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调适:政治传播视野中的新闻编译

框架调适:政治传播视野中的新闻编译

——从“澎湃新闻”的“翻译”谈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博士后、副教授 原平方  2015-07-24 15:48  新传播    【字号:  

    “澎湃新闻”客户端关于《经济学人》文章“What China Wants”的“翻译”引发了公众对于作为媒体的“澎湃新闻”公信力的质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认为“澎湃新闻”的“翻译”事实上是一种新闻编译,是一种具有宣传属性的政治传播活动,因此,其参考标准更多指向“正确性”,而非文学翻译的“准确性”。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如何与“准确”相结合则是新闻编译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关键词】新闻编译 政治传播 澎湃新闻

 

2014年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产品——“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立志于在“嘈杂的”“无数的主义”①中寻找自己的“主意”。2014年8月22日,正值“澎湃”新闻“满月”之际,在相隔七个时区的英国伦敦,最新一期出刊的《经济学人》刊载了一篇有关中国、题名为“What China Wants”②的报道。与此同时,嗅觉敏锐、追赶新闻时效的“澎湃新闻”立即将其两篇文章译成中文,并在8月25日早间和晚间分别发布于网站,经多家媒体转载,引发极大关注。时隔不久,一篇由微信公众账号“五月花号”发布的题为《澎湃新闻的翻译可信吗》③的文章引发了对“澎湃新闻”相关媒体人“翻译”方法的质疑,也同时引发了公众对于“澎湃新闻”所大力倡导的公信力的批评。“澎湃新闻”的“翻译”是否可信?这种“翻译”现象是否在新闻业内普遍存在?“澎湃新闻”的“翻译”该不该经受这么严厉的抨击?这是本文在热闹争执过后想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的缘起。

 

一、宣传性——作为政治传播活动的新闻编译

 

通过对“经济学人”的原文与澎湃译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第一篇译文共删减6处,删减字数达204字,删减部分占原文比率为17.7%;第二篇译文删减1处,共15字,删减部分占原文比率不足2%。第一篇译文开头标注了“有删节”,第二篇译文则未有注明。对于删减部分,除了“五月花号”文章中提及的几处外,其他多与国家领导人或领土问题等敏感问题有关。

目前看来,“澎湃新闻”的“翻译”的确存在删减原文的事实,但并非通篇皆不可信,而是一定程度的删减和改变。问题是“翻译”中为什么会存在改变原文或原意的现象?“翻译”是不是一定要忠实于原文本?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新闻编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通俗的来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从内容和风格上忠实地表达出来。显然,这里的翻译指的是文学翻译标准,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翻译要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受众在接受译文时获得与原文一样的欣赏体验和审美享受。也就是说,文学翻译在翻译时,必须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准确再现原意。新闻编译,顾名思义是指编辑和翻译,“是夹杂着编辑的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对象的特殊要求对一篇或几篇原作加工整理后再进行翻译的过程”。④如果说文学翻译要求的是“全译”,新闻编译则是有目的的“选择性翻译”,“允许编译者在译文中进行一定的合理性想象,正确推理论断并在文字上加工润饰,必要时,也允许编译者删去某些无伤大雅的段落和文字”。 不可否认,新闻编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当然也要坚持忠实于原文,但同时,由于新闻报道在中国的具体语境里一直承担宣传的功能,刊登于媒体、面向大众传播的新闻编译自然也被视为一种新闻报道,因此,对于“正确性”的要求就常常被置于“准确性”之上。

其次,关于“准确”还是“正确”的翻译标准之争,自从翻译产生就已开始并一直伴随着翻译活动。由于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即不同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因此,翻译虽然原则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背后却隐含着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最终呈现出来的译文则是妥协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所谓意识形态,并不具有贬义,而是一个中性概念,指一套受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影响的、连贯的、相对稳定的信仰或价值观。例如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大师之一鸠摩罗什译经时,就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和融合,常常在译文中插入“忠”“孝”之类的概念并改动原文意思。后来的译经大师道安、惠远等也屡屡用儒、道两家的价值观来阐释佛经,使得佛经里经常夹杂诸多中国本土的儒教思想和伦理观。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的翻译活动则是翻译“是否准确”之争的典型案例。对于提出过“信、达、雅”翻译标准并把“信”置于首位的严复,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却常常并不忠实于原著,按张君励的评价就是:“文美而义歧。”转换成现在的口语,即“严复的翻译,不可信!” 傅斯年批评得更为尖锐:“假使赫胥黎和孟德斯鸠晚死几年,学会中文,看看他原书的译文,定要在法庭起诉(严复);不然,也要登报辩明。”站在翻译的语言操作层面上对严复译文的批评当然无可厚非,然而留学英国、毕业于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的严复,英语能力应该毋庸置疑。能解释这一悖论的理由,仍然是严复的翻译不仅仅限于另一种语言意义的完全传达,而更多含有自身“启迪民众、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正确”让位于“准确”,严复所从事的翻译实践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宣传活动,是一种具有劝服性特征的政治传播。应该说,这也是严复在近代首先是作为启蒙思想家,其次才是翻译家的原因所在。对于新闻编译,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更是首先要“正确”,要符合党的理论、路线和现行政策,要担负引导和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讲,新闻编译的文本就属于政治信息,与政治演说、政治新闻或政治公文一样,都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最终目的是要借助符号或媒体左右或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人固然要享受政治传播过程中的喜悦欢乐,也要品尝政治传播的酸苦辛辣,受到政治传播的制约与控制”⑤。

 

二、框架调适——新闻编译作为政治传播的基本流程

 

译前编辑和主题明确是新闻编译的基本原则⑥,也是当前中国新闻编译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基本规范。主题需要明确不是说原来语言的新闻报道中主题不明确,而是要在编译过程中维护本身的价值立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组织与编辑加工。如前文所述,不同的语言文化包含不同的价值观念,在高夫曼看来,这就会形塑人或组织对事件的不同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它以选择、强调和重组的方式,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及道德评估等功能,也就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框架。当译者在将一种异域文化的语言及其所蕴含的观念引入本土语言和本土文化时,必然会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对原文作出取舍、凸显和编辑。体现在新闻编译过程中,由于新闻报道已经是特定框架的产物,编译就是对于这一特定文本利用译者本身的认知结构进行再处理和再组织的行为。但无论是对于原文重要细节的“遗漏”、对于对立观点的删减,还是敏感话题的回避,都是对于原文观点的偏离,对于原来框架的调整改变,从而影响受众的理解,这种协调文化差异、避免框架冲突,经过一定程度改造以适应对象国家或民族认知框架的新闻编译方法或可归结为一种政治传播视角下的“框架调适”作用,以解释新闻编译过程中一再出现的此类问题。

以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直接编译和摘登境外媒体消息的《参考消息》为例,其编译的新闻就多为他国媒体对中国的评价性报道,即来自不同框架的言论,而不是单纯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参考消息》并非把外媒文章视为翻译材料,而是当作新闻素材以发挥政治传播功能。如《纽约时报》2006年4月21日一篇题为“An Old Presidential Predicament:China Proves Tough to Influence”的报道,直意为《总统的老难题:结果证明中国难以影响》,但4月23日的《参考消息》的编译标题却是“纽约时报:美对中国影响力远低于期望”,重点在于“《纽约时报》认为”上,而不是“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 编选文章要侧重反映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言论和态度,在对于内容的编译上,同样也会对原文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对照原文的21段,《参考消息》的编译删去了内容敏感的3段,主要涉及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出现抗议者、布什总统首次与中国接触处理美国间谍飞机事件以及布什以工作午餐招待胡主席⑦。在编译措辞方面,由于涉及价值观差异,即使表述同样的意思,原文标题基本从美国人视角出发,编译后的标题则立足中国人立场。关于朝鲜的核武器储备,美方明显认为是威胁,《参考消息》的说法却包含“这些数量构不成威胁”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例子早在9年前就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分析过,但直到目前,关于“澎湃新闻”翻译的质疑还能再度引发关注,足以说明人们对于“翻译”和“新闻编译”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对于作为政治传播活动的新闻编译还有待认识。事实上,人们还是依旧拿文学翻译“完全忠实”标准要求解释框架已经改变的“新闻编译”,因此,“澎湃新闻”所遭受的挖苦与指责也不尽公平公正。

 

小 结

 

翻译是一种“戴着手铐脚镣”跳舞的行为,即使是文学翻译,完全忠实、准确的标准也难以做到,因此,绝对忠实才成为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理想目标,而新闻编译作为一种涉及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特殊翻译及政治传播活动,拿文学翻译标准来要求并不合适。这样说,并非指新闻编译不强调对于原文内容的“忠实”“准确”,尤其是在大众英语水平普遍提高、接触媒介渠道愈加容易的新媒体环境下,而是说,要尽量结合“正确”与“准确”,尽量做到准确,有技巧地表达正确。新闻全文照译,可以采用加按语方式予以纠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事实上早在1898年就是章太炎先生所提倡的一种有效方法;编译文后标注节译或译者所属单位及内容定位不同的受众群,同样是负责任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可借鉴途径。对于媒体受众,则要学会辨别文学翻译与新闻编译的不同和接受不同文体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有助于避免无效的争论,保证新闻编译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

 

 

 

注释

① 邱兵.我心澎湃如昨.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7279.

②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13263-after-bad-couple-centuries-china-itching-regain-its-place-world-how-should.

③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311135&boardid=44

④ 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00.

⑤ 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6.

⑥ 俞可怀.外文编辑应把握翻译和编译的界限[J].上海科技翻译,1991(1).

⑦ 吕宁.新闻编译中的“选择”[J].新闻记者,2006(10):59.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