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中的媒体公信力构建

灾难报道中的媒体公信力构建

——以路透社尼泊尔地震报道为例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易之  2015-07-23 18:09  新传播    【字号:  

    争分夺秒固然是新闻竞争的一部分,但在灾难报道中,比抢动态、争独家更重要的是一个媒体整体呈现出来的报道态度和报道重心。本文以路透社在尼泊尔地震中的报道为例,论述如何在点点滴滴的灾难报道中构建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尼泊尔地震 灾难报道 媒体公信力

 

一家媒体要想报道世界,首先需要的是宽广的国际视野。本次尼泊尔地震报道,从数量上来看,国内媒体的报道集中于本国国民撤回、本国援助行动、本国政治参与等涉及本国利益话题,而尼泊尔灾情跟踪、受难灾民情况和现场报道相对较少。从质量上来看,国内媒体关于尼泊尔地震的报道仍缺乏第一手资料,很难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信息和应有的现场震撼。

 

一、报道世界,全面关切

 

灾难发生的头几天,受众处在一种信息饥渴的状态,此时任何相关报道的点阅率都是很高的。因此,媒体固然可以大篇幅对比受灾前后的尼泊尔,追忆震前的美丽国土或是再三强调本国的救援行动,受众也会很自然地迎合这个方向进行讨论和关注。然而,从人本价值出发,受众更迫切需要知道的是现场的灾民状况,是前线的救援细节,是实时具体的救灾进展。因此,主流媒体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提供真正的现场新闻,对树立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公信力是有帮助的。客观来说,尼泊尔只是一个边陲小国,各国媒体通常都不会花大气力在此设置密集高效的通讯点,所以在这次的地震报道中,中外媒体的能力差异更突出地体现在了整体的报道意识、报道思想上。

下面以路透社的报道为例,其内容是典型的灾情现场,受众能明显感受到现场记者对本次灾情的积极跟踪和有效传递。

 

图为路透社官网4月25日发布的一则题为《地震来袭,加德满都陷入恐慌》的报道

 

该报道发布于北京时间4月26日凌晨1点前,内容除了有加德满都的记者报道,还整合了多篇从孟加拉首都达卡、印度新德里和巴特那发回的报道作为补充。内容中直接引用了5个当地受灾群众的原话,描述了他们经历的灾难现场,其中包括在街上徘徊数小时不敢回家的尼泊尔当地导游、声称感觉自己要陷入地底的60岁菜贩、被地震打断用餐的印度游客等等,素描式地重现了地震来袭时的情景。在灾难发生数小时之内,受众渴求的信息正是这样的现场灾民群像。

独木不成林。媒体的整体思想和重心是由多篇报道共同体现的。路透社接连几天的追踪报道都旨在深入挖掘灾区的问题。在题为《地震压垮尼泊尔脆弱的医疗系统》(Quake overwhelms Nepal's weak healthcare system)的报道中,记者引用当地外科医生的描述和相关数据,强调当地病床匮乏、停尸设备紧缺等问题,也通过灾民之口呈现医疗系统崩溃的状况。“我爸爸一直恳求医生把我留在医院,我还在流血,也不能走路,但没有人来查看我。”一位在震前入院接受手术的病人这样告诉记者。这样的报道让受众对灾难影响有深刻感知,不仅让大家知道灾区目前缺什么,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国际救援的重要性。事实上,深入灾区现场的报道是人本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共同体现,应当作为灾难报道的重中之重。

另一篇报道写于北京时间27日晚间,是媒体从实时灾情更新过渡到体现人情味报道的阶段。此时路透社罕见地刊发一篇从日本发回的报道,题为《海外的尼泊尔人忧虑家人现状》(Nepali workers abroad fret over families at home after quake),其中也运用多处直接引语,整合了从包括卡塔尔、中国香港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回的消息。通过这些报道,读者一方面能了解到震区通讯系统的崩溃情况,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有一大批和家人分离的尼泊尔人正千方百计想回到祖国,而有些地区的大使馆甚至忙着帮这些尼泊尔人批回乡签证。文章最后援引了日本官方负责人的话,“会敦促日本政府重新考虑其严苛的难民审查制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报道从灾民视角和利益出发,报道整体框架都建立在对当地的关切之上,主体内容呈金字塔状分布,底层是持续的灾情更新,中层和顶部是不断深入的灾区问题发掘。从上文涉及的医疗系统崩溃、通讯中断等问题,到尼泊尔人对当地政府回应缓慢的愤怒( 见《等待救援的尼泊尔人,震惊化为愤怒》一文),再到后来强调尼泊尔目前缺的不仅是水和食物,更亟待复原的是通信,尤其是网络。整个媒体灾情报道的框架和重心对灾区救援有着重要意义。

路透社的报道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例子,究其根本,指导思想便是以上所提到的“报道世界,全面关切”,其内涵可总结为:围绕灾民的生活、从受灾国利益出发、从人本价值出发的灾难报道。

 

二、权威讯源,滚动更新

 

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报道准确权威的数据讯息是媒体建立公信力的另一大关键。路透社最早传回的短讯之一是《至少两人在地震中身亡》(At least two dead after Nepal quake),一位是居住在印度北部和尼泊尔交界处的15岁女孩,死于屋墙倒塌;另一名死者也是女孩,在加德满都城区外死于雕塑崩落。前者的死讯被印度和尼泊尔两国的官方同时证实,而后者是直接援引了尼泊尔国家广播台的消息。之后几日内,官网头条常以滚动新闻形式更新最新死亡人数。

 

图为路透社官网4月25日发布的一则题为《警方:尼泊尔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341人》的报道

 

其实,灾情早期很难从官方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此时的数据报道多来源于尼泊尔的主要医院。从跟踪医院救助获取死亡人数的第一手数据,例如,《加德满都医院目前已接收36具地震罹难者尸体》(Kathmandu hospital says 36 bodies counted so far from quake),得以让受众能紧跟消息的更新。接连几日的死亡人数更新迅速:668人,758人,1130人,1341人,3726人,5006人……与统计数据相关的简讯发布有着统一的格式,都在标题明确点明信息来源。例如,《警方发言人:尼泊尔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130人》(Nepal quake death toll reaches 1130: police spokesman), 或《内政部:尼泊尔地震死亡人数升至5006人》等等。这不仅能给受众一种灾情更新的紧迫感,还能让受众感受到媒体积极跟踪、实时报道的新闻态度。在标题明确点出权威信息源的做法也体现了媒体报道的严谨和专业性。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