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与采访对象的观点交锋与智慧碰撞

作者:香港商报深度报道部副主任 李颖  2018-02-05 16:00  新传播    【字号:  

李颖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时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如果从1997年在深圳特区报鹏城今版实习算起,今年刚好是我入行20年的时间。而我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却仅仅在十年以前。在我看来,这十年是我人生中成长最快、进步最大的十年。

1998年夏天,我从四川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至深圳特区报社。在发行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见习后,我先后在《深星时报》和《香港商报》工作。在做了八九年的夜班编辑之后,我渐渐对这份职业有了审美疲劳,于是在2007年夏天,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申请去所在的《香港商报》深度报道组做一名记者,也算与所学“新闻采写”专业真正对口了。十年时间不长不短,记者生涯带给我的,远远超出我当初的想象。我经历了人到中年重新出发的尴尬,不断追逐新闻热点的疲惫,以及在截稿时间压力下赶稿的痛苦。但同时,我也体会了历经煎熬圆满完成报道任务的满足感,以及探索自我边界无限可能性的喜悦。

身为记者,我们常常要面对突破自我舒适区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不同于跑线记者,我所在的深度报道部,记者并没有固定的新闻线路,涉及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从国内外政经大事到财经热点话题,从宏观经济大势到微观企业动向,都要有所涉猎。同时我们还担负着配合地方办事处,做好当地重大新闻报道的任务。每一个选题都是一道全新的课题,我每每如履薄冰,跌跌撞撞一路走过。

学,然后知不足。越是深入学习,越感到自我认知的局限,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新闻敏感度在增加,判断力在加强,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从初时觉得题材难寻,到现在觉得满眼都是好题材,只愁没时间和功夫去做出来。

借助集团控股的香港商报的采访平台,我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记忆中有很多刻骨铭心的画面在脑中定格:曾经在汶川地震周年时探访地震灾区,每天密集地触碰太多悲情的故事,以致于回来闭门写稿时,强烈的带入感让人心情抑郁几近崩溃;也曾从深圳出发,乘坐高铁一路北上穿越整个中国东部地区,遍访当地企业主、学者、官员,试图寻找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脉络;也有过在外地随团采访时,凌晨时分到达驻地,却要连夜赶稿发回总部的经历。最晚的纪录是写稿至凌晨4时,而清晨8时又要启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每一次历练,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有限的人生,目光所及不再局限于身边琐碎,而是对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报馆所在的香港,我们身处的中国,当下这个时代与世界,有了更多的观察与思考。其间的收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当年初入行时,新闻业正如日中天。如今全媒体时代,纸媒风光不再。之所以仍然坚守,坦白说无关情怀,只因这是我相对最擅长的领域。我享受着与采访对象的观点交锋与智慧碰撞,也享受着思想漫过笔尖的淋漓快感。

(作者李颖系香港商报深度报道部副主任)

编辑:实习生 朱东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