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的滋生源头、生存环境及传播路径

虚假信息的滋生源头、生存环境及传播路径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李明  2015-10-27 11:40  新传播    【字号:  

近年来,虚假信息屡禁不止,有从网络逐渐向纸媒入侵蔓延的趋势,给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带来不良社会影响。本文通过虚假信息的滋生源头,生成环境及传播路径分析,探寻如何从源头上有效避免和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新闻报道 真实性 信息源

 

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在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同时,也给虚假信息传播带来可乘之机。近年来,虚假信息频频出现,屡禁不止,混淆视听,误导读者,带来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在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同时,纸媒党报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袭和影响。虚假信息在纸媒中的频频露面,影响了多年来传统媒体在读者中建立起来的权威地位,给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仅以今年最近几起典型的新闻事件为例,分析虚假信息是如何出炉传播的,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传播路径及不良影响,为媒体人敲个警钟,以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防止类似事件蔓延。

 

一、炒股亏损自杀?主观臆断和道听途说

 

2015年7月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3起会同公安部门查处的,有关媒体编造、传播、炒作不实传言的案件。证监会通报的三起不实传言:一是6月5日,《江淮晨报》以《男子亏了性情大变 杀母伤姐后欲裸身跳楼》为题,报道合肥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二是6月12日,湖南都市频道在线直播网“都市一时间”栏目以《长沙股民跳楼 170万四倍融资全仓中国中车两天赔光》为题,报道长沙股民“侯先生”遭遇股票大跌后赔光本金,在网上发表“绝命帖”后跳楼;三是6月23日,东南网以《福州女子疑因炒股亏损八楼坠亡》为题报道福州一女子坠亡事件。经调查,上述报道均属不实传言。①

以上案例中,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的原因,有的是记者主观臆断、随意猜测联想,有的是道听途说、听信不实传言所致。《江淮晨报》的报道引用了“李阿姨”的说法,称男子“下岗后一度痴迷炒股,赔了不少钱,可能因此性情大变”,便断下结论。湖南都市频道在线直播网“都市一时间”栏目播发《长沙股民跳楼 170万四倍融资全仓中国中车两天赔光》后,《潇湘晨报》当日以同样标题进行了报道。之后,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知名网站和报纸作了转载。但随着长沙警方的调查,该报道被证明是虚假新闻。长沙警方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死者因炒股失败而跳楼,死者本名“何某”并非此前报道中所称的“侯先生”,其自杀原因也不是因为炒股亏损。

今年6~7月,中国证券市场遭遇“过山车”,波动较大,一些媒体记者采访不深入,主观臆断,道听途说,将个别极端事件或案件擅自与股市关联,导致虚假信息传播。以上报道,在媒体首发后,全国多家网络、纸媒转载,使虚假信息持续发酵,严重误导公众,这些未经核实的报道,在投资者中引发巨大震动,加剧了公众的不安情绪。

其实,主观臆断,道听途说,胡乱联想,将自杀擅自与炒股亏损关联的媒体何止这几家?

 

二、“僵尸肉”上餐桌?模糊信息源引发真实性质疑

 

2015年6月23日,一篇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报道震惊全国,报道称,“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该报道经权威新闻网站首发后,全国多家知名纸媒纷纷转载,在读者中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人们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

事件随后发生变化。7月10日,微信公众号一篇署名洪广玉、题为《资深记者罗列证据:“僵尸肉”报道竟是假新闻》文章,将“僵尸肉”报道再次推入公众视野②。微信公众号作者追根索源,采访了原报道中涉及的信息来源单位及信息可能来源单位,如长沙海关、广西南宁海关、南宁警方、广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这些部门的人士均表示,没有发布过有关“僵尸肉”的相关信息。作者经过进一步细致分析,根据2013年网上就有“南宁警方发现封存于1967年的肉”的报道,且该报道同样没有确切信息源、缺乏案件具体地点、当事人等具体细节,怀疑“僵尸肉”报道是从一则“旧闻”嫁接、演绎而来。

“僵尸肉”报道在新闻界再度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新闻真实性与否的争议。这里且不说“僵尸肉”这一提法是否有“危言耸听”之嫌,三四十年的冻肉为何冻这么长时间,冷冻难道不需成本?“‘僵尸肉’事件”“翻案”与被“翻案”之间到底谁是谁非?仅从新闻报道涉及的采访对象、信息来源地点模糊不清来看,原报道其真实性令人生疑是自然之事。

新闻的基本要素要求新闻报道要具体、准确,原报道中关键信息来源是“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那么“有‘80后’缉私人员”是哪个“80后”缉私人员?“广西某口岸”是广西哪个口岸?如此震惊恶劣的事件,为什么信息来源和事发地点不能指名道姓,有隐藏报料者身份和事发地点的必要吗?何况缉私人员和缉私单位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安全行为的同时,有责任将不法行为公之于众,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使其无藏身之地,遮遮掩掩的信息来源,让人质疑其真实性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5岁儿童得癌症?转载加工与旧闻翻新

 

2015年7月初,一家纸媒刊发了一篇文章《才五岁,就肝癌晚期!医生忠告6种高添加剂食品,千万别吃!》,信息来源是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段萍,笔者觉得报道似曾相识。经查证,在过往微信群信息中发现了一篇同样标题的文章,发表时间是2015年5月7日,几乎是两个月前!两篇文章对比发现,除标题一样外,5岁患癌症儿童的照片也是同一张,文章中的另一关键信息“方便面、蜜饯、果冻、饼干、奶茶、口香糖”这6种高添加剂食品的文字内容也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6种高添加剂食品的配图作了置换,比如,方便面配图,原文用的是塑料包装拆开的方便面,后者用的是一次性纸碗装着的方便面,6张图片说明则只字未改。报纸文章的后半部分,增加了“还有哪些因素可诱发肝癌”,比如,霉变食物、被污染的海鲜、重金属类食物、带颜色闪光的化妆品、环境污染等。两个月前的微信文章经纸媒“加工”刊发,且不说新闻的时效性如何,真实性难免会大打折扣。或许是因事关食品安全,7月上旬,该文经纸媒刊发,被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引发人们对添加剂食品的高度关注和恐慌。这6种添加剂食品食用后真有如此恶劣的后果吗?从时效性、报道信息来源、记者的信息“加工”上看,结论不禁让人生疑。

让人更为吃惊的是,在百度上搜索标题发现,与该文内容相近的报道最早刊发于2014年4月16日健客网:“(2014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各地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成都市卫生局也于日前公布了2013年的肿瘤发病分布情况,……4月15日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了名为‘关爱生命防治肿瘤’的义诊活动,在该活动上肿瘤科的段萍主任医师表示,近年来肝癌越趋年轻化,而她曾收治过年龄最小的肝癌患者只有5岁的小女孩,到医院救治时就应经是肝癌晚期了。”③只不过最初的报道没有配图。

进一步查证发现,2014年9月15日,纸媒就此事已经加工报道过一轮:“近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段萍说,她所收治的年龄最小的癌症患者仅有5岁,足以证明癌症的发病时间有年轻化的均势。” ④文章提醒,千万别吃9种毒食品: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薯片。

由此,我们不难清晰地看到这篇报道的时间传播链条,2015年7月5日报纸的报道,只不过是2014年4月的网络旧闻,2014年9月媒体报道的精减和翻版!

一个一年前的旧闻,如此反复加工炒作,而众多媒体不加核实,相互转载,媒体报道的真实性何在???

 

结 论

 

信息源是新闻真实的基础和保障。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是报道成功的关键,扎实的采访是杜绝虚假信息产生的最直接有效方法。主观臆断,道听途说,最终只会误导读者;模糊信息来源只会给报道的真实性打上折扣;加工转载,旧闻翻新,只能说明作者信息渠道的枯竭和狭窄。深入基层,拓宽视野,坚持原创,只有从源头切断虚假信息的滋生环境和生成路径,才能真正减少和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蔓延。

 

 

注释

① 证监会查处3家炒作假新闻媒体.央视.传媒评论, 2015-07-05 .

②洪广玉.资深记者罗列证据:“僵尸肉”报道竟是假新闻.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参考,2015-07-10.

③http://www.jianke.com/nrgbpd/719234.html.

④http://gd.people.com.cn/n/2014/0915/c123932-22319450.html.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