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短视频刍议

网络新闻短视频刍议

作者:深圳特区报摄影部主任记者 齐洁爽  2017-05-24 15:08  新传播    【字号:  

  在以内容为王的主旨下,多媒体传播内容由“文字 +图片”升级为“文字 +图片 +短视频”,但目前纸媒的记者与编辑没有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在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上存在一定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将会成为新闻发展的短板。网络新闻短视频的特征是短,记者采访要快,传播要迅速,上线要及时。解决新闻短视频资源匮乏主要靠纸媒自己记者的转型,新闻短视频去新闻化不值得提倡,自媒体不是新闻短视频发展方向,商业网络平台不是新闻短视频传播主阵地。

【关键词】新闻短视频 自媒体 去新闻化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媒体,传统纸媒体经过蜕变后适应了网络的发展,凤凰涅槃后重现生机与活力。在新媒体生产与传播诸多环节中,多媒体要素融合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体现,传统报纸“文字 +图片”的传播方式经过网络平台平滑过渡到了“文字 +图片 +视频”,内容新要素视频日益受到生产方、传播方与阅读方的青睐。

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常资讯获取已经由纸媒体为主演变成网络电子媒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手机阅读。根据《2016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近7亿,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近10亿。手机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成熟,使得传统纸媒必须自寻出路,而突破口只能是网络。经过暂短的徘徊与阵痛后,传统纸媒毅然决然走上了融媒体之路,兴办新闻APP,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不拘形式大胆尝试,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产供销链条。当然,新闻短视频内容元素的加入才刚刚开始,采集、剪辑、组稿、传播等还没有形成优化的流程,面临的困难依旧不少。

 

一、网络新闻短视频是新媒体发展的短板

 

网络视频是与网络的兴起相伴相生的,国内外网络平台早已积累了丰富的视频资源,只是最初出现时多是为适应电脑播放而存在的,因为当时移动通讯尚不发达,无线网络设备无法实现视频的流畅播放。国内有代表性的视频网站有优酷网、土豆网、56网、六间房、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新浪视频、搜狐视频等,视频以长视频为主,其中也有一定量的短视频。网络短视频的兴起是随着互联网的成熟与发展出现的,特别是4G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无线WIFI的免费,使得上传及在线观看短视频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阅读渐渐成为阅读的主体,手机阅读取代了电脑阅读,手机阅读多元化碎片化特征显现。国内外短视频平台发展日益完善,国外的有Viddy,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Keek, Mixbit等,国内的有微信朋友圈、微博、今日头条、秒拍等。

从国内短视频平台呈现的内容上看,目前多是集中在搞笑、模仿、八卦等大众娱乐层面,独立的新闻短视频依然是稀缺货。新闻短视频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短视频风生水起的这些年,正是传统纸媒大动荡的时期,报纸发行量严重下滑,读者大量丢失,广告萎靡不振,人才不断流失,传统媒体在自我救赎保卫战的后期,才真正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作用,才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新媒体,目前大多在磨合中,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网络新闻短视频的重要作用,更没有为新闻短视频营造好良性发展的平台。有些新闻媒体的网络平台虽然镶嵌了短视频频道,但多是转录电视台或商业网站的成品内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短视频新闻少之又少。在这方面国内明显落后于国外,西方很多新闻网站在短视频兴起之时就及时介入,目前积累了一定的短视频传播经验。比如,2012年,美国赫芬顿邮报开始 NowThis News移动新闻服务;2014年,BBC推出Instafax短视频项目,Vine从新闻专业化角度推出了名为“Vine Journalist Awards”的视频新闻奖。国内先行先试的新华社,在其“视频”频道中有今日热播、新华社出品、无人机、全景、纪实、军事、娱乐、财经、体育、搞笑等板块,但点击播放后发现多不是原创,更不多见纯正的硬新闻,且视频的长度也不是短视频的规模。

2016年,深圳特区报读特上线,几经调整与完善,如今在内容传播上非常重视视频内容的呈现,但因供稿资源不丰富,“视听”频道里面的视频数量较少,更新较慢。在读特其他各个频道中的新闻只要有短视频都会镶嵌在内容中,但因稿源不充足也无法在显著位置标示出来,致使新闻短视频淹没在大堆新闻之中。

 

二、“短”是网络新闻短视频的基本特征

 

短视频的最基本特征是“短”。网络新闻短视频是从网络短视频剥离而来的亚种,在生产上,一般由传统媒体记者采集或公民随机拍摄而来;在传播上,一种是新兴的社交平台,一种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平台;在平台性质上,有新闻专属的也有综合性的。

(一)视频时长要短

短视频最外在的形式是时长较短,尽管现在对短视频的具体时长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总体上是以秒计。在短视频发展初期,受限于拍摄设备与传播平台,短视频的时长非常短,后来传播技术发展了,视频在时长上有所放宽。新闻短视频因为是以新闻性为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时长上会有所增加,但一般限制在 2分钟以内,提倡1分钟内短视频新闻。超过 2分钟的短视频应该算作专题新闻视频或综合新闻视频,而不是简明扼要的单一新闻短视频。

(二)传播时效要短

新闻短视频以网络为平台传播,且要求时效性,因此在传播上要求尽可能接近于直播的时效,也就是在新闻现场用手机拍摄,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传送给编辑,后台编辑第一时间予以审核上线。对于特别重要的新闻报道,甚至后台编辑直接到新闻现场参与拍摄或现场审核,视频从新闻现场直接上线传播。目前国内最简便的视频传播方式是微信,拍摄的视频文件大小只要在软件许可范围内可以立即传送上线。而对于超大文件的视频,高端手机(如国产华为 Mate 9)已经具备了视频自动压缩功能,压缩后的文件大小完全满足微信发送要求,可以直接上传发布。

(三)视频画面与新闻内核距离要短

短视频传播新闻,不像文字那样有必要的铺垫,缺少了程序化的文字叙述环节,因此在视频画面的选择上要尽可能是新闻的精彩瞬间,尽可能是新闻的核心区段,这样才容易把新闻描绘清楚,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视频的精彩瞬间,有点类似于新闻摄影单张照片的瞬间,但短视频有声音配合,更能再现现场气氛。

(四)画面内容与读者距离要短

新闻短视频不是万金油,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视频来表现。那些用文字描述比较费劲,或是现场感强烈的新闻事件,更适合于视频要素的参与,如突发新闻。在新闻短视频上,“读者就是上帝”这样的话同样适用,读者不关心的东西,无论视频拍摄得多么用心多么费时多么富丽堂皇,读者在网络平台上点击后依然不会仔细看,更不用说完整地播放到结束。

(五)短新闻视频的概念描绘

新闻短视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新闻短视频在定义的时候,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

1.新闻短视频是为传播新闻服务的新闻内容之一,可以单独呈现,也可以与文字、图片组合呈现。

2.现场自然抓拍,不经过人为干预、摆布或导演,能正确描绘新闻的主体内容。

3.短视频需要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或音频解说,或至少要有一个标题。

4.现场制作并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传播平台可以是传统互联网平台、新闻媒体自办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APP,甚至可以是自媒体。

5.网络新闻短视频具有互动性,可留言、点赞、打赏、原始链接转发等。

6.新闻短视频内容与形式要适应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观看。综合以上方面,可以给网络新闻短视频这样的定义:网络新闻短视频,是以视频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一般附有字幕、音频解说或标题中的一种或多种,时长以秒计,通过网络传播,以手机屏幕观看为主,视频传播时具有互动性。

 

三、新闻短视频适合于“自产自销”

 

在网络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上,首先要区分开生产者是不是专业电视台。电视台的综合新闻,实际上就是众多新闻短视频与新闻长视频的串联,典型的例子就是央视的新闻联播。电视台的新闻短视频如果放到电视台的网站,自然就变成了网络新闻短视频。电视台新闻短视频多是电视台自家记者提交的,但也有些是下一级或下二级下三级等电视台提供,或是签约电视台间的资源共享。

 

 

专业电视台以外的新闻短视频生产者可以归为一类,包括传统纸媒转型新媒体后记者拍摄的视频,专业通讯社采集的短视频,商业网站!机构)提供的短视频,以及个体拍摄的新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的来源、播放平台及平台性质组合起来有多种,直观展现如上表。

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了正规电视台具有短视频有效供应外,其他视频生产方的新闻短视频尚处于无序生产与传播状态,数量供给不足,网络推送时好时坏。播放平台在无米下锅时只好转发电视台的短视频,或是从网络上随意截取转录点击量高的视频,未经允许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电视台以外的新闻媒体要解决新闻短视频供给侧不足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自家记者身上做文章,也就是让每名记者都有抓短视频新闻的意识,多多拍摄迅速上传实时推送。

 

四、自媒体不能解决新闻短视频资源医乏问题

 

很多商业网站看到了短视频的潜力,也嗅到了短视频的商机,纷纷推出扶持计划,寄希望于通过自媒体获得更多的短视频资源,进而形成规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比如,2016年,今日头条投血本砸钱10亿扶持短视频创作者;秒拍随后发布投入1亿美元推动短视频发展。如今短视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确很红火,也催生了一些网红,如Papi酱。但在新闻短视频方面,商业网站还没有大大作为。为了有所突破,一些商业网站参照了微博、微信、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方式,大力培养自媒体供稿队伍,或自建视频采集队伍,以实现短视频数量上的突破。

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网络新闻自媒体视频采集方式尚不可行。如果是职业记者加入到自媒体队伍之中,那么会有很多潜在的风险,记者采访中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所有权在供职单位,记者并不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短视频作品,不可以擅自给商业网站,更不可以给与自己供职单位网站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网络平台,除非记者所在单位对记者自媒体经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默许纵容。而对于非职业记者身份的普通公民,要经常提供新鲜的自媒体视频有难度,毕竟很多场合并不向非记者开放。对此现在有些人单方面强调公民采访权,想当然地认为什么都能拍摄,其实人人都有采访权一直就是一个伪命题。人人都有采访权,看似有道理,实则混淆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与记者工作的权利。就如同所有的公民,你有驾驶机动车的自由,你驾驶不驾驶那是你的自由,但前提是你要取得驾照,否则就是无照驾驶,至少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是这样要求的。同理,新闻采访不是特权,只是记者履行职务工作的“准驾证”,没有记者证自然不许进行工作性质的采访。当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个人拍摄的视频发在自己的博客、朋友圈或供给自媒体平台不会受限制。但如果在自媒体上发布的东西失实或有意制造恐慌动乱,威胁到了国家或公众安全,轻则被删帖、被封号,重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2016年下半年,国家监管部门对商业网站自行采编新闻进行了整顿,违规频道/栏目被关停或勒令整改,也再次明确了不是所有的网站采编人员都是记者,不是所有的网站都具有新闻采访权。目前国内有采访权的只有少数几家独立的商业网站,其他符合要求的大多都是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新闻网站,商业网站没有自行采编新闻的权利,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2017年2月,梨视频因为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其通过原创栏目、自行采编视频、收集用户上传内容等方式大量发布所谓“独家”时政类视听新闻信息,属于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被责令全面整改。

 

五、新闻短视频去新闻化问题需重视

 

网络新闻短视频目前遇到的问题,不仅仅在数量上不足,还体现在内容取舍上的摇摆不定。新闻短视频当然应该围绕着新闻展开,但大多数新闻短视频在网络上并没有多少人关注,网络阅读习惯与传统纸媒的区别很大,人们更爱搞笑与娱乐,更喜欢轻松活泼的影像。

有研究者对转发率较高的微视频做过统计,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类41%、搞笑类23%、娱乐类17%。新闻类没做专门的分类,即便把新闻类列入其中,其所占的比例也是小之又小。生活类、搞笑类、娱乐类视频大多与新闻关系不大,由此造成了新闻内容产供销产业链条从业者的困惑,以新闻为主点击量上不去,单求点击量又脱离了新闻本质。在新闻短视频的实践中,杭州日报提出了“去新闻化”的思路,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加宽泛,在内容制作手法上摆脱套路,并买现了《杭州西湖烟花》短视频点击量3130万次。但去新闻化也不是万能的,在日常新闻传播中不可能每天都找到闪光点,不可能总“偶遇”能博得网民关注并大量转发的微视频。很多时候,去新闻化的短视频也供不应求,个别新闻平台就到网络上“拿视频”,点击量高的、好玩的、热点话题的、优美风景的……只要看中统统收入囊中。这样无底线的盗版迟早要出事。有些商业网站为了急于做大,怂恿自媒体作者拼凑新闻,或拍摄伪新闻,用哗众取宠的标题夸大或歪曲新闻实质,并打上“独家”、“原创”、“首发”等标签,强行塞给用户观看,如此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让成长中的新闻短视频发展更显得步履艰难。

 

 

参考文献:

 

①王晓红、任垚媞.我国短视频生产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新闻战线,2016(9):72-75.②《2016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www.iresearch. com.cn/report/2643.html.

③张露锋 .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J】.新闻知识, 2016(7):38-40.

④曾瑞阳 .探析《杭州日报》“杭+”视频 3000万 +播放流量之路【J】.中国记者,2016(10):60-61.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