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如何提升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孙锦 深圳报业集团名记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政治新闻部记者  2018-07-31 11:01  新传播    【字号:  

  从单一线性叙事到以国际化为主线的融媒体多元化报道,集聚全球资源进行新闻报道的高端拓展,用世界眼光为城市融入全球化发展进行谋划将成为深圳国际传播的新趋势。作为一名主流媒体的外事记者,除了要做好报道本身,更要成为在不同场合宣介媒体和城市的使者,从而推动城市国际化并提升所在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国际传播 主流媒体 声音 流量走向 输出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其中谈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他要求新闻媒体多走出去,做中国和世界“联接”和“沟通”的桥梁纽带。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2017年10月将采访现场从深圳走向海外,走进纽约,并推出了《这几天,纽约街头好多人在说深圳事》视频新闻,实现了从传统媒体人向融媒体记者的转变。而该视频与深圳特区报另两部作品《梦中的桥》和《你的命运连着我的呼吸》作为献礼十九大的新媒体力作不仅收获了百万级阅读量和社会各界的点赞声,更让传统纸媒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的新闻生产者向全媒体制作与推广运营者的转型。身处“未来已来”的智媒时代,传统媒体人如何将内容优势向新媒体拓展,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唱响主流媒体的声音?

全球化为国际传播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作为一名主流媒体的外事记者,除了要做好报道本身,更要成为在不同场合宣介媒体和城市的使者,从而推动城市国际化并提升所在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新闻报道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能够促进深圳与世界的相互认知和理解,推动深圳更好地融入全球化。


一、围绕受众“兴趣点”切入选题


自深圳聘请郎朗作为国际形象大使以来,深圳已经连续多年开展海外推介专场活动,我也曾多次作为唯一受邀媒体记者成为深圳推介团队的一员赴海外推介并作现场报道。按照过去传统报道方式,通常是在报纸上刊发推介会消息。由于推介活动是首次来到世界大都会纽约,且有很多“深圳元素”在推介活动期间亮相纽约,这对于城市外宣报道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也把此次纽约推介活动列入首席记者工作室的年度特别策划项目。

身处互联时代,深圳正致力于以互联网思维拓展城市的海外影响力。纽约,又因其世界大熔炉的多元文化被誉为“世界之都”,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这让深圳的海外形象推广由原先的点对点走向多点交流,即通过纽约的全球网络效应向世界“宣传深圳”。如何从这一视角来创新传统的纸媒报道,将我们的内容优势向融媒体新闻拓展?出访之前深圳特区报总编辑胡恒芳给我提出了关于纽约采访的选题思路并共同探讨创新报道的呈现形式,尤其是策划一个富有受众兴趣点的视频新闻,通过街头访问这样接地气的形式来呈现一个真实的“海外深圳”的形象。

作为主流权威媒体,我们有责任也有优势向中国受众传递深圳在海外发出的“创新之声”,同时也借此机会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

拿着苹果手机,玩着大疆无人机,乘坐比亚迪的电动巴士,这些美国人甚至是世界游客平日里非常熟悉的产品,其实都和深圳有关,但有的受访者并不知道这些产品都出自同一座中国城市“深圳”。通过此次我对纽约各界人士所做的随机采访再次印证:全球化企业是所在城市展示给世人最好的名片。 这对于今后我们开展对外传播与宣介也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将深圳品牌与深圳国际形象推介深度融合才能有效提升城市的海外知名度。

在我过往多年的新闻报道中,大多数受访者都是国际政要名人,对于受访者的背景以及所要对话的主题都有充分的准备。对于这样的街头采访,又是在国外,还是第一次尝试,出发前我在心里定下了这样几条原则:第一,真实性。对于不知道不了解深圳的不做引导性采访,原汁原味地体现外国人心目中的深圳。 第二,痛点或是兴趣点。抓住受众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有关深圳的关键词、深圳的产品等这些最直观的表达来展开采访。第三,多重角色。海外推介活动中,我不仅仅是一名采写报道的记者,也是所在媒体的代言人,更是一名连接深圳与世界的使者。采访过程中,我不仅仅是提问,更多的是与受访者的互动甚至还有简单的现场推介深圳。


二、优质内容赢得高流量回报


在我们开拓思路构建新媒体平台时,必须不断增加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而这种供给必须是讲导向、讲取向、有态度、有温度的优质内容。在向融媒体记者转型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可以深刻感受到,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这一原本以文字为主要输出方式的传统媒体来说,在转战视频新闻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对新闻的高要求以及媒体渠道与资源方面。

和传统媒体时代的高门槛不同,技术手段给媒体提供了无限的表达可能性,如何创新和打破固有的策划思路才是关键。《这几天,纽约街头好多人在说深圳事》《梦中的桥》及《你的命运连着我的呼吸》是深圳特区报献礼十九大的新媒体系列视频作品,从“国际传播”到“精准扶贫”再到“深圳旋律”,以多元视角、不同风格向海内外受众讲述“深圳故事”和“深圳担当”,深圳特区报创作团队在选题策划和出品推广方面都做了精心考虑,试图为每个视频作品寻找最好的表达工具和发布渠道。

流量回报始终建立在新闻品质基础之上,三部视频作品从十九大开幕前五天起踏着时间节点陆续推出,均成了百万级阅读量和点击量的霸屏力作,让深圳特区报全体采编人员看到了内容红利的上升空间。连续数日,在深圳特区报近500人的微信工作群里有关视频推广和反响的消息不断刷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员传播正能量的嘉年华,团队凝聚力持续升温,媒体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系列视频推出之后获得了中央、省、市宣传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2017年十九大期间,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在北京设立了访谈室,并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此组系列视频作品。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一行在看望参加十九大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时来到了读特访谈室,对于深圳特区报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尤其是此次献礼十九大的系列视频表示了肯定,还特别聆听了深圳特区报原创歌曲《你的命运连着我的呼吸》。

很多网友在留言板上对三部视频作品这样评价道:“魅力无限,为深圳骄傲!”“大深圳要步入国际化了,厉害!”“愿梦想早日照进每个人的现实、平凡之处最动容!”“一条桥通往幸福!”“大写的赞!”“深圳的歌,唱进了大家的心坎!” “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会越来越好!”


三、“内容为王”的不变定律


深圳特区报献礼十九大系列视频以及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在读特新闻客户端首发的《20年前这位中国军人在香港一句话震撼世界》视频新闻,分别收获了百万、千万甚至是破亿的浏览量,这都是非常可观的数据。

在亮眼成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流量走向?作为长期从事国际传播与报道的外事记者,我也一直在探索融媒体报道和传播的新形态、新模式如何能走在业界的前列。如何创作出适应新媒体特点的优质内容是如今各大传媒机构面临的共同挑战。“专业平台+主流媒体”为“新闻生产”沉淀了很多可视化的经验打法。 研究移动报道时代的流量走向,本质上就是研究如何抵达更多有效用户。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聚焦到我所从事的外事及国际化新闻报道,快速变化的行业格局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制作与推广模式,但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用户对国际政要名人精彩观点以及全球前沿信息的渴求就从未改变过。这种不变的诉求恰好为权威主流党报发挥其内容优势、提高引导力和公信力创造了绝佳的机遇。

除了流量作为必须的“小目标”之外,我必须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真正做到“解受众之渴”。在报道层面,国际传播中善于把握新闻事实的兴趣点,不是隔靴搔痒的泛泛而谈,而是深挖新闻事件背后的成因、背景以及未来趋势,拓宽读者的全球视野,采写富有价值品质的报道。以此次纽约的视频报道为例,通过海外实地对话普通民众、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名流,从多元视角呈现出外国人眼中的深圳,成为提升媒体国际传播力的一次成功实践。

编辑:刘晓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