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类新闻成功的突破口

国际传播类新闻成功的突破口

作者:深圳特区报社发展研究部 樊鹏  2016-06-20 16:07  新传播    【字号:  

  在新媒体逐渐成为国际新闻主流的大环境下,主流纸媒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获得新的传播动能,如何通过国际新闻报道更好地展示中国人改革开放的开拓精神,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以突破性的传播手段,抢占舆论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人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国际新闻 对外传播 华文报纸

 

从以往年度入选广东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稿件,明显看出“精品意识”凸显。这也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如何捕捉和策划能够引起巨大反响的国际新闻报道?如何借鉴年度获奖作品的经验和路数发现新规律、新特点,寻找新的国际新闻传播路径?笔者通过对近年入选广东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稿件的分类研究,总结出国际传播类稿件成功的六大突破口。

 

一、加强与海外华文报纸合作,传播具有华侨背景的人物报道

 

这类报道若能利用与海外诸多华文报纸合作,或同步报道,或开辟专版,造大声势,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报道影响自然就能越洋过海。《南方日报》推出的人物通讯《山乡好人廖乐年》即属此例。

2012年4月5日,《南方日报》在头版推出《山乡好人廖乐年》的人物通讯,并于次日起连续7天推出驻村日记和3篇头版评论,引发国内外持续关注。廖乐年是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星岛日报》国际版在5月5日和5月12日连续两期推出两个版的深度报道,分别从廖乐年“山村义教引领山村善行”和“海外四处筹款免费二字羡煞人”的角度向海外读者介绍“山乡好人”的故事,受到海外读者关注。美国《侨报》《加拿大商报》自4月5日起跟进,并专门设立专栏,全程报道,延续至4月16日。《欧洲时报》也在一周中连续三次聚焦廖乐年的故事。泰国《星暹日报》4月18日整版报道“山乡好人”廖乐年。从4月10日起,北美、中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6家华文报纸上,陆续全文转载《南方日报》的报道《山乡好人廖乐年》,这篇报道刊登在各家报纸的《侨乡广东》版上,发行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作为支撑,甚至“特刊”亦可能获奖。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在美国《国际日报》开辟《潮汕乡情》专版。《国际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曾旺强采写的文章《文化盛会展示汕头新形象》,以正在汕头举办的第四届潮剧节为切入点,介绍汕头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格局、新发展和新举措。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一“特刊”稿,通篇文字满眼皆是工作报告式的“赞歌”,看不出有什么新闻价值,但由于刊发在国外华文报纸上,身价自然就不同了,不得不说是沾了海外华文媒体的光。

 

二、策划特殊人群的国内人物系列报道

 

此类报道因其组合式特征,似乎特别适合“国际传播”。《广州日报》“走进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即属此类。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广州日报》显然经过一番精心策划。9月8日,正式揭晓最美乡村教师名单。仅过了10天,《广州日报》便推出“走进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乡村教师在中国是一个特殊而又普通的人群,队伍庞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凡的工作岗位,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和艰辛,印证了“平凡中的伟大”。这样的人物报道自然会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中国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具有的新闻价值,会让国外媒体跟进报道他们的生存状况个案,尤其是海外华文媒体也会大量转载国内的报道。

 

三、以独特角度对外传播“中国好声音”

 

新闻角度,是描述新闻事件所形成的记述线路。同一件新闻,从哪个起点入手撰写,效果各有不同。《南方都市报》记者采写的报道《中共派多批十八大精神解读团赴非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成功的代表。中共十八大闭幕以后,党中央向非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多批十八大精神解读团。这种做法在过去是没有的,开了先例,自然是很重要的新闻。报道透露出一些很特别的信息,比如我们已经意识到:向他人展示自己,需要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只是政治正确还不够,还需要对方能够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南方都市报》的这一独家报道不难看出,此类报道对于新闻事件和描绘手法还是有选择性的。

 

四、深度剖析文化传播的渐进性新闻

 

文化传播可以显示我们“走出去”的软实力,但这种传播可能是渐进性的。此类报道,可以从《南方日报》刊载《内地简体书抢滩海外市场迷局》显露端倪。一直以来,繁体竖排书横行香港书市,简体横排书近年才慢慢从偏居一隅到逐渐被接受。内地图书界总有一股力量在寻找“走出去”的路径,从与香港合作经营简体图书实体店以失败告终,到简体书网上书城寻求突破。简体书市场向海外推进并不是顺风顺水,但仍有大胆的试水者不甘寂寞,决心一搏。文章客观分析了简体书抢滩海外市场遭遇到的瓶颈,商机还是陷阱?并没有“一致”的意见。

 

五、捕捉外国人在中国的独特生存状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越来越大,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或学习中国文化、或扑捉新的商机,或游历探寻中国的名山大川,这部分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得怎么样,自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中新社记者采写的《非洲人的“广漂”生活》,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2003年以后,在中非贸易热潮的带动下,赴广州的非洲人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递增。据中国官方统计,在广州的非洲商人至少有2万,他们与街头来来往往的非洲同伴,构成了广州最独特的风景。记者通过对一个非洲小伙子Godwin的采访,把人们引入非洲人的“广漂”生活。的确,记者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六、讲述中国人或企业“走出去”的故事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国际新闻报道必须紧紧跟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对于新的战略投资、新的人物事迹给与及时报道。比如《深圳商报》第一时间传播《中兴:一张“网”的传奇》,就详细描述了中兴通讯“走出去”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中国企业科技突破创新的风采。这种报道可能会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也令人期待有一批“一带一路”范畴的国际新闻,既展现中国人在国际市场奋力拼搏的精神,也因此赢得世界的尊重。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