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新闻设计协会年会看视觉化新闻生产

从美国新闻设计协会年会看视觉化新闻生产

作者: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视觉总监 吴莺  2017-08-28 16:13  新传播    【字号:  

  在可视化数据新闻生产中,编辑要掌握编程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要拥有可视化思维。而设计人员也需要有数据分析和编程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一个团队中,当大家都具有共通的融媒素养之后,再以自己的所长来负责具体环节,这样做出来的内容才是高效率、高质量的新闻产品,而这样的制作团队也符合媒体深度融合后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视觉化 新闻 生产 美国新闻设计协会 年会

 

第39届美国新闻设计协会(SND)年会近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举行。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新闻视觉协会,其每年举办的全球最佳新闻设计大赛堪称新闻设计界的奥斯卡。今年大会邀请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来自加拿大、欧洲等世界主流媒体的相关负责人,探讨新闻视觉的最新发展以及新闻视觉人才的需求与趋势。

 

一、纽约时报:创造一个更加视觉化的新闻室

 

纽约时报发布的“2020战略计划”,非常清晰地指出,他们把新闻未来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新闻视觉之上。在这次年会上,分别来自纽约时报编辑组和产品组的设计师们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打造更加视觉化的新闻室以及如何提升设计和设计师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角色。

 

在第39届美国新闻设计协会年会上的演讲中,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视觉总监吴莺介绍了中国移动端新闻产品的近况,并展示了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联合h家地方媒体共同制作的《您有6位亲友来电》的H5移动新闻产品。吴莺在介绍中指出,中国目前有7.3亿网民,95%都是手机端用户,这个市场相当于整个美国人口的2.3倍,也约等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数量。因为移动市场的带动,中国的移动新闻迅速发展起来。

 

纽约时报数字设计组由58人组成。其中14人做新闻内容相关的设计,包括视频、图片、信息图表、网页设计等日常新闻需求制作;40人为产品制作人员,包括平台、游戏、数据等产品,3人做长篇故事设计,还有一个人负责新开始的snapchat社交媒体上的视觉制作。纽约时报从制作与合作方面体现他们是如何来创造一个更加视觉化的新闻室。

首先在制作方面,根据“2020战略计划”,纽约时报要把读、看、听的体验做到像新闻本身一样引人入胜。这就再次强调了,用户体验就是新闻的一部分,故事形式(story form)也是故事内容。因此在这个战略点上,纽约时报在新闻室推广了一个叫做“留在你的道上”的流程,即故事的结构和形式应该在报道和编辑的时候就应该被决定好。设计师应该也作为内容生产者,一开始就参与其中,而不是作为后来的视觉加工者。

在合作上,纽约时报提出建立一种新的编辑制度,那就是让视觉专家来领导新闻制作,不要按照传统的工作流程,如此可让大家都用一种视觉语言来编辑故事。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新闻产品制造的模式。

纽约时报在针对自己的纸媒和数字部分如何结合也提出了一些思路,比如增大纸媒上照片的数量。甚至可以把网页的形式直接放到纸媒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特刊更是可以拿到网上如ebay上作为纪念品去卖。

根据“2020战略计划”,纽约时报的既定目标定位是在2020年实现数字收入翻倍增长。从目前发展来看,这个宏伟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华盛顿邮报:展开根本意义上的数字革新

 

被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买下后的《华盛顿邮报》,经历了三年惊人的转变。《华盛顿邮报》负责数字采编的主编Emilio Garcia-Ruiz和产品总监Joey Marburger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在过去几年《华盛顿邮报》是如何进行数字革新的,并对未来的计划作出展望。

Emilio介绍道,《华盛顿邮报》开展VR视频业务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虽然发展进度缓慢,但是他们很有耐心,相信VR视频业务一定会有市场,因为这是个趋势。随后他聊到跟杰夫·贝索斯在一起工作的一些场景。Emilio说,杰夫只来到过新闻室几次,并表示他对新闻虽然一无所知,却很懂得互联网。他一再强调科技和新闻之间的推动关系。因此,在调整新闻室人员结构时,工程师在数字编辑室中的人数比例大大提高,在招聘设计师时,特别强调设计人员的编程能力,如果你不懂得编程语言,基本不会录用。当然,他们招聘的设计师,不一定需要有特别强的编程能力,但是一定要有共通的数字语言和数字思维。因此杰夫在对《华盛顿邮报》进行数字革新时,最初就是在公司整个人员结构调整上,让其更加互联网化。而这些确实也让《华盛顿邮报》慢慢地进行着数字转化。

产品经理JoeyMarburger也谈到他们的很多工作是要配合运营工作的。因为在做新闻的时候,你要有产品的概念,毕竟这是一个商业。而且设计在其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他们现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这方面上。关于未来的发展,他们希望有一些design-driven的产品,这样更能吸引用户。

在鼓励创新方面,主编Emilio表示,大家都在用高科技和新闻产品结合,但是能做出什么产品吗?没有人知道答案。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鼓励大家做出来,而且不能怕失败。尤其是在设计方面,他说,如果你在新闻室工作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报道还是那样报道,编辑还是那样编辑,但是设计随着技术的变化,时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很多社交媒体作为新闻的传播平台,在设计上更成熟、多元和创新。比如Snapchat, 有些用户需要马上看视频、听音乐,发表情绪,发短消息,还希望快速得到回应等等,这些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是很强烈的。Snapchat能满足用户所有这些要求并把它们带入到用户的真实生活中来。这种视觉和体验的交流,跟我们传统上认为的什么是交流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否能改变一下人们对交流的定义呢?从而市面上出现了革新型的新闻传播类的产品。关于未来的很多想法,我们只能放开手去做,才会出现根本意义上的数字革新。

 

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VR视频定义为“重塑新闻故事过程”

 

CNN在出台CNNVR(一个全新的沉浸式新闻栏目和平台)之前就已经做了很多VR产品,反响也不错。但是真正开始深入着手并推出CNNVR应用和网站,还是今年早春的时候。CNNVR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负责人在大会上谈到了他们是如何制作一个VR视觉产品以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产品体验设计师Alexa Kaspar说从去年12月份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做demo和各种装置的适配和测试工作。一开始他们的工作并不顺利,编辑们对他们所做的产品一点都不兴奋。因为技术再炫酷也只是技术,如何把技术和讲故事嫁接起来,甚至是推进和改变故事编辑的思维,才是CNNVR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CNNVR将VR视频定义为“重塑新闻故事过程”,让体验者有很强的参与感,并有一种“我在现场”的感觉。只有提供这样有别于读新闻、看新闻的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愿意走入CNNVR。但是在谈到与内容编辑合作的时候,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由新技术带来的困难。因为VR提供了一种重塑新闻角度的可能。到底先看什么,或者该看什么,哪些体验的价值大于内容的价值等这些问题,在编辑室里也经常出现。看的先后顺序也导致了故事解构和体验的不同。因此,在新技术的冲击之下,需要在故事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进行更多的沟通,最终做出大家都满意的VR视频。

 

四、新闻视觉人才需求趋势

 

在大会接近尾声时,组委会把会前就已经进行的新闻视觉人才需求调查的结果与在座的各位媒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数字革新在全行业的开展,很多新闻媒体对设计师的编程技术有要求,而且这不仅仅只是针对设计人员,还包括文字编辑。

在未来新闻行业发展中,新闻视觉的力量越来越重要,因此设计师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需要提升。新闻设计师,相对于文字编辑,是用视觉语言做报道、讲故事的人。新闻设计师应该提早进入策划阶段。国外很多新闻设计师都是有新闻编辑采写技能的,并有一定的行业知识背景,因此很多设计师都具有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叙事的能力。这和中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结构有所区别。在新闻生产队伍中,这种复合型的人才能较大地提升新闻生产的速度。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新闻设计师对职业发展和规划也有需求,希望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来增强个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于新闻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中国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向深度融合的时期,然而中国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融合发展的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大量应用型新媒体人才;而中国的整个媒体行业也正处在转型时期,大量的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对自己拥有的技术进行更新,以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国的融媒体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广大师生和在职人员来说,接受职业培训是一个可以弥补这个真空的有效办法。而且新闻媒体人要具有职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免在市场中被淘汰。

对于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学习,首先必须加强融媒素养,即新闻媒体人不仅要紧跟媒体发展的趋势,还需要对新闻生产中各个环节所需的技能有一定了解,并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强化提高。比如在可视化数据新闻生产中,编辑要掌握编程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要拥有可视化思维。而设计人员也需要有数据分析和编程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一个团队中,当大家都具有共通的融媒素养之后,再以自己的所长来负责具体环节,这样做出来的内容才是高效率、高质量的新闻产品,而这样的制作团队也符合媒体深度融合后市场的要求。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