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报纸版式演化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报纸版式演化历程与趋势

作者:​ 陈国权  2018-05-11 10:00  新传播    【字号:  

报纸版式要长期持续性地吸引读者,最根本的还是符合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读者都会对报纸有一种期待,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可信,是否专业,对于读者是否尊重等。报纸的版式应该反映并满足这些期待,而不是迎合读者短暂的感官需求。

关键词:报纸版式 演化历程 趋势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文革”时形成的报纸版式的政治话语逐渐被淡化,但影响依然存在。对于读者需求的迎合与满足成为报纸版式首要考虑的因素。这40多年来报纸版式的渐变演化,从刚开始报纸资源匮乏阶段的穿插式版面,到后来的模块化,到“读图时代”“浓眉大眼”版式,都遵循着满足读者信息接收需求,便于读者选择,减少信息获取费力程度,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则。


一、信息需求与技术限制下的穿插咬合版式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报纸的版面很少,一般都是4个版。只有人民日报等为数极少的党报是对开8个版。但报纸内容却很多,文件、政策、国际、国内,有些内容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上版。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能够获得的媒介渠道只有广播和报纸;而相之于广播,报纸在当时的影响力要高出很多。特别是在推动社会进程以及改革中,以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例,报纸在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助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彼时,新闻媒体威信及地位可以说是史上最好的时期,相对于“文革”时期,上升很快,人们欢迎媒体,渴望获得媒体信息,对于媒体上的各种信息需求量大,信任度高。

要用有限的报纸版面放下那么多的内容,对于编辑,只能做两件事,一是删减稿件的字数,二是最大化地利用版面空间。因此,当时的报纸一般标题和图片都比较小,每个版面容纳的稿件多。1979年时的人民日报平均每个版面一般会有10篇左右的稿件,解放日报则更多,平均每个版面要容纳12到15篇稿件。改革开放之初,资讯渠道仍然比较匮乏,受众对于报纸信息如饥似渴,也根本不会在意太多阅读愉悦与体验。

当时的报纸编排强调厚文薄题、横竖相间、穿插排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版面空间。所谓穿插版式指的是报纸版面比较紧凑,稿件在版面上呈多边形,大小不一,穿插咬合在一起。直到2004年以前,《新民晚报》还一直坚守这种传统版式。穿插版式的优点包括:在视觉上给人颜色淡雅、文字密集、内容丰富的感觉,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版面空间,增加版面的信息密度和含量;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编排繁琐,排版效率低下,也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体验。

新闻图片虽然早已经被报纸使用,但是在当时报纸中所占的版面非常有限。一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图片制版比较繁琐复杂,为避免差错及麻烦,编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配图,通常图片只限于头版使用;第二个原因仍然是版面空间有限,图片必然挤占文字版面空间,影响版面信息含量。在这种情况下,图片使用频率极低,花线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编排,一方面,花线能起到版面美化作用,让报纸版面鲜活、花哨、美观;另一方面也是分割密密麻麻文字稿件的“利器”,各种各样的花线柔和了密集文字带来的生硬感。因此,那个时候的排字车间拥有各种花线铅字种类多达上百种,《新民晚报》一个版面甚至会同时用到四五种花线。

咬合式的编排,满足了人们对于版面较少的报纸的信息量需求.但是,咬合式的编排是铅版印刷时代的无奈之举,排版效率极低,稿件弯来弯去,七拐八拐,读者阅读体验也比较差。随着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熟,以及报纸版面的增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晚报、都市报的繁荣,晚报、都市报所营造出来的人们的阅读报纸习惯的养成,厚报时代开始来临。这种咬合式的编排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厚报时代,以及人们提升阅读体验的需求;模块化版面从西方引进国内,在当时的都市报中开始被普及应用。


二、版面模块化的变革


20世纪60年代,一些美国的报纸就开始应用模块化排版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一些报纸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主要盛行于当时的晚报、都市报及一些市场化的党报。比如,《深圳特区报》从1995年起开始逐步以模块式版面结构取代咬合式编排。

所谓的模块化,就是指稿件以网格体系为基础,被编排成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个矩形就是一个模块、一条新闻信息,版面由一个个四边形模块拼接而成,全部独立成块,不与其他文章交叉。或者,几个小的模块还可以构成四分之一版或半个版。模块化版式阅读时显得整齐、规则、简单,一条稿件就是一个小模块,每条稿件之间分割很清,排版也比较简单,效率高;由于矩形在版面上可以迅速调整,方便了编辑撤换稿件。模块化的版式解放了编辑,编辑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耗费大量精力穿插美化版面,为每天版面形式的创新绞尽脑汁;而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稿件、标题和版面看点的处理上。

但更为重要的是,模块化版面追求报纸的“易读性”,这也是版式模块化变革的核心价值所在。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报纸版面中各个栏目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读者形成惯性与期待,查找也更方便,大大提升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阅读体验更好,减少了读者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

《北京青年报》在模块化方面做得别具一格。它的版面是一种“新闻橱窗版式”,即以彩色的粗线条甚至是多线条将版面分割,黑白相间。板块间错落有致、轻重分明。再加上大图片的运用,使版面显得更有层次感。

穿插咬合式版面时代,版面被排得满满的,密密麻麻。模块化之后,传统版式的花线就不常用了,逐渐被直线取代。直线更简单,也更醒目。有的报纸版面在分隔稿件时,甚至连直线也不用,直接用留白来分割稿件,留白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版面语言。模块化版面突出稿件特色,集中呈现信息内容,报纸版面表现得疏朗、简洁,读者阅读更方便。


image.png

《华西都市报》穿插咬合版式(左)与模块式版式对比(右)


三、读图时代与报纸版式演化


技术进步推动着报纸演化。雅颂(中国)战略与投资机构创建者秦刚,原为《天津日报》国际部编辑。他回忆起1994年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那时候《天津日报》的国际新闻图片出自报社的暗房,当时新华社播发给全国报纸的图片是通过电讯传送给报社,将照片洗印后,再扫描后才能上版。由于传输技术不到位,收到的图片常常模糊不清,接收到的也全部是黑白片,一些图片经过美联社、新华社两道传真扫描,几乎“惨不忍睹”,只能勉强刊发。一是质量很差,二是耗时很长,这使报纸图片的使用频率被降到很低。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图片技术,后来的报纸读图时代也绝无可能到来。回顾文献就可以发现,图书领域的“读图时代”到来的时间远比报纸要早3到5年,究其原因在于图书对时效的要求不高,可以保证图片的质量和数量。

大约在世纪之交,读图时代这个词开始成为业界学界的热词。消费社会的到来把“读图时代”真正推向高潮。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注重感官刺激,追求时尚与感性化的精神愉悦,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快餐式、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形成,这些都在强调图片在媒介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价值。“读图时代”就是报纸从原来的以文字为主,变成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模式;读者的读报习惯也由以前的读字为主改为读图为主。

随着媒介的日趋丰富,信息变得充盈,一个媒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再是承载的信息量更多,而是更好的阅读体验。大量的报纸图片能够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增加可读性,也更易于被读者接受,还节约了人们的阅读时间与精力。

更为重要的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报业处于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大量都市报同城同质竞争愈演愈烈,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内容层面的竞争基本上已到“天花板”,形式方面的努力成了报纸竞争的新方式,图片成为“利器”。在读者需求、技术、理念、媒介竞争等动因的推动下,现代报纸进入“读图时代”。

在穿插式的版面安排中,文字比图片重要得多,编辑往往先安排文字,然后用图片作为点缀;图片使用频率极低。而在模块化版式中,优先安排图片位置,再根据图片位置安排文字。图片在版面上的地位和价值得到强化,除了每个版面都有图片外,许多报纸的头版更是以图片为主打,甚至有些报纸的头版除了报名外,就是一个大幅图片做成的图片新闻。一般情况是,头版作为导读,以一张大幅彩色照片作为版面视觉中心,然后配合一组目录导读。

在内容上,一些报纸还有专门的图片专版,图片专题报道成为一种新闻体裁,甚至是一些报纸的特色。比如,《解放日报》的“时事地图”版,《中国青年报》的“图片专版”,《南方都市报》的“广州读本·图库”版、“深圳读本·图鸦”版,《深圳特区报》的“聚焦”,《广州日报》的“拍客”版,《南方周末》的“写真”专版,《新周刊》的“图片故事”,等等。这些专题摄影报道讲故事、关注民生,冲击力强,表达富有情感,阅读体验很好。2002年,在上海,甚至还诞生了一份专门的画报《外滩画报》,头版就是一张大幅照片,然后在照片上叠印上画报主要文章的标题,画报内页还充斥着大面积的新闻图片、大面积留白,冲击力极大。

很多报纸还开设了专门的新闻图版,每个新闻图版只围绕一个主题,主要用图片进行报道,如遇到一些重大新闻时,报纸开始用图片来提高新闻表现力与冲击力。2003年的非典时期,全国媒体进行了大规模报道,报道中,图片直观展示了疫情与各地抗击非典的举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医护典型也通过图片被广泛地传播;新闻漫画和新闻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开始发力。而在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图片报道也被报纸频繁采用,直观地展示了那场人们非常关注的战争场面。


四、“浓眉大眼”版式与“三步五秒”效应


在40年的中国报纸版式演化史上,“浓眉大眼”版式是非常值得专门提及的版式风格。“浓眉大眼”版式是《北京青年报》20世纪80年代末创立的,后来引来众多报纸仿效模仿,而成为报业的一股风潮。最主要特点是大标题和大图片,强烈的色彩对比。色彩方面也形成“大色块、主色调、浓墨重彩”的风格。后来,《北京青年报》这种“浓眉大眼”版式逐渐形成了特色,“人们一看报纸,就知道是《北京青年报》。”“浓眉大眼”版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品牌的外在形式。

1993年初著名钢琴演奏家克莱德曼访华演出,这是当时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3月28日的《北京青年报》头版以一幅克莱德曼肖像照片占据了半个多四开版面;另外小半四开的面积是配图稿件《生命的顿悟·蓝色克莱德曼》,主标题的字号特别大。28日,克莱德曼在首都体育场举办首场音乐会,33万份《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专刊在现场发放。可以说,版式的突破,是20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青年报》能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一匹“报业黑马”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为满足长期处于信息匮乏状态下的读者信息需求,报纸纷纷以加大信息量、增加版面容量作为追求。但很快,在信息需求量的满足下,对于信息质量的需求,对于信息接收过程的愉悦需求,特别是感官刺激成为读者的进一步要求。从某种意义上看,“浓眉大眼”版式吸引关注的巨大成功是建立在过去报纸对于人们的娱乐需求、感官刺激需求普遍忽视的基础上的。

“浓眉大眼”版式在标题、图片上进行超大、超常的处理,《北京青年报》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所谓的“三步五秒”理论效应。“报纸的头版以大标题、大照片、粗线条对读者视觉形成刺激,让读者在距离报摊三步之远、五秒内,就被报纸吸引,从而产生购买冲动。”“三步五秒”效应的核心在于版式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强调报纸购买的随意性以及版式对于报纸的营销作用。

但与刺激对应的是短暂,都是不能够持续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所造成的吸引力很快就会被淡化。《北京青年报》在获得竞争优势后,“三步五秒”也逐渐被舍弃,如果只停留在使用大标题、大照片抢占暂时注意力层面,不具备持续性;一旦大家都这样做,更不能够成为竞争优势。也确实,后来,很多报纸都开始学习模仿这种“浓眉大眼”版式风格。

报纸版式要长期持续性地吸引读者,最根本的还是符合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读者都会对报纸有一种期待,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可信,是否专业,对于读者是否尊重等。报纸的版式应该反映并满足这些期待,而不是迎合读者短暂的感官需求。进入21世纪,大部分的报纸都没有继续采用这种极度夸张的“浓眉大眼”版式,包括始创者《北京青年报》,都开始转而追求更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

媒介竞争是推动报纸外观演化的重要因素。报纸与报纸的竞争加剧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创新不断,二是模仿不断。一个好的版式创意,往往很快就会被竞争者学习模仿,比如,《北京青年报》的“浓眉大眼”版式,很快就在全国报纸中形成风潮,《北京青年报》后来慢慢弃用“浓眉大眼”版式,也主要在于竞争者都采取了同样的版式风格,失去了排他性。当然,从这个角度看,媒介竞争实际上加速了报纸版式的演化。


五、信息泛滥时代版式助力精炼媒介


各种新媒介层出不穷,为应对竞争压力,报纸必须做出适应性的改变,突出自身竞争优势,比如,增加愉悦性的版式设计;为读者做出选择,强调报纸的深度与综合性质。

新媒介来了,报纸面临的不止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每当出现一个新媒介,就瓜分掉报纸一些原来的媒介资源。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就受众的媒介接受提出了一个公式:媒介选择的概率=获得的收益/费力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当多种媒介提供的都是差不多质量的内容与服务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选择信息接收费力程度越低的媒介。

报纸通过各种方式,竭尽全力地试图保住在媒介生态链中的生态位,版式也必须做出适应性的改变,突出与新媒介竞争的独特竞争优势。

新媒体带来的,首当其冲是信息泛滥导致的注意力稀释。20世纪的报纸版式变革主要是为了增产增效,而在新媒体时代,报纸版式演化的聚焦点则集中在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应对信息泛滥导致的读者的注意力稀释状况。

为读者充当“信息管家”成为新媒体时代报纸版式变革的主要思路。新媒介的丰富性、便利性、趣味性都要远高于报纸。因此,从媒介竞争的角度,报纸在版式方面的变革,不应仅仅局限于美化版面那么简单,而是应该通过版式外观的渐变来实现媒介功能的强化与拓展。

在信息泛滥的新媒体时代,报纸最应该强调的功能与独特性正是“信息管家”,为读者做出选择。新媒介的增多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剧增,信息来源多元而丰富。报纸、电视、广播、电影四大传统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社区、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各种媒介各种媒体源源不断、时时刻刻在生产和传播各种信息。稀缺的是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

面对信息量非常丰富的现代报纸,几乎没有读者会从头到尾把新闻都看完,一般读者只会看个标题,或者就是一页一页快速地翻过,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标题才会停留片刻。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版式更应加强版面的易读性,帮助读者在有限时间里最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新媒体时代,人们除了信息需求本身之外,另一个迫切的需求是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新华每日电讯》由新华社主管主办,创办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解决新华社一些不能被采用的通稿的落地问题,有一个自己的渠道,能够让新华社5000多名记者采写的稿件不至于被湮没在信息洪流中;但发行效果一直不太好。2009年,《新华每日电讯》开始提出新的办报理念:“要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为读者筛选有价值的新闻。这个办报理念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该报的发行量一直持续增长,突破了150万份。据统计,新华社5000多名记者每天采集到的稿件超过3000条。《新华每日电讯》就是从这每天3000条稿件中为读者选择出上版的8个版一百多条稿件,成为“单位面积内有效信息量最大的新闻纸”。

“信息管家”应该成为报纸在面对拥有海量信息的新媒体竞争中的角色追求,而且,还要让读者最方便地获取,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用信息。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提高主流媒体新闻供给质量的扶持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7bxw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陈振平.报纸设计新概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3.

②陈振平.报纸设计新概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8-39.

③陈振平.报纸设计新概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36.

④王达翃.从北京青年报改版看当代中国报纸版面包装走势【J】.采写编.2008(3).

⑤金君俐.论消费社会对报纸内容生产的冲击及其对策【J】.传媒评论,2014(12).

⑥张玉川.报纸的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吗?【J】.传媒观察,2003(1).

⑦范长敏.读图时代与泡沫图片——浅析新闻图片运用中的不良现象【J】.新闻记者,2001(12).

⑧王达翃.从北京青年报改版看当代中国报纸版面包装走势【J】.采写编,2008(3).

⑨彭元正.一幅“浓笔重抹总相宜”的油画——分析北京青年报的版式特点【J】.新闻三昧,1995(8).

⑩桑金兰.报纸版面创意艺术与电脑编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999.

当时的《北京青年报》为四开报纸。

展江.志在潮头——异军突起的北京青年报【J】.新闻爱好者,1994年(5).

杜宝华.报纸版面流变新趋势【J】.新闻爱好者,2004(9).

Robert Lockwood,News by Design,USA:Quark,1991:111.

蔡雯.报纸版面视觉创新的走向和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2(3).

解国记.为读者当新闻秘书替读者选新闻精品【J】.新闻战线,2009(9).

解国记.为读者当新闻秘书替读者选新闻精品【J】.新闻战线,2009(9)).

编辑:刘晓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