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闻当电影拍:新媒体的新尝试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名记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数字影音工作室副主任 丁庆林  2018-02-05 14:45  新传播    【字号:  

感言:网络媒体的发展,读者对新闻的苛刻需求,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只有依靠主流媒体强大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升级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诸多采访、传播手段才能在新传播浪潮中找到立足之地。

作者丁庆林在拍摄。

据说电影界普遍有个共识:拍电影的看不起拍新闻的。

我喜欢看电影,看各种好的电影。我喜欢拍照片,拍各种精彩照片。我看电影看了40多年,干新闻摄影干了25年,看电影和拍新闻分属我生活和工作两个领域,既无瓜葛也无联系。

机缘巧合,2016年11月我调动工作到深圳特区报新成立的数字影音工作室,转型成为视频记者,让我有机会把拍电影和拍新闻生生给拧到一起,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电影拍摄中有一种拍摄手法叫做“长镜头”,电影教科书给出的定义是: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方法不间断连续拍摄,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的长镜头。

简单来说就是“一镜到底”。

导演为了实现“长镜头”带给观众的大信息量、无缝衔接、各种“偶然”集中呈现的镜头魅力,不惜把摄影师用钢丝吊起来飞檐走壁,或者搭建巨型活动道具实现镜头的过屋穿墙,让观众的视线跟随镜头的移动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让观众的视线跟随镜头的移动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获得现场的真实感受,不也是新闻视频所要达到的效果吗?

2017年1月12日深圳春运首趟列车发车,我决定用“长镜头”来尝试拍摄报道。

12日上午,我们成立了由编导、现场导演、摄像、出镜记者组成的报道组,撰写好新闻稿件,提前两小时到达深圳火车站进行踩点,规划拍摄路线,选定记者出镜地点。

当天晚上11:30开机拍摄,摄像和现场导演沿着事先看好的路线缓慢行进拍摄,摄像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现场导演的指挥随机应变选择拍摄对象,记者则从另外一条路线在镜头外跑向出镜地点守候,在摄像到达该地点时“不期而遇”展开介绍,拍摄完毕摄像将镜头移开后,出镜记者又迅速跑向下一个出镜地点……

最后呈现在视频里的效果是在连续不断的镜头中,同一个记者分别出现在站前广场、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候车室和月台上,给人以奇特的视觉效果。

13日0:30,随着4076次列车汽笛一声长鸣,2017年春运首趟列车从深圳火车站驶出,我们也结束了长达一个小时的“长镜头”拍摄。

最终视频被压缩成7分钟的短片。视频13日上线后“读特”新闻客户端和“头条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站的点击量、推荐量迅速攀升,两个小时就突破4万,3天的推荐量加点击量超过45万。

这是电影+新闻的一种尝试,也是用创新思维生产新闻产品的一个有益实践。

在我25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中,共获得包括全国和省、市专业新闻摄影奖项46个,可以算一名成绩及格的新闻记者。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这些成绩只能当作历史来看,记者需要更新知识,掌握新手段以适应新传播时代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用电影的表现手法拍摄新闻,工作量和投入时间都成几何级增加,但很好地反映了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个主旋律的题材,不但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得到读者的认可,也得到新闻同行的肯定和赞许。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1•7”讲话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希望。我们应该时刻牢记。

继承和发扬深圳特区报严谨求实作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甘当“新闻工匠”,坚持“内容为王”,用新手段新形式生产新闻产品,是新传播时代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做到。

(作者丁庆林系深圳报业集团名记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数字影音工作室副主任)

 

编辑:实习生 成明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