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试验:热线新闻重返时效竞技场

融媒体试验:热线新闻重返时效竞技场

作者:深圳商报社热线新闻部副主任 江晓蚕  2016-03-11 13:40  新传播    【字号:  

      在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广泛应用之前,热线电话的数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媒体机构的权威性、公信力。今年,《深圳商报》推出了微信集群,让一线采编人员试水融媒体。《深圳商报》都市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今天深圳”,依托热线新闻部运营,参与了融媒体大趋势的试验。

 

【关键词】热线电话 突发新闻 融媒体

 

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到来,被新闻界专家学者称为“人类传播的第四次革命”。随着这“第四次革命”的到来,2015年也拉开了“融媒体元年”。在这种变革之下,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形式、渠道、内容正发生剧烈变化,而传统媒体的热线新闻则是首当其冲的新闻形式。传统媒体热线新闻的生机何在?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热线新闻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从被动接收到三管齐下

 

早在1992年,《深圳商报》就推出了“商报热线”,并于数年之后将热线电话“升级”为24小时热线;2001年8月,《深圳商报》在全国首创“热线”专版,专门刊发热线突发新闻;2005年,深圳商报社成立了热线新闻部,负责热线突发新闻、舆论监督与深度调查报道。至今,《深圳商报》历经多次改版,报社部门架构几经改革和更迭,新闻热线、热线版和热线新闻部仍然保留着。

进入21世纪,从实际的从业经历和经验上看,虽然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间,两者的传播影响力和覆盖面确实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但当时,传统媒体依旧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1998年,是中国新闻史值得记忆的一年。这一年,搜狐、新浪、腾讯三家企业相继成立,并在短短几年内,其各自的新闻产品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但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却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之时。

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一时间,新浪微博聚集了大量用户, 2011年初,腾讯推出微信,让网站成为了传统媒体,也让此前一家独大的新浪微博遭遇了冲击。传统媒体的热线新闻受这种冲击的影响表现得非常直接:热线电话断崖式减少。

在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广泛应用之前,传统媒体是被动接收读者的信息,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者给媒体打电话反馈问题、提供新闻线索等。一般而言,热线电话数量的多少,从某个侧面可以反映媒体机构权威性、公信力的高低,以及受众数量的多少。以《深圳商报》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2001年~2009年,每日热线电话数量从数百逐渐降至三位数徘徊;2009年以后,热线电话数量,则从三位数跌破至两位数。

一方面是老读者在流失,另一方面是吸引不了逐渐成长的年轻读者,为了应对这种冲击,传统媒体也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持与读者的黏度,比如开通了网站报料、官方微博微信报料。但从数据反馈看,这些方式的效果都是极其有限的。

除了尽量开通便捷快速的报料渠道,吸引读者和网友报料外,从另一方面,各个媒体机构还主动监控热线突发新闻的信息。以深圳本土而言,深圳门户网站深圳新闻网的论坛“我说深圳事”、政府与市民对话平台的“深圳直通车”,依托南方报业的奥一网,紧密联系市民日常生活的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均是媒体机构监控的重要网站;除此之外,实时监控各个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比如深圳微博发布厅、深圳交警、深圳公安、深圳天气等;深圳本土的几家媒体机构的官方微博,也是重点监控的范围,除了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官方微博之外,还有广电集团以及深耕深圳市场的南方都市报等官方微博。

培养报料人队伍,也是深圳媒体的一大特色。职业爆料人是深圳媒体的一个重要特色。应该说,这支职业报料人队伍,提供了深圳媒体30%左右的热线突发新闻来源。

被动接收、主动监控、职业爆料,是在2009年社交软件渗透至人们生活之后,深圳媒体的热线突发新闻汲取信息的三个重要来源。从业人员在这一年的激烈竞争当中真切感受到: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二、从“易碎品”到“鸡肋”

 

新闻是“易碎品”。从以往的角度而言,新闻“破碎”的时间周期一般为24小时。但是,在新闻客户端逐渐取代了报纸、电视、广播,社交软件渗透至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占据了人们大多数关注时间之时,新闻的“易碎”周期,缩短至小时乃至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承受发行成本压力的纸媒,率先对热线突发新闻做出了调整。以深圳本土为样本,《深圳特区报》没有固定的热线新闻版,热线新闻散见于大都会新闻版之中;《深圳商报》依旧保留热线新闻版,但版面头条新闻不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线突发新闻;《晶报》大大削弱了热线突发新闻报道;《深圳晚报》则曾以“微新闻”的方式刊发热线突发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热线突发新闻难以保持独有性,从而出现热线突发新闻同城媒体同质化程度高的局面。笔者随机选取今年9月部分时间段深圳同城报纸的热线突发新闻数量、版面、事件,足以说明热线突发新闻,在以报纸为载体的传播上已经式微:

9月19日,《深圳特区报》和《晶报》报道了两名学生推搡一名学生死亡的同题新闻,报料奖为50元;而《南方都市报》刊发的是一宗已经告破的命案“背后故事”,报料奖为200元;

9月20日,《深圳特区报》和《深圳晚报》报道了煤气爆炸事主跳楼逃生死亡的同题新闻,报料奖为50元;《晶报》和《南方都市报》在这一天没有刊发真正意义上的热线新闻;

9月21日,《深圳商报》刊发了3则热线突发新闻,遗憾的是,其中一则为迟报的新闻;《晶报》则刊发了一则野猪伤人被枪击的新闻;《南方都市报》刊发的是一则药厂排气污染的旧闻;《深圳晚报》当天未刊发热线突发新闻。

从同城报纸三天的热线突发新闻报道看,平均每天不超过3则,新闻报道的内容仅限于“豆腐块”,这已经是纸媒对此类新闻题材调整之后的常态。这些往日因可读性、贴近性强而被读者喜爱的新闻,在经过24小时的新闻周期之后,已经成为旧闻,刊发在报纸上,难免有“鸡肋”之嫌。

 

三、融媒体试验:热线新闻重返时效竞技场

 

2015年,也同样是中国新闻史值得记取的一年,这一年,被称为融媒体元年。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微信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无异于将媒体传播带入全新的时代和格局。

2015年《深圳商报》推出了微信集群,让一线采编人员试水融媒体。《深圳商报》都市新闻的微信公众号“今天深圳”,依托热线新闻部运营,参与融媒体大趋势的试验。

“今天深圳”微信公众号主要依靠微信公众号的“预览”功能,抓取热点新闻进行24小时随时随地直播(“预览”是将编辑好的微信发送至一个微信号上预览,通过所预览的微信号进行分享、转发,进行舆论扩散,而相关微信图文消息则可以不断进行补充最新动态和修改,网友随时点击该链接看到的永远是最新修改的内容)。7月初,网络传出深圳一名8岁的小学生被陌生人带走,“今天深圳”微信公众号将寻人信息糅合为新闻事件,对此事进行直播,短短几个小时即达到了“10万+”的点击量。事实证明,当某一新闻事件为市民关切之时,从一个点,可以传播成10万人。

利用“预览”方式对新闻进行直播的方式,深圳各个媒体机构的微信公众号都曾经试验过。比如《南方都市报》的“深圳大件事”,曾对2015年初的机场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晶报》的微信公众号“晶报”、《深圳晚报》的微信公众号“深圳晚报”、《深圳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深圳商报”均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直播。这种直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时效性之争”:融媒体,谁都可以抢快。

融媒体对于热线新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模式,也是一线生机。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闻从业人员一边追着新闻跑,一边追着新闻传播新形势和渠道跑,不知下一个转角,将会淘汰什么,迎接何种新的事物——而在不久前,腾讯QQ的公众号也进入邀请内测阶段,发展趋势尚未显现。

 

四、融媒体时代热线新闻的困局与突破

 

在研究融媒体时代的热线突发新闻如何突破之时,首先需要厘清目前的困局是什么。

传统媒体从几年前讲新媒体,到这两年讲融媒体,但直至今日,依托于媒体机构的网络传播内容依旧是媒体传播内容的迁移,而非创新,更难说得上是符合融媒体传播形式的内容。对于目前大多数媒体机构而言,新媒体只是与其他采编部门平行的一个部门,在各自的山头唱各自的歌,掌舵融媒体的部门不知前方发生了什么事,一线采访部门也难以与后方有良好沟通。首先,“人”尚未融合到一起,更毋宁谈内容的融合了。

其次,是业务能力的融合。新媒体的人不懂新闻,采编人员不懂新媒体,相信这个问题,行内人员均不陌生。

第三,多数媒体机构尚未摸索出合理的融媒体考核机制。以纸媒为例,以量考核还是以质考核,一直是媒体机构难以解决的难题。如今谈大力发展融媒体,但事实上,部分媒体机构对于融媒体稿件的考评,不论质量,按照稿费支付,这就难以保证质量。更多的情况是,媒体机构对于融媒体的考核尚未落到实处,这就无法激励从业人员从内而外自我积极转型,这是机制未能体现融合。

在突破了上述三个困局之后,热线突发新闻应该有两个支撑点来寻求发展的突破:一是依托融媒体的发展争抢“快”;二是依托数据库的建设积淀“厚”。对于地方媒体而言,都市里的新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重叠的时候。打个比方,每到春运,是深圳常住人口大迁徙之时;每到汛期,是深圳内涝之时;每到某些时间节点,则是交通拥堵期……面对这些新闻,要抢快的同时,需要依托数据库的建设,有纵向的深度也有横向的广度,才是都市新闻贴近性的体现。

融媒体时代,不仅仅给热线突发新闻,几乎给所有新闻题材的新闻都带来了太多可能和机会,说不定伴随明天太阳升起的,又出现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媒体机构唯有搞好内在建设,才能应对这个万千变化的时代。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