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转型创业要“顺势而为”
媒体人转型创业要“顺势而为”
作者:黄华军 2015-10-27 16:1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黄华军:从事报业工作13年。曾任职于《亚太经济时报》《粤港信息日报》《民营经济报》,历任记者、部主任、副总编辑。现为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第一商业网总裁。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有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从纸媒到网站,从体制内的“铁饭碗”到民营企业,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自述其创业心路历程,希望给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媒体人一些启发。
一、从纸媒到商业网站
应该说,我在媒体人里,属于转型创业比较早的一拨人。1991年,我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亚太经济时报》、《粤港信息日报》(后更名为《民营经济报》),历经记者、编辑、发行、记者站站长、部门主任、总编助理、副总编辑等多个岗位的打磨,对纸媒的感情殊深。
媒体这个群体特殊的工作,比起一般的职业群体拥有比较宽广的视野,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群,能听到各方面不同的声音,而媒体的工作属性也要求媒体人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趋势的判断力——这些都是媒体人创业的优势。
2004年,深感已经到达职业瓶颈的我主动结束了13年的纸媒生涯,一头扎进当时尚属新鲜事物的互联网行业,学习如何经营运作一个商业网站。直到2007年,我再次离职,选择与老同学一起创立“第一商业网”,我的创业时代才算是真正开启了。
我们网站总部设在广州,目前已在清远、昆明、中山、惠州等地设立分站,长沙、武汉等地分站也在积极推进中。
网站主要提供独家的、权威的、及时的、海量的商业新闻和资讯,同时提供互动社区平台、发布各类商务信息,是目前华南地区访问量大、影响力最大的商业行业门户网站,“本站原创”“城市频道”“微博有态度”“管理学院”等金牌栏目最受热捧。
二、创业要选择熟悉的领域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媒体人,他们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我想创业,但不知道做什么好?”
按照我的经验,我通常都会建议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找个小切口,深度垂直。在职场,一直都流行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一个正确的创业方向,往往标志着一个成功的开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我们身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创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乐钱”公司的创始人王炜曾任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和讯网副总裁兼总编辑,美黛拉联合创始人张丹萍曾任网易女人频道主编,牛车网创始人海兰此前是凤凰网汽车中心总监,会小二创始人杨亮是前财新传媒副总裁……对比这些媒体人此前从事的工作与创业所选择的方向之后不难发现,前后涉及的领域几乎全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从职业经理人变为创始人。
行业风向和风势也是媒体人转型创业的关键。首先需要关注当某种新技术诞生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时,用户的需求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你所在的领域是否会在半年或一年之后产生颠覆性变化的可能,以此来决定创业的切口。其次,创业选择进入某一个领域,千万不要领先市场一步——领先0.5步是正好的。这样才能在市场刚刚醒过来时,你正好站在时点上。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纸媒一直跑商业线,长期与广东乃至全国的各大知名购物中心、百货、超市、餐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商业领域作为创业方向。
当然,我选择做商业行业网站,更多的是看到这个市场空白。在当时,已经出现了像汽车、房地产的专业行业网站,比如像太平洋电脑网、太平洋汽车城、搜房网等,还有比如一些大报每周都会出版关于时尚资讯的“时尚荟”,但商业行业领域缺乏B2B网站,当时还没有人愿意专注去做这件事,我们就希望能够打造一个专业的商业行业网站,让业内人士只要从我们网站就能获取足够的商业资讯,真正做到“一网在手,资讯无忧”。
记得我当时在《粤港信息日报》的时候,曾经每周专门开辟一个版面提供商业行业的资讯。在运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业内人士对商业资讯的需求是巨大的,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渠道能够集中获取这类的行业资讯。同时,我也发现了纸媒在传播信息的局限性,比如版面有限,运作时间长,一周只能出版一次,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年,最后还是撤销了这个版面,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还是很可惜。
三、媒体应有服务精神
在创业路上,一个创业者往往是看到了一个方向,但路径怎么走,需要不断去摸索。在创业过程中,每个人可能碰到的岔路、诱惑非常多,这需要学会坚持。在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综合门户网站占据全国性市场的情况下,新兴网站不宜再寻求全国性影响力,能够占据一部分本省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创业之初,公司的核心团队只有五六个人,也走过不少弯路,不断地试错。在当时公司资金最短缺的时候,我也曾经整夜睡不着,到处去见客户,拉广告,幸好这段最艰难的时段很快就过去了。
在互联网企业里,广告和线下活动应该是最传统和最稳定的两种收益模式。先说一下我们的网站资讯方面,我们对编辑要求具备国际视野,不仅局限于本地新闻,更要放眼全球,提供专业的商业资讯。与绝大多数只是单纯复制张贴的网站不同的是,我们特别设置了“原创新闻”栏目,要求记者到现场亲身采访,并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见解,由于报道的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这个栏目一直很受业内人士的欢迎,从而建立起我们在业界的影响力。
除了线上采集资讯,我们还与线下活动完美整合互动。比如,我们举办每年两次大规模的商业地产招商大会,搭建商业地产商与品牌商的沟通桥梁;举办“商业智汇”论坛,打造行业专家的思想盛宴;创建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为会员企业服务;以及顺应行业发展要求,与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商场运营管理服务。正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狠抓线上线下两种盈利模式,所以广告业绩一直不错。在目前媒体广告业务低迷的大环境下,我们网站的广告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真正达到“一位难求”。

商业智汇第十三场沙龙:民间金融街商圈发展研讨会暨荟景湾招商推介会(2014年5月)
做我们这种行业型网站,必须明确受众群体,和别的网站不一样,我们面对的不是普通大众的消费者,而是行业从业人员,即商业地产商、品牌商、上下游服务企业,我们在选取编辑信息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在我们网站,最受欢迎的是商家促销栏目,为什么?因为每个商家都想知道竞争对手怎么做促销,怎么去吸引客流,所以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栏目反而获得最高的点击率和人气。

2014广东商业地产风云十载高峰论坛暨第一商业网春季商业地产招商大会(2015年5月)
我一直认为,媒体要拥有服务精神。过去媒体比较高高在上,他们对于用户来说,是我给你看什么,以媒体为中心。但现在媒体是服务业,用户并不满足只是单向地传播信息,还希望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附加值的东西,我们应该尽力去满足他们。
四、比传统媒体实现更精准传播
时下,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只能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由BBS到门户时代,从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从视频到SNS社区,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横空出世,以及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媒体格局和竞争态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媒体的迅猛崛起、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狂飙突进,对传统媒体带来剧烈冲击。
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势是,年轻人群正在远离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早晚高峰期时,除了少部分人会看免费地铁报,人手一部手机或电子终端已经是常态。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造成的影响,首先是在生产环节上。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新闻众筹的成本越来越低,这也消解了传统媒体在速度和广度上的优势。
而在分发环节,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会使个性化搜索得到最广泛的运用。你想要看到的东西会以你最能够接受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最便利的渠道送达你手上。
最后,在反馈环节,以前的交流方式是单一、单向、单维度的,现在几乎每时每刻,受众都可以用十分便利的方式来对新闻信息评头论足,不仅与生产者交流,更可以加入到新闻生产的各个流程,这就是新媒体之所以比传统媒体更具生命力的地方。
也就是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小众化。
以我们网站为例,起步的时候,我们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群来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更多的传播形式。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社交的属性,将QQ群和微信群进一步细化,比如我们有品牌商群,商界总裁俱乐部群、商业地产群,将不同的商业资讯发给不同的人群,以实现精准传播,传播效果也更好。
五、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
面对如此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一直在思索:“针对商业行业的特点,我们怎样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多服务?”
为此,我们在今年4月将凯麒地产机构“收编”为网站旗下的商业营运管理公司,增加了商业地产租售及运营管理服务的业务新板块。这不仅意味着双方可以同享信息和渠道,整合价值链优势,盘活闲置资源,更代表第一商业网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行业门户网站,更可以为房地产和商业地产企业提供咨询策划、营销管理、销售和招商等全方位专业服务,开启第一商业网从单一的媒体角色,走向多元化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第一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欣喜地看到,截至目前,短短3个月,凯麒地产已成功签下荷城新天地、合汇中央广场等多个省内外知名商业地产项目。
此外,我们还积极拓展公司版图,在开设分站方面,网站将继续实现渠道下沉,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指导思想,发展各地分站,以珠三角为主要发展区域,以省外市场为补充。
当今的媒体市场,再不是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从PC端迈向移动端的较量,谁能抢先一步占领移动端口市场,谁就是下一个媒体霸主。综合型的大众门户网站如此,垂直型的门户网站亦是如此。因此,为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致力于开发基于微信的轻应用,开发HTML5产品,为商家度身定制适合的O2O产品。
尤其是HTML5产品,因为它轻便,无缝、统一、易于试错和改善,可扩展性强——包括扩展为原生APP。这无疑非常适合类似我们的这些新媒体等内容服务商。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更多的内容和服务html5化,在让自己更加“移动”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浏览体验,满足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奔走和努力下,今年,第一商业网不仅是全国首个省级商业地产行业协会——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的发起单位之一,不仅搭建了政府与行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更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六、媒体人创业要克服几个缺点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在此对那些准备创业的媒体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过于散漫
由于媒体的从业时间比较自由,散漫已经成了媒体人的通病,比如参会迟到、deadline之前交稿这种拖延的习惯是创业的第一大障碍。创业时要求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散漫绝对是大忌。
2.难放下身段
由于大多数媒体人已经习惯被人捧着的状态,在转型创业中总觉得抹不开面子,不容易放下身段。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注定是辛苦的路,无论怎样困难,创业者都应该以大局为重,放下身段,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才是正道。
3.不擅长管理
从媒体的文化过渡到创业的管理文化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不少媒体人很会写文章,擅长文字编辑,但对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这也是创业的一大弊病,建议媒体人尽早补上自己的“短板”。
(第一商业网记者吴婕秋对此文有贡献)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