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选秀热”的冷思考

电视“选秀热”的冷思考

作者: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周思明  2017-08-28 16:09  新传播    【字号:  

  电视选秀节目逢迎观众和愚乐观众的现象日趋明显和严重,一些电视人把催人虚荣的东西如追星、捧星、造星等,当成人生赌博的强力精神鸦片。海量复制的选秀、追星、捧星、造星节目,甚至已经燃烧到了低龄少儿的范畴,而类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历史上的今天”“读书时间”等等贴近普通百姓、传授人文知识、励志睿智的节目,不知何故被悄然置换或挤到边缘。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电视文化怎么了,这是否是一个民族的不幸和悲哀?

【关键词】电视 选秀热 造星 弊端

 

电视选秀,顾名思义,就是经由电视这个平台遴选民间文艺达人的节目。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大地上,是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做明星梦、达人梦的,只有少数幸运儿通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方式,进入国家或地方少数艺术院校诸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得以成为亿万民众瞩目、令人“羡慕忌妒恨”的演艺明星。这对于那些拥有一定文艺表演才能的体制外的人来说,虽然不太公平,但又无可奈何。

粗略扫描下来,此起彼伏、生生不息的全民选秀节目,五花八门,不断翻新:《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加油美少女》《中国之星》《我看你有戏》《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绝对唱响》《加油!好男儿》《快乐男声》《中国红歌会》《奥运真男孩》《风云新人》《第一次心动》《有你,就有戏》《梦想中国》《音乐成就梦想》《红楼梦中人》《亮出来就精彩》《我型我秀》《新人快快红》……这些选秀节目在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成名机会的同时,也让人们陷入功利化、浮躁化的价值取向偏离的危害。考量这些电视选秀节目,往往是张三仿效李四,李四复制王五,而貌似独创的王五如果你再深入考察,却原来也是从国外趸来的舶来品!

 

一、选秀热有全民总动员意味

 

不得不指出的是,选秀本是为了选拔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的一种活动,而时下中国这场民间选秀风潮大有全民总动员的意味。特别是李宇春、陈楚生等人的成功,给懵懂的少年们吹响了向成功发起猛烈进攻的号角。不难想象,这样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对明星梦的趋之若鹜。一些少男少女为了获得更多的出镜率和成功可能,不惜奔跑于各个选秀场,甚至要父母拿钱给他们整容,或是请人包装。他们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直白型

参加选秀就是为出名,有了名,自会有利。不得不说,这些少年的想法是急功近利。他们将选秀视为达到成功的最便捷通道,只要获得人们的关注和眼球就可能成为偶像,那么利益就随之而来。于是很多少年不惜用各种方式博取“出镜”。

(二)梦想型

所有选秀活动只为心中梦想,梦想成为音乐家、艺术家。这样的少年也不在少数,喜欢文艺的他们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但考取音乐学院、电影学院那是华山一条道且难上加难,而选秀弥补了这样的遗憾。他们坚信只要有才艺、有能力便可步入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三)自我实现型

“我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我能行!”一次次的海选落败让很多少年失去信心,但也有些生性很“轴”的人,是打不败的“小强”,直到找到真正肯定自己能力的平台才肯罢休,或曰“不撞南墙不回头”。

并非危言耸听且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全民选秀节目的泛滥已经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对此,舆论有赞有弹。有学者分析:“这是一种社会欲望的普遍表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不违背道德的底线,我们就应该鼓励这种尝试。”“选秀这样的电视节目已经扩展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要正确对待选秀带动普通人参与的积极因素。在学校组织‘三好学生’这样的选秀可能还不是很合适,但如果是‘最有魅力同学’的评选,那就很合适了。”

对选秀,如果能把它看成是体制外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将其视为带动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一次契机,或许人们参与的心态会轻松得多。但正如有的评论者所指出的:“这么多选秀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明星崇拜。”“你好像是在投票,好像是在点击,好像是说不管是短信也好、电脑的鼠标也好都在你的手里面,但是其实你时时受制或是受控于策划人策划的目的。任何一个参加选秀活动的人都在他既定的范畴之内参加这个活动,超出了这个,点击率和短信就是无效的。作为个体来说,普通的文化消费者不需要具备很好的识别能力,怎么痛快怎么来吧。但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塑造,只能是有坏处的。”这无疑是说,选秀是有很大弊端的。

 

二、过热的选秀带来负能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选秀活动愈演愈烈,诸类选秀不断升温乃成燎原之势。各级电视媒体主办方誓将低俗进行到底,低俗的结果是令人愉悦的——“圈钱”。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在此类活动中,参赛者其实均是有备而来:催人泪下的故事,当事人与慈悲为怀的评委们动辄痛哭流涕或眼含泪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悲剧小品,使得疯狂的粉丝义无反顾地山呼海叫,力挺强撑,甚至心甘情愿掏自己的腰包去填选手干瘪的口袋。虽然此类选秀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各种非议诟病就从未停止过,但它却一届届地做了下来,且大有继续做下去的趋势。

人们不禁要问:电视选秀热的背后,隐藏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知情者透露:选秀活动可以挣到的钱令人咋舌——赞助、广告、短信分成,一次活动办下来的收入相当惊人!别管它俗不俗,只要有人爱看,只要有人肯掏钱,它就成功了。在这样的价值驱动下,近乎癫狂的全民选秀活动呈现出如下突出的负面效应:

其一,一夜成名的选秀所带来的光环效应,会使一个浮躁的社会更加浮躁;

其二,把关不严的选秀引发的黑箱操作,可能导致社会诚信的进一步丧失;

其三,重复仿造的选秀会让媒体变得创新乏力;

其四,泛滥过度的选秀会让民众审美疲劳,从而最终将其唾弃。

从草台班子到大规模的电视制作,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选秀活动都已经走向了一条只认钱不管其他的道路,什么社会意义,什么道德伦理,什么价值取向,统统被抛到了脑后,选秀经济一定程度上被涂上了负面的色彩。

不能说电视选秀节目没有正能量,但过头、过热的选秀风潮所带来的负能量,是不容小觑的。其价值取向的迷茫和思想深度的放逐,致使有些电视人和选手们浮躁焦虑、刻意追求成功。

如今,奋斗或努力的定义正在被舆论改写。成功或理想本是神圣的,需要人们以呕心沥血之苦行,以十年磨一剑之功力,书写出不可替代、货真价实的独家故事。然而,如今的电视选秀节目制作与参与者往往急功近利,崇尚短期行为、快速成功。市场资源有限,资金货币诱人,电视选秀节目的消费性和实用性特征变得空前地突出:喜新厌旧,争先恐后,追逐时髦,吸引眼球,快拿快用,用完即扔。在这种行为和观念统摄下的电视选秀,追求的是媚俗、时尚、刺激、愚乐、炫目,最终赚得大把的钞票,成为高额利润的收获者。

 

三、“选秀热”助长社会浮躁风气

 

电视选秀节目逢迎观众和愚乐观众的现象日趋明显和严重,一些电视人把催人虚荣的东西如追星、捧星、造星等等,当成人生唯一的出路和强力精神鸦片。海量复制的选秀、选美、追星、捧星、造星节目,甚至已经燃烧到了低龄少儿的范畴,而类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历史上的今天”“读书时间”等等贴近普通百姓、传授人文知识、励志睿智的节目,不知何故被悄然置换或挤到边缘。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电视文化怎么了,这是否是一个民族的不幸和悲哀?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意是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产生连锁反应。这也就是所谓“媒介失实”理论的要义所在。电视选秀节目正是如此,其对整个国家民族、百姓大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给人们造成一种精神上的负面影响,认为一个人只要稍具一点文艺表演才能,加之所谓底层、草根经历,即可成就如王宝强、朱之文、阿宝、旭日阳刚组合等人的明星梦想。实际上,上述人才的明星路不是任何人都可复制的,他们的明星路是需要各种因素筑成的,是由特殊历史原因、现实因素和个人独特才能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也是具有诸多偶然因素的。

君不见,许多看似偶然、实则故意的电视选秀节目中那些几乎个个“有故事”的选手们,蜂拥着登台以求“脱颖而出”,甚至连三四岁的孩子也因落选而泪光盈盈抱憾不已。而“唱得好不如长得好”的选拔标准,也暴露了一些貌似公正的评委们变味的价值评判。一些电视台不断推出的不入流的选美节目,也似乎标志着一个电视选秀风潮的堕落。

电视选秀的变味、走样,举证一点不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1年9月曾通告批评“超女”违规。吊诡的是,时至今日,从央视到地方各大卫视,选秀节目仍呈“井喷”态势,依次闪现的选秀节目如强弩之末,再也回天无力,很难为观众带来积极的娱乐享受,反而留下一个个令人不齿的丑闻。如今的“超女”更像是天娱公司(“超女”选手签约公司)一场华丽的“员工招聘会”,是按照艺人的角色定位在选拔。

纵观近年“超女”及其他选秀节目,进入最后十强的选手们确实可以被一一“角色化”:国际范儿的有“超女”的洪辰、“花儿”的刘思涵、《非同凡响》的曹轩宾;中性、性格讨巧的“人气王”有刘忻、冼璠献、李佑晨等;主打励志路线的有段林希、仙蒂妈妈、大壮小胖,还有温柔美女型、舞技独步天下型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这其实是一种选秀畸形的必然。每种类型都不缺,当才艺选拔成了“员工招聘”,被贴上各种所谓“特色”标签的“个性选手”,也就不可避免地掉进角色模式化的窠臼中。

低俗一直是选秀的一大弊病,有关主办方相继收到有关管理部门的黄牌警告。但即便如此,很多电视台、节目组仍不肯收手,都还在努力着。毕竟,选秀被骂得再凶,也还是有相当可观的收视率。甚至有人这样说:“做选秀不外乎胆子够大,没死,就发了。”主办者和参与者都抱着这种“拼死吃河豚”的侥幸心理和博彩心理,毕竟真正的上位者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谁在乎真正的“秀”?这就给了人们以如是错觉:当今世界,只要电视传媒够胆敢做,就能招徕赵公元帅的黑眼球;只要选手脸皮够厚,仰仗一点演唱才华,能把故事讲得吸引耳朵,让人落泪,就有可能一夜成名、出人头地。

的确,电视选秀节目的负面效应,直接催生和导致了所谓“一夜成名”“一炮走红”的社会浮躁风气,使一些人梦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名、一鸣惊人,滋长投机取巧心理,放逐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无疑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缺失、不切实际作风作祟的社会现象。正如中医认定急性病面容表现为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表情痛苦、烦躁不安等,此种状况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等。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度热衷于通过选秀鼓励人们“成功”“圆梦”“当明星”“成达人”乃至“出人头地”“改写人生”“耀祖光宗”,这种价值导向本身不仅是虚妄的,也是病态的,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四、电视综艺节目呼唤更多正能量

 

不少电视选秀节目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节目制作受制于狭窄的思维模式,主体意识浓重,灌输意识太强,匮乏原创精神,片面强调“好看”,以为只要荧屏画面“好看”“热闹”,便能吸引观众眼球,其实大谬。殊不知,倘使电视制作人对观众的收视心理研究不透,了解不够,不知道各个层次、各种群体观众想要什么,只是仰仗了“模仿秀”,跟在国外节目后面鹦鹉学舌、邯郸学步,那就难以走出别人的阴影,也势必很快被处于信息极为透明、审美胃口越来越“刁”的观众识破马脚,从而遭受“换台”的“礼遇”!我以为,电视节目要抓住观众,不能只是盯住他们的眼球,必须抓住他们的心灵,只有抓住电视观众的心灵,才能赢得他们的“共鸣”!换言之,“好看”只是其“表”,“共鸣”才是其“质”。我们应当透过现象抓本质,这才是影响电视节目制作效果的“牛鼻子”。

我们的电视综艺节目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电视制作人的心理学功课做得还不到家,对诸如“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理念尚未吃透,没有做足功夫去详尽分析不同声画组合对电视观众所形成的不同收视感受,从而用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研究电视节目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以此来满足观众、服务观众、引导观众、提升观众。许多电视台一味媚俗从众,热衷制造噱头炒作。如今,看电视已经成为亿万群众重要的文化消费活动。但整体上看,入眼的电视节目鲜有创新。这反映了某种浮躁与浅薄。克服这一弊端不易,它需要有一批充满智慧、创造力和极高美学基础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当下的情形是,“我播你看,我说你听”,电视台不能准确地把握观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想什么时间看等诸如此类的心理需求,节目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观众的满意度可想而知。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众多电视节目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使得观众对于电视产生了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大量的模仿秀、选美、超级男女、男女速配、情感故事、人生传奇等节目的相互雷同,成为愚弄观众的“精神鸦片”,在此情势下,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只有摒弃传统观念、打破窠臼,推出原创,才能做出好的节目,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和广大观众。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的电视市场,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已经形成“一超两强”的格局,其他电视媒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走特色化经营道路已是大势所趋,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特色竞争主要依赖于资源的独特、定位的精准和内容的不可替代性。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也不能忽视。正如许多作家、批评家在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时,只注意到了它在技巧上的“51种表达法”,而忽视了作家高超技巧之下所表现的深刻厚重、不可替代的人文内涵——没错,内涵的深厚和形式的独特,以及更多体现真善美的正能量,这才是可以赢得亿万观众共鸣的“秘密武器”!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