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评论的“3C”选题法
党报评论的“3C”选题法
作者:深圳特区报社时评理论部主任 金文蓉;深圳特区报社时评理论部评论员 邓辉林 2015-10-27 14:4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在评论写作中,选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评论的质量和影响力。在深圳这座经常发生新鲜事,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经常有新动作的城市,每天可以作为评论选题的不少,怎么选?这就涉及到我们的选题方法,我们将其称为“3C”选题法。
【关键词】深圳特区报 评论 选题方法
都说“题好一半文”,其实这个题,既可以指标题,又可以指选题。在评论写作中,选题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第一步往哪个方向走、步子怎么迈,直接影响到评论的质量和影响力。
《深圳特区报》这些年来发表了一些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受到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评论,既有引领改革开放思想舆论的思想评论,也有围绕中心工作的工作评论,还有其他方面的评论。应该说,作为党报,注重舆论导向,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发表相关评论,是身份决定的,做好这些规定动作,是本职所在。
既然是规定动作,那么是不是就限定得死死的,没有选择余地和发挥空间了呢?并不是。在深圳这座经常发生新鲜事、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经常有新动作的城市,即便是规定动作的评论,每天可以作为评论选题的,也往往会有好几条,怎么选?这就涉及到我们的选题方法。这个选题方法对应的三个英文单词都以“C”开头,故可概称为“3C”选题法。
一、“central”。围绕中心工作选题,也就是在中央精神、国家战略与深圳实际的结合点上选题,即“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许多重要的工作都是和中央精神、中央领导的指示、国家发展战略直接对标的。《深圳特区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我们的评论要站在国内外形势的大背景下和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视野下,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思考如何对接、落实中央和国家的要求、部署,发出特区的声音,体现党报权威性。因此,我们在评论的选题上,就很注重从中央和国家的高度来观察深圳,敏锐地捕捉深圳本地出现的与中央精神、国家战略相契合的新动向、新探索,通过评论来放大深圳声音、深圳行动,使之能传播得更远,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以此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激情、再造改革动力。而这,也正是特区党报评论当有的风范。
举个例子。2012年是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党的十八大将于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和民众热切期盼听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改革之声,需要以党报为龙头的主流媒体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2012年春节刚过,我们发表了“龙年新春八评”:《根本出路还是改革》《必须摒弃“GDP为王”》《以公正促共富》《释放社会活力》《民力创未来》《改革是第一政德》《国民精神定成败》《深圳将继续证明》,这组评论从选题上篇篇都有的放矢,从当时全社会都关注的某一重大问题切入,并不是以一张地方党报的身份谈深圳新年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而是以一座城市即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身份发声,宣示改革的信念和决心。这组评论发表后引起广泛转载和热烈讨论,说明评论选题很有价值,跟上了时代的节拍,顺应了党心民意。
近些年,在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推出新春系列评论,已成为《深圳特区报》的“开年大戏”。继“龙年新春八评”之后,从2013年的“蛇年改革六论”、2014年的“改革之年论改革”、到2015年的“羊年新春论创新”,选题的原则和方向都是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2014年,我们在评论版推出了《以无私之心 做光明之事》(评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和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一年的成绩)、《填补新闻从业人员法定保密义务的空白》(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深圳改革攻坚的关键之策 ——论“三化一平台”的内在逻辑与综合效应》等多篇重头评论,这些评论的选题皆是直奔“中心”,评论刊发后被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其中一些还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领导和深圳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今年4月16日,本报评论版发表的要论《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竞争力新标准》,受到市委副书记戴北方大力表扬,这其实是一篇日常的工作评论,评论中提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是国内首个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体系,是打造法治经济、规则经济的基础工作,这个选题抓住了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新的好的做法,所以它是一篇有价值的工作评论。可以说,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和改革主进程,从深圳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中寻找选题,已成为《深圳特区报》评论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critical”。关注民生痛点,从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中选题
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是《深圳特区报》的主要用户群体,市、区领导天天都会看,各部门领导也在看,因为《深圳特区报》是进中南海的唯一一家地方党报,所以本报的评论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线之内,因此,在深圳本地,相较于其他报纸和媒体而言,可以说在《深圳特区报》上刊发舆论监督类评论的效果是最好的。一个城区或部门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被党报评论“盯”上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被有关领导盯上,涉事部门和人员肯定就“坐不住”了,这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类监督评论,选题上接地气,反映民众心声,表面上看是自揭“家丑”,实际上有助于党委政府的工作,通过评论的批评、剖析来发现实际问题、督促部门改进工作、推动问题解决,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发展得更好。
有人说,深圳的媒体比较正统保守,不像某些报纸那样放得开。其实也不尽然。我们曾对比过深圳和其他一些城市的报纸,发现我们本地的评论一点都不保守,而且比他们的言论尺度更大。有些城市的报纸,也会常常质疑或批评外地政府部门的做法,但在本地热点事件上却近乎失语。还有一些城市的报纸,偶尔也会发表批评本地政府部门的评论,但基本上不会直接点出是什么部门,而只用“有关部门”指代。在批评的力度上也比较弱。像我们《深圳特区报》曾经发表的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被央视两档电视节目播发,反映了深圳本地媒体的言论空间。
我们去年发表的评论《区区绿道管不好,何谈法治化国际化?》,抓住了市民普遍不满的绿道上机动车乱窜的现象,评论发表后引发市民热议,引起相关方重视,很快推动了问题解决。今年3月18日,我们发表了评论《海上渔排野蛮疯长, 监管部门在哪里?》,说的是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东山码头海域,当地政府为鼓励创业,曾经给当地居民用于养殖的渔排发放过海上餐厅临时牌照,目的是为了给大家谋一条致富的路子,现如今,多数渔排上均自行扩张,污水直排入海,海域遭到破坏。这篇评论发表当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就打来电话,表示马上整改,整改完成后再请我们评论员过去查看效果。今年7月3日,我们发表评论《茅洲河的水,再“深”也得蹚》,剑指黑臭多年、久治不愈的茅洲河,尖锐地指出茅洲河遭污染,是我们向生态环境欠下的债务,治污是应尽的责任,需要“马上就办”。评论的发表,有力推动了相关部门治污的步伐。像这类的例子,还可以举不少。将监督类评论列为我们选题的一个重要关注面,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批评,而是本着问题意识,发现真问题,通达社情民意,发挥评论的建设性作用,推动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舆论监督类的选题上,我们注重选那些中观的选题,不大不小。不大,就是不选太宏观、牵涉面太大的题。比如,今年初有媒体批评深圳公务员聘任制“零淘汰”,这种题目我们就认为太大。公务员聘任制是一项还在探索进行中的改革,并无定论,一些地方根本没实行聘任制,不具有可比性,“零淘汰”也不是“不淘汰”,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为“零淘汰”找到合理的理由,对此我们的评论员不去纠缠这类问题,因为很难找到正确答案。不小,就是不选太微观、太琐屑的选题,像个别餐馆噪声扰民或一个具体的民告官的官司,这种题目就太微观、太小了。我们主要选择那些有一定典型性、民众普遍关注、与较多市民相关的新问题,我们认为这类中观题材具有较大的评论价值。
三、“communicational”。从那些引发观点交锋、交流、交融的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中选题
评论的价值在于表达观点,促进社会交流与沟通。这是一个利益多元、观点多样、思想多变的年代,舆论场上常常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生硬灌输的方式来达到引领舆论的效果,而应该改变党报评论一度出现的“高高在上”“传教布道”的姿态,以多元视角来促进社会观念的沟通。
为此,在评论的选题上,我们会更多关注一些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事件的选题。采取多元的视角去评论,拓宽公众的视野,视野一宽,天地就宽了,更能协调社会。
旧瓶不能装新酒。在选题之前,还有一项换“新瓶子”的工作要做,即设置相应的评论栏目,突出栏目对话、交流的性质。去年,我们整合内部资源,和新媒体部合作,在评论版上开设了“微言堂”栏目。这个栏目的评论发声者是广大网友,是立足深圳本地、面向全国网友打造的一个“民声”平台。栏目的选题以深圳本地为主,例如,“深圳中小学校长8年一挪窝,您怎么看”“深圳是否应该推广家属照料型养老模式”“地铁免费WiFi真的要来了吗”……微言堂的选题主要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谁都可以发表看法,栏目通过报纸平台放大了网友的声音,营造一个声音表达更充分的氛围,集纳各方意见和建议,成为市民网友为改革和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平台,同时,通过报纸和网络的互动,扩大了报纸在网友中的影响力。应该说,这种栏目的设置和选题适应和切合了“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变化和要求。
去年开始,我们评论版上还开设了“锐角”栏目。这是一个针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多视角短评集合。这个栏目的选题以“热”为要,评论观点突出“锐”度,对同一话题,我们一般选择刊发4个左右不同角度的观点,虽然有时我们会在标题上体现一定的本报观点倾向,但并不作结论、不下定论,让读者自己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平等的交流中得到启示,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今年初,我们评论部又推出了一个叫作“四重唱”的专栏,由四名评论员就同一话题从不同视角进行评论。目前已对“过年回不回家”“清明请人扫墓”“今天如何读书”“青少年校园暴力”等话题做了几期策划。这个栏目我们侧重于从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挖掘话题,用新媒体的话语表达,注重讨论的理性和思想性。“四重唱”和“锐角”的区别在于,选题上我们更关注的不是话题的新鲜热辣,而是话题和社会现象涉及的广度和可以开掘的深度;在讨论上我们更注重的不是观点的交锋和争鸣,而是展开圆桌讨论、从不同层面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比如4月23日读书日的这一期,四位评论员分别从垃圾书治理、电子阅读泛滥、没时间读书、功利性阅读四个方面做了评论,读者反响挺不错。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交融,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从而形成与评论和报纸的交流感。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