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传统价值重建

试论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传统价值重建

作者:南方教育时报编委 黄浩  2017-03-13 17:04  新传播    【字号:  

  关于报纸与新媒体融合的讨论,几乎已成为整个业态的绝对语境,而重新认识和思考一下副刊的角色与价值,引起人们对报纸内容设计创新的原点出发和初心记忆,或能有所禆益,也是时宜之需。

 

【关键词】报纸副刊 传统价值 重估与重建

 

众所周知,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新民晚报》总编辑、著名报人赵超构曾指出,“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原香港《明报》总编辑、著名作家金庸也谈到“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然而,这些为许多报人对报纸传统核心价值的共知共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渐被淹没。报纸的副刊,一再遭遇边缘化的命运。这固然有整个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但与报业管理者对副刊的特殊地位,对副刊编辑设计在报纸的内容构成、读者黏性,以及对社会心理、文化引领等重要性的忽视有关。在当下,关于报纸与新媒体融合的讨论,几乎已成为整个业态的绝对语境,而重新认识和思考一下副刊的角色与价值,引起人们对报纸内容设计创新的原点出发和初心记忆,或能有所裨益,也是时宜之需。

 

一、对报纸副刊传统价值的再认识

 

在报纸的发展史上,副刊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印刷传播就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风起云涌之际,副刊即和新闻一道成为报纸的两大内容支柱。一者,读者需要通过新闻信息了解时事动态;再者,人们还需要通过副刊多元丰富的社会化信息,感受时代的文化思想与世情人心。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以及后来的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等,无不一纸风行。鲁迅、孙伏园、萧乾、沈从文、冰心、张恨水等一大批著名的作家与报人,正是主要借助于副刊的阵地而光照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人民日报的《大地》,还是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还有南国羊城晚报的《花地》等等,副刊一直长盛不衰,几乎成为所有知名报纸彰显特色的名片,从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向所谓的边缘境地。副刊中的文字,经过岁月的淘洗,历久弥香,成为最具原生色彩的历史见证。

从报纸副刊的属性来说,“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副刊体现的则是对新闻背后的现象和本质的人文关照”①。与新闻内容相比,副刊的及时性不算明显,更多体现在社会生活与时代人文的“文”上,从而成为新闻的“闻”的重要补充,所以副刊早期又有“附刊”之称。副刊固有的属性,及其与新闻内容的主副地位,也使其很早就确立了与新闻文体既相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特质,研究报纸副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

如果仔细研究不同时期的报纸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对有经验有思想的报人来说,副刊相对于新闻的这个“附属”地位,不仅不会在报纸总体内容的设计构成中有所偏废,反而会通过放大其“附加的价值”,让读者产生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而充满个性的阅读体验和信息收获,以巩固和扩大报纸的传播影响。因为,新闻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暂,严格来说,绝对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往往也不易获得。因此,经营好副刊,对副刊进行重新设计定位,尤其是让副刊内容由“副”变“富”,趋于广义,由传统的文艺性副刊衍生至文化、文史、生活、娱乐、教育、财富、消费等专题性,甚至专业性副刊(报纸),可以让报社获得新的市场空间。笔者以为,我国报业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进入的所谓“厚报”时代,从传播的内在规律来分析,实际上是副刊信息的一次爆发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副刊信息在极大地丰富之后,近年来开始产生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同新闻内容的融合与混淆。副刊传统的文艺、文化属性被弱化,副刊的思想性、独立个性、文化审美功能和对社会生活的风尚引领作用,渐渐被简单的、功利化的信息传播所取代,从而产生了对副刊根本属性,即“文”的属性的一种偏离。而在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多年来作为主流舆论场的地位正在动摇。笔者认为,这是技术对传播介质的颠覆使然,但在相当程度上,也与这种对传统价值追求的迷茫与偏离不无关系,从而带来新一代读者和优秀作者的大规模转场。

 

二、副刊传统价值偏离的普遍性问题举隅

 

如前所说,副刊的信息被极大地丰富、副刊文本被大量缺乏人文关照的一般资讯取代之后,其读者黏性便开始快速消退。因此,不算上广义的专刊专业性的内容,仅从狭义的、作为报纸最基础性的文艺副刊来说,这块“最后阵地”的失去,也已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

(一)副刊长期成为“文化娱乐新闻”的“搭头”

这几乎是今天报纸“文化副刊”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多样的娱乐信息逐渐成为报纸的内容。报纸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在文化副刊上,开始强调以娱乐性为主的内容改革。这也许是一种无可厚非、适应时代需求的市场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了一个或许暂时还无法估量的损失:一些报纸在片面追求和迎合市场的所谓新奇、轻松、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间放弃了报纸副刊产生以来即偏重文学性、知识性、启蒙性等优良的编辑传统。

对娱乐信息的受众迷信,甚至一段时间以来出现“娱乐至死”的消极跟风,副刊的娱乐报道,自然也越来越表现出对新闻性的靠拢与偏向,也因此一举打破构成报纸“闻”、“文”两极内容的平衡与互补,副刊的独立性也于焉消减。在内容上,娱乐信息内容的“空心化”以及愈演愈烈的庸俗化倾向,则在不断地降低整个报纸的文化品位。

于是,本已有限的传统文学性副刊空间越来越小,并与这类娱乐信息进行归类组合,成为介于副刊与新闻之间的“文化娱乐报道”的一种“搭头”。对于具有一定严肃和阅读欣赏意义的文学性副刊来说,这是多么不恰当的一种混搭。

(二)书评当道,原读性记录与抒发被弱化

大量的实际上是新书推介式的书评作品,纷纷占据相当的副刊版面,这是我们近年来在报纸上看到的另一种费解现象。

副刊引领书籍阅读的方向,或者在浩瀚的图书市场上帮助读者披沙沥金,本是应有之义,问题是,副刊是跟随每天发生的时事新闻报道一起,定期地送至相对固定读者人群手上的,其本身所特有的平、快空间,相对于动辄数十万字书籍来说,更适合人们于快节奏生活间隙自由地阅读,更应当主要地为人们提供更多关乎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更富接近性的、原读性的记录与抒发。

但是,我们从那些连篇累牍、小异大同的所谓书评副刊中,常常感到的是一种阅读的负担,是代替原读、流于浅薄的意义先行和先入为主。并且,容易让人产生阅读即是一种间接的、小众的、只与书斋生活有关的呆板印象。如果说,这是一些报纸希望让读者通过副刊实现对书籍的阅读转移,显然不通;若说是副刊在文化独立性上自我退失的一种表征,则或许不差。

(三)鉴史脱离时代,温故未能知新

在各地“文化立市”“文化立省”的政策背景下,钩沉文史,复兴国故,发扬经典,也是今天副刊的内容之一。有些报纸还开辟了专门的文史版、刊,这无疑有益于增加报纸的文化厚重感。但不少这样的副刊,只是为了钩沉而钩沉,选稿并没有清晰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史事的鉴照意义,并不突出;温故而知新的特色,也并不明显。

副刊在报纸的历史上,作为思想力传播的重要工具,主、客观都要有传承文化文以载道,并以此推动新的文化发展的责任。文史内容的精神内涵、现实价值与启示意义,都是副刊编辑需要全面考虑的。五四时期的副刊,就曾大规模推出过“整理国故”的内容,但入手是“整理”,结果是“再造”,整个过程,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②。笔者曾在一家报纸的副刊上,留意过一个一开多年的红学栏目,发现刊发的不过是各种猎奇和牵强附会的“戏说”,以及作者个人的小情滥调。这样冠以“红学”的副刊文字,不过是“高大上”的“等而下”而已。

(四)缺乏文化主张,缺位思想争鸣

这也许是报纸基本上交出独立的文化话语权,变成机械的新闻传播工具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媒体,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力内容,其社会话语权即自动丧失。

当今,我们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重大节点上,技术和社会的两种转型正迎面而至,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传媒业同样受到这样的挑战。然而,我们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新媒体形态对传统报纸平台的技术冲击上,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媒体本身的社会瞭望者的话语建构。其结果,就是报纸文化主张的缺乏,思想争鸣的缺位。

如果真正能做到以史为鉴,就会发现,越是在技术和社会的转型期,人们越是需要独立的文化主张和活跃的思想争鸣,从而缓解社会的焦虑,思考前进的方向,聚集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时代的转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传媒行业提供了极大的话语市场,谁能很好地把握,也能借此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在时局变化不定的民国时期,变革就带来文化思想的活跃与传播的空前繁荣。“报刊这种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走在了经济基础的前面,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新颖的思想性和丰富的知识性,成为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起到了利国利民的作用”③ 。很显然,这个载体,主要是指报纸的副刊。

 

三、对当前报纸副刊内容建构的四点思考

 

对当前报纸副刊的内容建构,笔者提出如下四点思考:

(一)副刊应及时反映“时代的情绪”

笔者认为,构成报纸内容两极的新闻和副刊,前者主要记录的是“时代的叙事”,后者则主要体现的是“时代的情绪”。所谓“时代的情绪”,即报纸所处时代特定的、社会普遍的人们思想情感的总体反映。报纸副刊应及时映照出这种“情绪”。

不同时代社会的情绪当然是不同的。五四时期,反帝与爱国是普遍的时代情绪,报刊杂志通过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争论,成功地掀起启蒙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报刊传播发展史上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洋场民国的纷乱与浮华;四十年代抗日背景下民族救亡的先锋文化;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初期人们对幸福生活和愉快劳动的讴歌与向往;“文革”后的伤痕记忆与反思;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精神浮躁等等,这些都是时代情绪的集中反映。报纸杂志通过呈现作家、诗人和普通作者对当时日常生活细节的记录与抒发,一般都可以从中捕捉出时代性特点,找到时代的精神脉络。这些,也许比不上那些宏大的史诗性叙事巨著,却能为人们留下更真实、隽永的记忆和回味。

我们当前也正在进入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新的技术令人目不暇接,乡村在走向荒芜,城市则几近野蛮地生长,人们栖身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正处于大规模的变迁之中。这个时代反映出来的普遍情绪,是一种对于现实与未来的焦灼不安,以及对失去原乡、回不到出发来路的精神乡愁。这种微妙的时代脉象,是需要媒体人去好好把握的。

(二)副刊应关照更大地域范围的现实生活

关照更大地域范围的现实生活与文化形态,是媒体需要重视的新课题。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当代人们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彼此相接、相互影响的生活连接,而且这种连接,不仅是体现在物质生活层面,更包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冲突、体验与思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化成为一个狭隘的、以突出所谓地域特色为主的代名词。副刊的编辑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推介、打捞地方文化的存量内容;因为永远的政治正确,文化专家们也在不加选择地呼吁所谓“历史文化的留存”。于是,在文化的增量内容上,我们所看到的报纸副刊,就显得乏善可陈。举一个例子,跨国旅行、移民与留学是当代社会的普遍存在,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走出去和走进来的人们,对文化异同的感知也异常丰富,副刊媒体本应及时提供这样的空间交互。它要求报人和媒体人,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视野,通过关照更大地域范围那些正在发生的现实,让人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诗与远方。

(三)副刊应永葆人文的自觉

文学是副刊内容体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其灵魂则是人文精神,所以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编辑人提出了一个终极的考量,即不管如何面临时代的变化,须得永葆人文的自觉。

多元文化交互的时代,实际上拓展了副刊的边界,要求体现更多的人文元素。一段时间以来,报纸副刊一度出现小众化的阅读与写作趋势,“不再是一个广纳社会智力资源的平台,而成为一个缺乏大视野、大智慧、大思考的狭隘空间。副刊应有的那种大气包容的文化精神日渐萎缩”④,这是副刊为了追求所谓的纯粹步入的另一种绝对化的误区,而没有在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投映出人文的底色。正如有的媒体人所说的那样,“副刊对文化的贡献,不是心灵鸡汤和精神按摩,而是不断为民族精神输入钙质。” ⑤

(四)副刊应敏锐意识到文学的回归,做好边缘反弹的准备

前文说过,报纸副刊在文学史上曾发挥过划时代的作用,甚至为一个时代的开启点燃了极为重要的思想之火。我们如今站在又一个新时代的入口上,知识的新旧与多样,个人的际遇与社会风云变幻,不断地激荡着人们的头脑。同时,传播技术的飞跃,又为无数人充分地表达自己提供了机会。一个明显的证明是,互联网在取得向移动互联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之后,网络自媒体从产生到形成空前规模,不过区区两三年时间。因此,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大胆地预测,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渐边缘的文学,或将出现转机,一个全新的“新时期文学”将迎来井喷,作为报纸和所有相关的副刊媒体,应该敏锐地意识到文学的回归,做好边缘反弹的准备。

当然,这里还要看到一个前提条件,即作为个人的自媒体平台向公众平台的回归。笔者认为,这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只有具备团队规模的、专业性的生产,真正体现聚焦与辐射性质,并最终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安全管控的媒体,最后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媒体,而报业尤其具有这样的先决优势。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将从边缘趋于回归的“新时期文学”,或将不再以传统的面目和手段出现。为了舒缓人们在转型变革时代的压力,传统的抒情将让位于理性与幽默,并以新的艺术与审美特质呈现出来。

重估和重建报纸副刊的传统核心价值,与时下积极探索的融媒体建设并不矛盾,对为报刊媒体业注入活力、健康发展的意义,或将更大。正如有的副刊媒体研究者所说,“在新闻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副刊将因为其‘异质’而获得生存空间”“速度时代也需要一些驿站,让人驻足消停,摸摸胸口,舔舔伤口,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瞧瞧未来……而副刊,就应该是这些人生驿站里的‘席梦思’”⑥ 。重估和重建报纸副刊的传统核心价值,如果能进一步做到与时俱进,站在潮流前端,担负时代使命,创新表达方式,报业作为主流舆论场的地位就会长在。

 

注释

 

①王前.从“五四”时期副刊与当代副刊之比较看报纸副刊如何破局[J].新闻世界,2010(11):73-74.

②胡适.“新思潮”的意义[EB/OL]. http://baike.so.com/doc/4948714-5169978.htm1

③黄雯.鸳鸯蝴蝶派与民初办报热潮之关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70-72.

④张金岭.从“文学副刊”到“人文副刊”[J/0L].青年记者,2013 ( 10 )

⑤同上.

⑥何龙.报纸副刊“变局”现在进行时[J].新闻实践,2009 ( 7 ) :11-13.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