展开波及各个行业和社会各个层次的“信任扫描”,从2013418日至年底,共发稿269篇,稿件所占空间小则半版大则整版,无论是规模还是广度与深度乃至影响力,皆为近年我省系列报道所罕有。报道总体上虽以“向善”的主题先行,但具体的采访直面问题、尊重事实,通过旁观、体验、参与等多种采访手段,生动而准确地描摹出开阔的社会图景与真切的市井生活。难能可贵的是,这组报道还紧跟数字时代的新媒体潮流,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纸媒与网络和社交媒体融合的多媒体报道形式,有效扩大了影响面与受众群,成为传统媒体融合报道的一种可贵尝试。

《珠海国企老总“学酒哥”一顿公款喝酒七八万?》虽然勉强达到系列报道“3篇以上”的要求(其中一篇是100多字的微博),却因其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高、在全国引发巨大反响而获得评委好评。报道根据网络关于珠海某国企老总顶风奢侈公款吃喝的爆料,对当事人、相关酒店、珠海国资委等进行独家的明察暗访,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摸清真相并公之于众,用事实逐条驳斥和推翻了珠海国资委纪委调查组组织的遮掩式调查,引起全国广泛关注,成为媒体争相转载评论的热点,也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最具影响力的舆论监督佳作。在采写技术上,这组稿件注重细节,小心求证,点滴突破,理性克制,不加一句评论,充分彰显事实本身具有的强大力量。

更值得一说的是,此次参评系列报道的作品有多组超过规定字数,属“超长”稿件,其中不乏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品。报纸重视深度、不惜加长篇幅,体现的是近年报纸价值回归的新动向、新潮流。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报纸时效性差、互动能力弱的弊端暴露无遗,而深度调查、释疑解惑的优势却日益突出。为此,从国外的《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到国内一些优秀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尝试做深新闻、做透分析、做强评论,并同时大幅减少乃至放弃碎片化的动态信息。《纽约时报》3000字以上的稿件所占比例比10年前增长了32%。《金融时报》正在尝试取消夜班和放弃全部动态新闻(这些交由网络版去做)。我国的《华西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深圳晚报》等也开始了颇为激进的改革,稿件平均长度大大增加(当然不是指那些假大空、高大上、旨在应景的乏味长稿)。

对此趋势,评审组专家们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可,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起早贪黑地仔细研读10组超长系列报道。结果,2组报道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它们是:《南方周末》的《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人民日报华南分社的《关于广州环卫工生存状况的系列调查》。按评选规定,只有特别优秀的超长作品可以获奖,且只能占据仅有的1个特别奖名额。经一番热议,这两组作品均难以割舍,只好一道被推荐为特别奖。可喜的是,评审组的意见得到终评委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这2组并非主旋律的系列作品荣获2013年度两大特别奖。这体现了评委们对新闻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解与尊重,可视为广东新闻界向优秀深度报道的一次集体致敬!

那么,这两组报道究竟好在哪里?

先看《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这是一组大型专题(组合)报道,3篇稿件的字数分别为5400字、4647字和2643字,其中2篇明显超出每篇4000字的上限。唐慧案件,人所共知。在部分“公知”和网络“大V”的推动影响和民众同情弱者情绪的感染蔓延下,舆论形成完全一面倒的强大浪潮,甚至政府行政管理乃至司法审判也被舆论裹挟压迫而失去了独立性,当事主体唐慧更从当初的过失方(对孩子丧失应有的教育和监管职责)和违法者(暴力冲击政府机构),演变为受害者和正义的化身。《南方周末》以极大的勇气,顶着强大的舆论压力,言别人所不言。该报记者在唐慧已经“胜诉”的情况下,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艰苦调查,独树一帜地还原了这位“上访妈妈”的真实形象,颠覆了当时“弱者必定有理”的“潜规则”,从观念上打破了“强者”和“弱者”的角色预设,大胆地批评了唐慧的不当行为及媒体普遍存在的偏听偏信错误,并对此事件中的政府行政及司法行为展开反思。整个专题报道,信源全面均衡,事实充分可信,叙述客观公允,富有思辨色彩,闪烁着新闻独立的理性光芒。报道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甚至促使新闻行业展开深刻的反思。

再看《关于广州环卫工生存状况的系列调查》,这是一组分上、中、下三次刊完的系列报道,最长的稿件4699字,也超出规定的篇幅。相对于《南方周末》那组报道的火爆和冲击,这组报道尽管源自一起环卫工人罢工事件,仍属于“冰点”题材,即所报道的内容是一个身边长期存在、人们司空见惯、社会安之若素的普遍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题材,记者经深入调查和充分挖掘,揭示了以广州为样本的城市环卫工人群体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披露了深层次的体制弊端和种种不合理的运行规则,梳理了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复杂根源。稿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引起民众和环卫工人的广泛共鸣,促进了政府和社会对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的生存状态进行重新审视和管理改革,从看似较为“负面”的报道起点,导致良好而正面的舆论效果。这组报道的最大优点是客观、贴近、翔实、理性。记者在面上调查的同时,贴身跟随环卫工人上班、下班、回家,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疾苦艰辛,并通过与国内10多个城市环卫工人收入和社保数据的比较,加深读者对广州环卫工人现状的理解,大大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报道还通过对政府官员、学界专家等的专访,营造改善环卫工待遇的舆论环境,促使问题朝有利于环卫工的方向解决。

其实,其他一些“超长”报道也很有价值,如《清远日报》的《旧城用水难调查》、《南方航空报》的《高铁冲击波》、《惠州日报》的《小东晨我们一起为你加油》、《中山商报》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岐江桥》等。可惜规定是刚性的,虽一再破格,也不可能将更多“超长”列入“特别奖”。

在二、三等奖的获奖作品中,不乏可读性强、富有感染力、体现人文关怀、深度介入社会生活的好稿件,如获二等奖的作品《广东垃圾处理 新快报全球问计》(《新快报》)、《“官二代”27岁任副县长》(《南方农村报》)、《聚焦台山渔船遇险事件》(《江门日报》)、《全国最大法援行动追踪》(《茂名日报》)、《医院专家号,得了什么病?》(《深圳商报》)、《广东陆丰一官员持假身份证经商被查实》(新华社广东分社)、《对话2013年诺奖得主》(《广州日报》)。有些三等奖作品与二等奖作品相比并无明显差距,纯属名额限制而以微弱票差或代表性考虑屈居三等。笔者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有《聚焦广州“限外”》(《佛山日报》)、《广东泥砖房调查》(《南方日报》)、《鲜血证买卖调查系列报道》(《新快报》)、《4·20四川芦山强震系列报道》(《深圳特区报》)、《探访东南亚制造业》(《东莞日报》)等。而有些落选作品也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大型系列报道》(《南方都市报》)过于宏大叙事而略显空泛;《聚焦广东省行业博物馆》(《广东科技报》)本是新鲜独特的题材,但既是行业扫描性报道,却完全缺失面上数据,所选个案也较为突兀,看不到选择理由及其整个行业博物馆中所处的地位,读完只见树木而不知森林;《明察暗访工作作风》与同题材的另一报道比略逊一筹,故而落选。

 

编辑:刘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