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高论

微言高论

作者:李明 主持  2017-08-07 15:26  新传播    【字号:  

  在日益活跃的微信平台上,出现一批值得关注的公众账号,涌现出许多颇有见地的媒体人。这些人思想开放、触觉敏锐,文中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时时闪耀出迷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光芒。
  “微信微观”专栏特别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明主持,将微信平台中媒体人的真知灼见精选出来,与大家一起品味、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

未来媒体要生产自身的用户数据

当下媒体身处变革时代,技术支撑成为行业迭代的强大推动力,这是共识。然而,未来媒体究竟会向何处去?

“受众定义不再,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说,“互联网时代没有受众只有用户,用户是清晰、特定的主体和个人。新的传播关系已经产生,新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关系替代了大众传播,我们看到了哀鸿遍野,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之中。”

诚然,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而新的商业秩序尚未建立。未来媒体的新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媒体将走向何处?

“浸媒体、大平台、大数据。”宋建武回答道,未来的传

播将不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技术为支撑,而一定是在一个大平台上的整体运营。谁有互联网的平台,谁有作为主体的用户,谁就有未来。依靠大数据,只有平台才能聚合大数据并进行处理,未来传统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要向这个方向发展:汇集原生数据,生产自身的用户数据。

原标题:未来的媒体会怎样 ? 文 /李雪 来源:2017-05-27 财经记者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

大数据创造更加优质的内容

关于大数据和传媒产业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为数博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参会代表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指出 :

在媒体传播中,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高速公路修得再好,没有车跑也不行,车上没有人和货也没有意义。新媒体新技术也是这样。

当下关于大数据的研究,更侧重于内容方面。互联网 IT是一条高速公路,互联网上开辟的各种应用平台,就是公路上的汽车。很多人认为大数据研究的只是技术,但对媒体而言大数据是车上的内容、承载的货物。现在,媒体融合不仅仅要在公路建设、平台开辟方面发力,大数据能够创造更加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大数据与媒体融合的关键。

原标题:从数博会到“新一线”,大数据引擎下的传媒竞争力“裂变” 文 /张子龙 洪霞 来源:2017-05-28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

媒体衰的是旧技术和运营模式

唱衰传统媒体是指唱衰传统媒体实体?当然不是,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媒体可以用互联网,传统媒体也可以,两者的界限正在模糊。有人不想承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界限逐步模糊,但承认媒体融合。实际上两个概念是一样的,媒体融合的结果就是界限模糊。

因此,衰的只能是旧的技术和运营方式,实际上不用唱,

旧的技术和运营模式一定会被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有活力的模式的取代。或者说如果有线电视或传统媒体不采用先进技术和模式,那么确实有衰的可能。

但采用先进技术和模式不单单是传统媒体的事,也同样摆在新媒体面前,因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下需要统一的跨平台评价体系。

什么叫唱衰,唱衰就是制造舆论,目的是取而代之。从目前看网络电视完全取代传统电视在近期还不可能,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也在不断并购和融合,也就是说 OTT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的数字转型和新媒体的融合。

原标题:杜百川:唱衰的不是电视,而是旧的技术和运营模式 文 /杜百川 来源:2017-05-19 酷云互动

 

阿里文娱集团副总裁周晓鹏:

门户不是在衰落而是在转型

我离开新浪现任阿里文娱集团副总裁,负责 UC头条和大鱼号(土豆)的内容生态方面业务。UC作为阿里文娱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里大文娱板块的核心旗舰。关于预期,短期内有下面几个重点:

1.构架基于大文娱资源的内容生态体系

构建起一个包含图文、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的内容矩阵,最丰富的内容矩阵,才能形成最完善的内容生态。

2.打造 UC的内容价值

要有视角而不仅是迎合;要快乐而不是傻乐。实现在内容资讯服务上,技术 +艺术的结合。

3.让新土豆引领风向

希望能与土豆的各位同学一起将土豆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短视频网站。短视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新土豆在阿里大文娱的体系支撑下具有独特的资源、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

我觉得门户没有衰落或者过时,过时的是我们对于门户的定义和理解。我们现在在提及门户的时候总是会想起 PC端的门户网站。但其实,门户网站在移动端都做得有声有色,新浪的新闻 APP在去年 DAU实现了数倍的增长,腾讯的新闻 APP是目前市场上用户量最大的,网易的新闻 APP秉承了网易系产品的高品质特点。门户并不能说是衰落,而是在转型,门户的转型并不是因为算法分发平台的兴起,算法分发平台只是给门户转型提供了一个思路。

从多门户向算法分发平台转型,但是门户也有很多经验以及思路值得算法分发平台学习,我加盟 UC就是努力将两者融合,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原标题:原新浪总编周晓鹏出任阿里文娱集团副总裁,称门户并没有衰落!文 /魏晓 来源:2017-05-17 蓝媒汇 记者站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

“中央厨房”建设存在四大误区

“中央厨房”作为媒体融合的标配,是指“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这两个核心机制。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流程创新、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才开发了理念先进的技术平台,建设了功能完善的空间平台,进一步把融合发展推向深入、全面、综合。

“业务 -技术 -空间”,“中央厨房”建设这三大步的顺序不能颠倒。目前,一些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存在“重项目、轻改革,重硬件、轻机制,重技术、轻效果,重建设、轻运营”四大误区。

“中央厨房”机制应借助传统媒体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整合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品牌力量,包装一批在行业中叫得响的名产品、名栏目、名记者,做好“品牌 +”布局,形成一种聚合的品牌效应,进一步释放新闻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传播影响力。

原标题:警惕“中央厨房”三大认识误区和四大建设误区文 /张天培 来源:2017-05-04 传媒圈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

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在一次演讲中提出,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视频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

在戴自更看来,视频更直接,更高效,更具备还原力、解释力和传播力,是与新闻更匹配的表达方式。“视频的采集、制作、传播门槛和成本都在降低,正在成为新闻报道的标配,今后所有的新闻都得配上视频。”

当下,短视频和直播产业蓬勃发展,一条、二更、视知、梨视频、一直播、斗鱼、虎牙直播、熊猫直播……各种项目层出不穷,但多为生活类视频和秀场直播。像“我们视频”这样“专注做新闻,不做其他”的屈指可数。

2016年7月,新京报组建了视频报道部,9月正式上线“我们视频”。腾讯作为独家版权购买商,为“我们视频”提供平台支持。截至今年4月底,“我们视频”完成了350场直播,生产短视频2000多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0亿。

原标题:这家纸媒做短视频和直播也能做得风生水起,全新模式或成方向 文/张小鱼 来源:2017-05-06 刺猬公社

 

电商巨头亚马逊

跻身全球第三大内容直销平台

继谷歌、苹果之后,电商巨头亚马逊也于4月底重磅推出数字订阅服务“Subscribe with Amazon”,一举跻身全球第三大内容直梢平台。凡提供“数字应用程序、网站或软件”产品的公司都可申请入驻,还能自定义专属自己的Amazon主页;而普通读者则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挑选订阅,并管理各种报纸、杂志和网络课程,无需再跳转进各家谋体的网站。背靠5400万Prime付费会员,数字订阅对于亚马逊来说似乎是顺水推舟的事,老大哥会如何发挥优势、玩出新高度呢?

1.平台开放

亚马逊一直对互联网广告市场野心勃勃。现在,这家科技巨头又将触角伸向了订阅服务市场:2017年4月24日,“Subscribe with Amazon”计划正式上线。其实早在去年8月测试版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批试用的有《纽约客》《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纸媒,以及Sling TV、Creativebug和Headspace等数字媒体)如今项目正式运作,所有美国境内发行的数字产品公司都可以申请加入。

2.收入分成

关于收入分成模式,亚马逊在第一年将收取媒体订阅总收益的30%,第二年直接减半,降低为当年收入的15%。这样的收费条款与苹果App Store完全相同,与Google Play的“无差别每年15%”也相差不大。显然,第三家订阅平台的出现无疑对谋体正面临的严峻双面夹击有所缓解——一方面,双寡头平台的压榨让媒体感到恐惧和厌恶;另一方面,报摊和书店的关闭又逼迫媒体寻找新的订阅增长点。

原标题:内容付费再获巨头加持”亚马逊杀入数字订阅市场,跟媒体3/7分成来源:2017-05-04腾讯传媒 全媒派

 

新闻业为什么热衷VR

美国主流媒体人道说缘由

在最近的一篇关于VR新闻的研究报告中,BBC研发部执行总监Zillah Watson采访了大量欧洲和美国新闻行业的VR领军人物,试图为我们描绘VR技术在新闻业的发展地图,探讨媒体在VR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过去三年,VR从早期的试验阶段逐步融入编辑室,成为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VR技术是创造性的

美联社互动和数字新闻制作总监Paul Cheung认为,相对于新闻业的其他技术而言,VR对于记者的意义完全不同:“比如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记者只会认为这些技术将会取代他们。但VR技术是创造性的一一我们能用完全不同的形式报道原本觉得无聊的故事。”

2.探索与此伴随的新的商业模式

除了新闻工作者的兴奋因素之外,VR新闲投资的早期驱动因素在于想成为改革新闻技术的先驱,想探索与此伴随的新的商业模式。《今日美国》的技术主管Niko Chains强调:“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机会,可以将自己定位为新媒体中的专业新闻讲述者,从传统的报业集团转为新媒体先驱。”《赫芬顿邮报》的VR制作机构RYOT的负责人JessicaLauretti认为:“2016年,每家谋体都在重新思考他们的品牌,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重新思考他们的组织架构,他们知道VR将会成为未来的一部分。”

与对VR的兴趣相伴而来的是对未来盈利模式的兴趣。《纽约时报》VR商业和运营官Varun Shetty提出:“公司专注于受众订阅的商业模式,同时也依靠广告收入,但是我认为VR将会成为未来非常有活力的收入来源,不管是通过与广告商的合作,或者是通过协调与技术平台的关系。”

3.新闻媒体的品牌认证

新闻谋体的品牌认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走在VR前沿的新闻机构实际上在表明,他们是一家有前瞻性的公司。被视作行业领导者是《纽约时报》以及其他媒体投资VR的重要驱动因素。

原标题:BBC记者探访30家顶级编辑部,万字报告揭秘VR新闻现状与未来来源:2017-05-04腾讯传媒全媒派

 

美联社推出

新闻编辑部“人工智能”使用手册

人工智能参与新闻工作在美国媒体编辑部早已不是新鲜事。新闻业的创新者越来越多地借助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来推动新闻业价值链上所有环节的发展:从新闻采编到内容生成再到产品分发。作为全美较早开始使用计算机和机器人进行写作的新闻机构,美联社通过对数据科学家、计算机记者、业内人士和学者的访谈,结合自身几年来的实践,推出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辅助下编辑部实践“增强新闻”的工作指南。这份指南清楚阐述了“增强新闻”的特点和风险;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于未来新闻业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及其持续性影响;介绍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新闻业的助益;对人工智能如何高效、积极辅助编辑部工作提出了思考。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包括:

1.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可以帮助记者从数据构成的大规模语料库中提取结论;利用监测学习找到已知输入数据和已知输出数据之间的联系。

2.自然语言生成技术

自然语言可以帮助记者以更高效和友好的方式分析数据;但在复杂数据环境下生成机器写作新闻需要对自然语言生成系统进行更多的检测。

3.语音技术

语音技术可以让最复杂的软件变成用户友好型工具。文本转换成语音,比如:添加画外音,需要注意如何为不常见的名字和短语加注语音提示;语音转换为文字,可以使誊写、配音等工作自动化,将记者从这种初级劳动中解脱出来。

4.视觉技术

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可以让编辑部的创意和编辑程序提速。但图像识别体系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它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输入原始数据时要尽可能广泛地采集图像。

5.机器人技术

尽管无人机对新闻采访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对它的限制也日趋严格,记者必须清楚这些限制。机器人凭借深度学习系统可以帮助记者完成很多人工工作。

文 /余婷编译 来源:2017-04-27 《新闻记者》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