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的网络狂欢与媒介设置

热门事件的网络狂欢与媒介设置

——大数据解读“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

作者:深圳晚报编辑 吴燕  2016-03-10 14:42  新传播    【字号: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7条相关报道,通过研究事件传播路径、传播效果、议程关键字、参与者的态度等,发现大众议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介议程,但仍深受媒介议程的影响。“话语权”的精英主义并未彻底打破。

 

【关键词】网络狂欢 议程设置 不雅视频

 

“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于2015年7月14日曝光,网民以集体狂欢的形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全民狂欢变成全民“消费”。消费他人的私生活,也消费快感。这种宣泄未必有害,但需要警惕的是“娱乐至死”。

在网络形成的拟态空间,网民在极短时间内能达到高密度的聚合与自由的离散,从而导致各种信息和不同态度交汇碰撞。尽管如此,大众议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介议程,但仍深受媒介议程的影响。“话语权”的精英主义并未彻底打破。

 

一、研究对象

 

(一)事件回顾

2015年7月14日晚,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的消息,并且附有不雅照片。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并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关账号对此进行否认。

7月15日上午,优衣库官方回应,坚决否认营销炒作。7月15日晚,北京警方带走包括优衣库不雅视频男女主角等5人进行调查。

7月19日晚@平安北京通报“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调查情况,据悉,已有1人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刑事拘留,3人被行政拘留。经调查,该淫秽视频中的两名当事人于4月中旬在该试衣间内发生性关系并用手机拍摄视频,后该视频在传递给微信朋友时流出,并被上传至互联网。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7条相关报道,通过传播分析工具——“知微”的可视化分析,了解其传播路径、传播效果、议程关键字、参与者的态度等。选取《南方都市报》是因为,它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体,其微博关注度较高,转发数、评论数适中,既适合在当前工具的限制下进行分析,也能得到相对有说服力的结果。

“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在网络舆论场引爆了一场由数亿网民参与的集体狂欢。该事件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样本,此文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这场网络狂欢是如何发生的?

2.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角色有何变化?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对热门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延伸报道,会对大众的态度和情绪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研究过程

 

搜索《南方都市报》关于“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相关信息共7条,逐条放入“知微”中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评论对分析结果进行阐释。如下为几条信息的分析:

(一)7月15日11:06【优衣库回应三里屯视频事件】

以下是“知微”对《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发布的【优衣库回应三里屯视频事件】可视化分析图:

图一:传播及情感值分析图

图二:转发时间曲线图

图三:关键词分析图

图四:认证男女比例图

从以上“知微”分析图一中显示,消息曝光量达15473008,超过91%微博。男性对该微博兴趣明显比女性高;广东、北京等地区的用户相对参与度高。此时情感值分析得分67分,可知参与用户多带正面情绪。

根据以上“知微”分析图二的传播图可以看出,主要经历了二次再度传播,一次是由媒体自身再度转发,一次是由网络大V转发。

根据以上“知微”分析图三,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强调最多的词包括:试衣间、视频、警方、朝阳、嘻嘻、调查、会玩、营销、炒作等。分析可知,大部分网民是较为理性的,或采取调侃的态度议论此事,或怀疑这个事件是营销炒作。

根据以上“知微”分析图四可以看到,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62.5%,个人认证占5.2%,微博达人占28.1%,企业认证占4.1%。

(二)7月15日 14:48 【北京朝阳警方介入调查"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

根据“知微”分析:

从以上“知微”分析图二的传播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流逝,传播效率急剧下降。此次信息的受关注度大不如前。此时情感值分析得分94分,可知参与用户带有非常正面的情绪。

从“知微”分析关键词可以看出,强调最多的词包括:朝阳、视频、警方、介入、打炮、深刻、道德、行为艺术、偷笑、释放等。结合评论分析可知,关注此消息的用户依然采取理性、戏谑的态度,部分人开始关注道德层面的讨论,部分人对当事人行为表示理解。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59.1%,个人认证占3%,微博达人占33.3%,企业认证占4.5%。

(三)7月15日 16:01【三里屯优衣库店成合影热点】

从“知微”分析传播图可以看出,该条微博的情感值分析得分60分,偏中性。

主要关键词包括:营销、三里屯、旅游景点、最美、合影、神经病、cry、醉了等。结合评论分析可知,用户戏谑的态度更加明显,呈现出“网络狂欢”现实化的现象,呈现出一种全民性、仪式性和边缘性。质疑该事件属于优衣库营销手段的人再次增加。

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65.3%,个人认证占4.4%,微博达人占27.6%,企业认证占2.7%。

(四)7月15日 21:51【优衣库视频风波后 两男子欲进同一试衣间被制止】

从“知微”分析传播图可以看出,该条微博的情感值分析得分59分,属中性。

该微博获得了多级转发。主要关键词包括:哈哈、男子、同志、乐乐、谴责、偷笑、节操、歧视等。结合评论分析可知,参与用户多以戏谑的态度回应此事,并弱化了对事件主角的调侃转而谈论“同志”议题。

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66.5%,个人认证占3.8%,微博达人占29.4%,企业认证占0.4%。

(五)7月19日 11:23【北京试衣间不雅视频男女主角等5人被警方带走】

从“知微”分析传播图可以看出,该条微博的情感值分析得分-47分,中性偏负能量。

由于该微博在随后被博主两次转发,因此共引爆3次关注。

主要关键词包括:当事人、主角、视频女、在校学生、性关系、高校、传给、主动、拍摄等。

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56.2%,个人认证占9.4%,微博达人占31.8%,企业认证占2.6%。

(六)7月19日 15:57【试衣间不雅视频女主角确系某高校在校学生】

此条微博的曝光量急剧减少,受关注度也大不如前。情感值分析得分-97分,参与用户的负面情绪极其强烈。

主要关键词包括:女主角、在校学生、视频女、警方、价值观、淫秽、看不到、偷笑等。

结合评论分析可知:有较多的参与者对当事人或事件进行道德讨伐,但也有人表示理解和反思。

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48.8%,个人认证占14%,微博达人占34.9%,企业认证占2.3%。

(七) 7月21日 09:42【警方:试衣间不雅视频当事人主动报警】

此条微博曝光量与之前相差无几,情感值分析为96分,参与用户绝大部分带正面情绪。

主要关键词包括:报警、试衣间、朋友、当事人、引爆、传递等。

参与的用户中,普通用户占53%,个人认证占10.6%,微博达人占33.3%,企业认证占3%。

 

三、研究结果

 

梳理整个过程可知:

(一)对于热门事件的参与,微博达人及认证用户相对活跃,普通用户虽占多数,但活跃度有限。

(二)传统媒体的公众账号产生的内容,大部分情况下是直接抵达粉丝,被多重转发的情况较少。被微博大V转发传播度会有较大提升,但大部分用户是“看客”而非参与者。

(三)延伸报道可影响话题议程。第三条视频出现后,质疑该事件属于优衣库营销手段的人再次增加。第四条视频出现后,谈论“同志”议题的人大幅增加。同时,对热门事件的“不严肃”延伸报道,例如第三条视频和第四条视频,易使事件变得娱乐化,网民调侃态度增强,将“狂欢”引向新高潮。

(四)理性报道、官方介入可以引导参与用户产生积极的正面情绪。“不严肃”延伸报道,如第三条视频和第四条视频,有助于中和用户对事件本身的态度和情绪。

 

四、分析与思考

 

(一)过去的许多研究都显示了媒介议程会对公众议程产生巨大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影响不再是单向的、唯一的。“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首先在网络发酵,从而引发媒体关注,媒体在优衣库发布声明后开始介入并追踪报道。

从这个过程来看,公众议程促使媒介关注,媒介议程引导公众态度和情绪,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产生了相互影响。但公众议程仅能影响媒介对事件的关注,而媒介议程则会通过权威性信息的传播对公众议程产生更多层面的影响。虽然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会呈现公众多方态度,但这些都是选择性呈现。

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存在多个重要议程共存的情况。媒体对该事件所持多种态度也会影响大众态度,但这种影响不再是单一指向,并且大众议程会自发在不同态度之间建立新的关联。这也警示我们,媒体在对热门事件进行报道时,应尽量避免容易产生误解的延伸报道。

(二)网络公共空间体现了公共领域的三个特性: 即开放性、多元化和交互性。但又展现出与传统公共领域不一样的特性:匿名性、自主性及参与性。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每个社会都会塑造有利于现存权力结构稳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现在有声音认为,在今天网络上的“公民社会”里,这种结构正在被“草根阶层”的“逆袭”所瓦解。

然而,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的普通网民虽占多数,但主流观点仍受媒体、网络领袖等态度的影响。媒体微博、微博大V等,这些微博的活跃用户与普通民众对于意见的表达逐渐出现极化现象,因而普通民众对权力结构的挑战仍是受到制约的。

(三)当下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正处于焦虑不安的困顿期,而网络狂欢是社会焦虑情绪的释放,其有益面在于能有效地释放出蓄积的压抑,并通过社会共鸣使问题得以突显,从而缓解内心的紧张,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人们通过反讽、戏谑宣泄着平时的压抑与激情。中国人对“性”避而不谈的保守态度压抑了人们的欲望,而“不雅视频”如同一针兴奋剂点燃了人们隐藏的激情,开启了宣泄口。人们无法从感官获取愉悦感,就从言语文字间找寻快感。

这种全民狂欢同时也是一起全民“消费”的过程。消费他人的私生活,也消费快感。他们逃离了现实环境的严肃、紧张、压抑,而转向一种轻松、愉悦、快感、欢笑寻求安慰的“安全”场所,以此来消解内心的苦闷。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宣泄未必有害。

然而,我们需要警醒的是,过度的娱乐化使得事件应有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被消解,过度追求快感容易导致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文化流失。“过犹不及”可能会带来“娱乐至死”的隐患。

 

五、研究局限

 

本文仅采用一种研究工具对事件进行解析,工具的效度难以验证;对微博的评论仅进行定性探讨,而并未进行语义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①吕强. 浅析微博新闻评论——以知微为技术视角的解读[J]. 现代视听, 2014(4).

②吕荣慧. 新媒体视域下的段子文化与网络狂欢[J]. 新闻世界, 2014(6):122-123.

③汪磊. 网络场域中的狂欢景观及其社会焦虑镜像——以标签化的“话语符号”为观察窗[J]. 天府新论, 2013 (3):91-97.

④项国雄, 曹明香. 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以“艳照门”事件为例[J]. 当代传播, 2008(5):72-73.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