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届荷赛最大赢家

第58届荷赛最大赢家

——法国摄影师赛西尼和比利时《标准报》

作者: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 郭建良  2015-10-27 15:12  新传播    【字号:  

第58届荷赛参赛者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马格南图片社法国籍摄影师杰罗姆·赛西尼,他获得了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和二等奖,在马格南官网赛西尼主页上,他留下自己的心声:“我不喜欢太死板的分界线。有些时候,新闻图片中有艺术,艺术图片中也有新闻。美德,良心,艺术的美丽,平衡和打破平衡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许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照片。

 

【关键词】荷赛 标准报 塞西尼

 

第58届荷赛参赛者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马格南图片社法国籍摄影师杰罗姆·赛西尼,他获得了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是两个非常具有专业水准、代表着荷赛整体水平的奖项(见图一、图二)。报纸中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非比利时的《标准报》莫属,因为该报第一时间头版转内页用三个整版发表了《没有得到惩罚的罪恶》(Crime Without Punishment)——当时用的不是这个标题——并对作者赛西尼进行了此次拍摄经历的专访,获得一等奖。赛西尼获得二等奖的《在迈丹的最后一战》(Final fight for Maidan)组照中的部分照片也是在该报首发的。

 

图一:赛西尼获得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的《没有得到惩罚的罪恶》(荷赛官网截图)

 

图二:赛西尼获得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的《在迈丹的最后一战》(荷赛官网截图)

 

一、美到残酷的一等奖照片

 

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98人的波音777客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途中被击落,赛西尼是第一个赶到坠机现场拍摄的记者,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包括还在着火的飞机残骸,散落在田野、道路、穿透屋顶坠入室内的遗体,以及志愿者在向日葵地里寻找遇难者的情景,还有一望无际、即将收获的麦田,麦浪滚滚……这些照片广泛见诸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一时间,赛西尼成了各大媒体图片编辑耳熟能详的摄影记者。但当时,成组刊登后来获奖的《没有得到惩罚的罪恶》的报纸,只有比利时《标准报》。

2014年7月19日,《标准报》头版几乎整版刊发一张赛西尼的“麦田残骸照”,画面最吸引人的不是前景中那一对紫色的飞机座椅靠背,而是背景上大海一样辽阔的金色麦浪。为了凸显这幅照片,该报不惜缩小报头。版面设计也有艺术化的倾向,压图在麦田上的反白字标题及提要,被一根细细的白线上下隔开,上面是小字的提要:“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杰罗米·赛西尼在坠机现场”,下面是用赛西尼的一句话做的大字标题:“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事情”(“Ik heb nog nooit zoiets vreselijks gezien”),再加上这样一幅“美到残酷”的照片,一定会有很好的销量(见图三)。

 

图三:2014年7月19日比利时《标准报》头版

 

显然,这一期的《标准报》在主打“赛西尼”。《标准报》拿出内页两个整版,采用跨页通版设计的形式刊登对赛西尼的访谈,介绍他在现场的所见所感。在“专访”(INTERVIEW)栏头下,再一次用赛西尼的话做一个大标题:“我不想再看到尸体”(Ik wil geen dode lichamen meer zien),同时使用了赛西尼的头像(后来荷赛官网2015获奖作者简介中用的也是这个头像)。在这个通版版面上,专访的文字部分只占左边三分之一版面,右边的三分之二版面用来发表后来编入获奖组照的三张照片。最大一张跨页照片是躺在麦田里的死者,这幅照片后来成为荷赛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的标志性照片,在荷赛官网“2015获奖作品”首页上十分抢眼。

从构图上看,这幅照片与头版那张如出一辙,都是五分之四的麦田、五分之一的天空,不同的是,这幅照片上的麦浪一直到天边,与白云相连。被风吹拂的麦田中间,一名还绑在飞机座椅上的死者,衣着依然整齐,白背心,牛仔裤,紫色座椅靠背像一只床垫,他就躺在上面,一只胳膊自然弯曲搭在胸前,一条腿侧压在另一条腿上,甚至一点也不像是个死人,仿佛是在麦田里午睡者。整个画面宁静得仿佛能听到吹过麦田的风声。这种凄美让人不忍直视,但又不可能把目光移开。

这两幅照片,仿佛是绘画诗般优美的农业风光照。与这优美风光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前景中落在麦田里的飞机残骸和乘客遗体,这种反差成了照片中最打动人心、震撼心灵的因素。

事发第三天就出这样一期报纸也足见该报编辑的敏感、敏锐和敏捷,也足见这位摄影师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引人注目的程度(见图四)。

 

图四:2014年7月19日比利时《标准报》4~5版

 

本届荷赛评委会主席米歇尔·麦克娜莉认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具有历史价值(Historical)、社会价值(Sociology)、心理作用(Psychology)和美学价值(Aesthetic)四个方面的特征。赛西尼的《没有得到惩罚的罪恶》恰好全面体现了这四个特征,尤其是在美学价值和心理作用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它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照片本身的“美”,更体现在这种美在释放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也助推了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赛西尼这组照片获一等奖之后,《标准报》再一次整版刊登了对他的专访。两次专访的版面设计思路相同,都是版面左边走文字,右边放图片。文字部分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出现,由6个问答构成。图片部分两张照片,分别是获得组照一等奖的标志照片和二等奖的相关照片。这一次,在“访谈”(INTERVIEW)栏头下,没有使用赛西尼头像,而是用橘黄色字特别突出了“杰罗姆·赛西尼”这个名字,又用粗体字突出了他的“摄影师”职业,内容提要介绍他在本届荷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独中两元的“辉煌”成绩。大标题依然沿用上次专访的思路,又一次使用了赛西尼的话:“我想找到真相”(Ik wil waarheid vinden)(见图五)。

 

图五:2015年2月13日比利时《标准报》22~23版对赛西尼的专访

 

在这个专访中,记者就他获得组照二等奖的作品发问:“你就在狙击手的射程之内拍摄被射杀的游行者,你不害怕吗?(Bent u dan niet bang?)”赛西尼回答:“当然会害怕。我拍照的时候,远处的狙击手看得清清楚楚,我也看到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记者又问:“你总是在冲突地区拍照片,为什么?”赛西尼回答:“我对冲突特别感兴趣,人是暴力的实施者也是受害者,展现暴力是为了阻止暴力。”

两次专访的标题有不小的变化,第一次直面新闻现实“我不想再看到尸体”,第二次经过时间的沉淀“我想找到真相”。同样是这组照片,参加荷赛时赛西尼取了一个具有强烈抗议色彩的标题《没有受到惩罚的犯罪》(Crime Without Punishment)。从标题的变化中,既看出编辑心路的变化,更看出作者的心理历程:由展示暴力,到思考暴力,最终是抗议暴力。无论是《标准报》还是赛西尼,他们在这里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让人尊敬。

 

二、被冷落的二等奖标志性照片

 

赛西尼获得一等奖的组照编辑上下了很大功夫,标志性的照片也非常抢眼,广受媒体关注,传播效果很理想。他获得二等奖的组照标志性的照片选得不是很理想,关注这个奖项的报纸几乎没有选择使用这张照片的,而是从组照中另选照片。

这组标题为《在迈丹的最后一战》(Final fight for Maidan)组照,我们国内媒体多翻译成《迈丹最后的战争》。这是由10张照片构成的组照,报道的是当地时间2014年2月20日,乌克兰基辅身份不明的狙击手对示威者开火。根据官方消息称,70名示威者被射杀身亡。这组照片获得了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

这组照片在荷赛官方网站“2015获奖作品”主页上非常不起眼,因为作者选择了一张大景别的“空镜头”照片作为标志性照片,前景是残砖碎瓦,背景是弥漫在硝烟中的楼房,如雾霾中的北方城市,灰蒙蒙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视觉形象,尤其是缩成小图之后,就更加难以引人注意了。“空镜头”照片不适合做组照的标志性照片,因为标志性照片如同商标,既要适合放大使用,也要适合缩小使用。“空镜头”照片一缩小就什么也看不清了(见图六)。

 

图六:荷赛官网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迈丹最后的战争》截屏

 

《在迈丹的最后一战》组照除了这张标志性照片以外,其他九张都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荷赛官网上不点击那张灰蒙蒙的小图是无法看到这组照片中的其它照片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组照的有效传播。

报纸编辑们还是认真负责的,在组照中选择了更为精彩的照片发在头版。2015年2月13日的《标准报》头版选择了这个组照中的第三幅,拍摄的是两个人物的中景照片。作者将宗教符号十字架与“战争”结合在同一幅画面中,作品便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远比组照的标志照片有分量。《标准报》将这幅照片加框发在头条(见图七)。

 

图七:2015年2月13日比利时《标准报》头版

 

《标准报》在内页拿出22~25四个整版介绍此次荷赛获奖作品,在千余份报纸中给出如此多版面的独此一家。在第22~23跨页版面的左下方,编辑重复选用了杰罗姆·赛西尼《在迈丹的最后一战》一张照片,与获奖组照的第八张极为相近,但却不是获奖照片(见图五)。

国内一些网络媒体在介绍这个奖项的时候选择了其中的第六幅,示威者头部中弹倒地血流成河的那张。

 

三、非科班出身的大赢家

 

赛西尼并不是摄影科班出身,他是在朋友的一本纪实摄影图书中发现自己的摄影兴趣的。于是开始拍人物、拍风光、拍法国东部他家乡的日常生活。他在摄影实践过程中受戴安娜阿勃丝、李弗里德兰德、马克科恩等街头摄影家的影响很大,这让他的摄影关注民生、关注底层,很接地气。1998年他来到巴黎,伽玛图片社给他机会去报道科索沃战争,从此开始了国际时事摄影报道的生涯,足迹遍及巴勒斯坦、伊拉克、海地、黎巴嫩、摩加迪沙、利比亚、叙利亚等战乱和冲突地区。他的照片在著名的《新闻周刊》(Newsweek)、《巴黎竞赛画报》(Paris-Match)和《世界报》(Le Monde)、《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国际知名报刊上发表。

赛西尼目前是马格南图片社资深摄影记者,在马格南官网赛西尼主页上,他留下自己的心声:“我不喜欢太死板的分界线。有些时候,新闻图片中有艺术,艺术图片中也有新闻。美德、良心、艺术的美丽,平衡和打破平衡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许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照片。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