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提升城市主流舆论影响力

深度融合提升城市主流舆论影响力

——以长江日报为例

作者:朱建华 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主编  2018-07-31 11:01  新传播    【字号:  

  互联网技术为媒体创新传播形式与手段插上了翅膀,直播、视频、H5、长图、游戏等新的传播形式与手段的广泛应用,传统报纸版面上的静态传播变成了移动端上的立体多样的动态传播,大大提升了城市主流舆论的影响力。

关键词:深度融合 主流舆论 长江日报


媒体融合已从“相加”进入到“相融”。长江日报在转型与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新闻立报、内容生产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在提升城市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取得一定成效,相继获得全国百强报刊、湖北省政府出版奖、中国媒体融合30强等多个荣誉。


一、创新传播,不断放大城市主流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长江日报在深度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放大城市主流舆论。

(一)发布快起来,为放大主流舆论抢占先机

2017年,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上10万+、100万+的稿件数量创历史新高。《重磅!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汉“九桥一隧一路”ETC收费取消》《号外!长江新城选址公布》《喜讯!武汉成功入选世界“设计之都”,成北上深后中国第四城》《重磅!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新政出炉!这有权威解读》……这些刷屏朋友圈的报道,均为长江日报第一时间首发。与往年相比,2017年长江日报在重大信息的发布上提速不少。城市主流舆论发布快起来,这为在互联网上放大主流舆论抢占了话语先机。

(二)内容活起来,让主流舆论变得亲切可感

互联网技术为媒体创新传播形式与手段插上了翅膀,直播、视频、H5、长图、游戏等新的传播形式与手段的广泛应用,传统报纸版面上的静态传播变成了移动端上的立体多样的动态传播,这让城市主流舆论变得亲切可感。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长江日报推出了深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系列报道,在重要版面持续刊发。在见报稿件的基础上,长江日报还制作了《深读十九大报告》系列短视频,这是对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形式的一次创新。短视频以MG动画的形式呈现,每集时长两三分钟,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新时代》《理解新使命》《认识新征程》《认识新成就》6个部分。这组短视频,短小精悍,形式新颖,思想含量高,在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首发后,受到用户欢迎,并通过长江日报微信进行了二次传播。《深读十九大报告》系列短视频在中国报业协会举办的十九大融合作品评选中获优秀奖。

(三)传播动起来,让用户参与主流舆论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新时代的传播是基于移动端的朋友圈传播。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上,长江日报一系列新媒体产品通过增强互动性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城市主流舆论的传播中来。

2017年底开通的东湖绿道二期是武汉的一件年度大事。新媒体作品《星耀东湖,点亮武汉》综合了H5、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以宇宙中探索“亮点”开头,将用户带入东湖绿道。用户通过分享不仅可以获得东湖绿道的第一视角视频,还可以在线体验绿道每个景观段不同的美。作品上线一周,参与人次达到百万之多,通过参与互动,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用户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城市主流舆论也得以扩大影响力。

(四)形式新起来,用直播推动党报全媒体化

移动直播成为新的入口,不少媒体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布局。移动直播已成为长江日报新闻生产的一种常态。一是场次多,2017年全年进行的直播超过300场;二是参与面大,直播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个部门的事,已有超过1/3的记者参与到了直播中;三是题材广,从民生到社会、政经、人文,只要适合直播,都鼓励记者尝试通过直播来呈现;四是传播效果好,全年点击量100万+的就有7场。

2017年2月20日,是武汉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上班第一天。长江日报通过直播聚焦市政府大院里的工作状态,网上点击量超过80万人次,点赞超过56万人次。《人民日报》就此刊发评论:把媒体请进来,把政府的工作现场晒在网上,让媒体盯紧,让网民围观,是政府主动走近群众、接受人民监督的新颖尝试。直播有效推动了长江日报的全媒体化,同时也为后期立体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新闻立报,办有品质的大报厚报正报


新闻,每天都是新的。如何进行报道,与其理念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坚守新闻理想,秉持新闻立报。长江日报把办一份负责任的正报、有格局的大报、重关怀的厚报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这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有鲜明体现。

(一)负责任的正报,典型人物报道不煽情不悲情

2017年8月,中共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因公牺牲后,长江日报以“永远有颗狮子般的进取心”为主题,推出系列报道,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作为一份负责任的正报,长江日报这组报道既有高度又有细节、既统一又相互独立、既写人又推动工作、既鼓舞人又不悲情,体现了媒体的价值追求。

(二)有格局的大报,全国性报道中找到城市存在

什么是媒体的格局?简单说来就是视野。大报并不是指版面大,更多的是指报道的大气。作为一家城市党报,长江日报立足武汉但不局限于武汉。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7月25日,长江日报刊发了《人民军队建军策源地》为题的庆祝建军90周年的特别策划。特别策划通过对城市历史资源的挖掘,借建军90周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不仅把武汉作为人民军队建军策源地这段历史给激活了,同时在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中也充分彰显了城市价值。这不仅增强了建军90周年这一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的贴近性,也提高了城市主流舆论的传播力。这是长江日报作为有格局的大报价值追求的体现。

(三)重关怀的厚报,灾难性报道中充满人文关怀

厚报并不是指报纸的版面多,更多地体现在报道的人文关怀上。

2017年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长江日报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了滚动发稿,几天时间滚动发稿近百篇,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九寨沟地震发生后,记者以最快的速度往震区赶。《打给教练求救的电话中断了 武汉小学生及父母被困失联》被多家媒体转载,小心怡一家的安危,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两天半的相处记者没和小心怡说一句话。“不打扰就是最好的陪伴”,这成了记者最终的选择。《不忍采访 只想静静陪伴》的记者手记发出后,获得了网友的理解与认可。

为表达社会各界对痛失双亲的孩子未来成长的深切关怀,长江日报联合武汉市慈善总会,设立“小心怡成长社会关爱基金”,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

长江日报对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的报道,特点之一在于对人的关切,尤其是对地震中痛失双亲的武汉女孩小心怡的关切,充满人文关怀,让这一灾难性报道显得有温度。这是长江日报重关怀的厚报价值追求的体现。


三、搭建平台,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


党报是党的舆论主阵地。长江日报在转型和融合发展中,大力推进平台建设,不断壮大城市主流舆论阵地。

(一)城市留言板成武汉走网上群众路线重要平台

长江网是长江日报官方网站,2017年依托长江网建立的城市留言板成为武汉市委市政府走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通过城市留言板,全市117家单位在线办理群众诉求。城市留言板一方面通过让群众来留言汇集了民意,另一方面通过职能部门的回复回应与群众直接建立了联系,而党委政府对整个过程和环节的监督,让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得到回复或解决。此外,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不少群众提出的城市发展建议被采纳,扩大了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市民参与,实现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不少留言还转化为长江日报的报道线索。城市留言板网络平台的建立,是对媒体融合的一次深化,同时也有效拓展了媒体功能。

(二)客户端关注天下大事、唱响武汉好声音

关注天下大事、唱响武汉声音,长江日报客户端2017年5月22日正式上线,致力于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壮大城市主流舆论,武汉17个城区(功能区)第一时间通过客户端发布权威信息。《认识武汉》带新老武汉人进一步了解武汉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让大家爱上武汉、留在武汉、振兴武汉;“校招季十万岗留武汉一起创”专题发布系列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信息,服务留汉大学生;直播世界飞行者大会,展示武汉最炫天际线……每天,数十万武汉人通过客户端听天下、品武汉。

(三)官方微信是社会各界阅读武汉的窗口

长江日报官方微信是社会各界认识、了解和阅读武汉的一个重要入口和平台,每天第一时间推送武汉权威的资讯信息,受到各方关注与好评,首发内容阅读量多次达到10万+。以产品思维打造的《早安武汉》,已成为移动端品牌栏目;2017年6月,《早安武汉》专栏获评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首届媒体融合案例奖。

(四)官方微博在本地新闻传播上独树一帜

2017年长江日报官方微博粉丝实现较大增长,是全国城市党报中唯一获评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官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珺副教授对此评价:长江日报官方微博自上线后,因对传播规律精准把握,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特色,融合评论、图片、直播、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于新闻事件报道中,吸引众多网民关注,有效引导多元声音,尤其在武汉本地新闻传播上独树一帜,成为富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新媒体。

(五)头条号及直播屡次进入全国媒体类前十

长江日报通过今日头条的平台积极宣传武汉,2017年有《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汉九桥一隧一路ETC收费取消》《重磅!武汉发布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新政》《直击武汉首场新驾考:210秒内倒车入库能完成几个》等数十篇报道阅读量达到100万+,根据第三方机构“新榜”排名,长江日报头条号及直播内容屡次进入全国媒体类前十。


四、深耕城市,构建垂直细分传播链条


作为一家根植于武汉的城市党报,长江日报在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深耕城市,通过打造垂直细分的传播链条,重新构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这种垂直深耕,有利于沉淀用户,而有了用户,才能赢得客户。

(一)从线上到线下打造“我读我城”读本

从校园到社会,从线上到线下,从报纸到网络,作为武汉百万中小学生“我读我城”的读本《超级课堂》,已构建起了全媒体传播链条。

(二)公园大课堂成美好生活新空间

长江日报通过整合城市园林资源,发掘城市的美好空间,将城市里的公园从“等客上门”升级为“约客来玩”,“公园客”全媒体平台很贴心。

(三)“网红小镇”创新网红经济模式

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参与打造的全国首个“网红小镇”,让粉丝与明星的互动从虚拟走向现实。这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网红经济新模式,是一次直播产业和粉丝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组建影像传播中心打造产品链

长江日报拥有国内顶级新锐摄影团队和江城最大最全图片库、无人机航拍飞手及全系无人机组合。影像传播中心的组建,为传统纸媒影像传播链的开发做出新探索。

(五)成立博览公司开拓全新产业

展开历史厚重,陈说当代价值。一线资深记者转型时以拓荒者精神从零起步,迅速成长为业内专家。博览公司专注于展览陈列及博物馆工程,2017年起步之年,成绩就不同凡响。

(六)法治文化传播中心探索融合传播

从长江日报《法治武汉》版不断升级进化而来的法治文化传播中心,打响公益律师团品牌,探索“普法+直播”融合创新案例,推出全国首个“网红普法团”。

(七)国防教育传播中心尝试融合新路子

长江日报国防教育传播中心致力于打造驻汉部队和军人信赖的媒介中心,成功举办“军营开放”活动,推进建立“拥军百企联盟”“军创大讲堂”,在实践中探索军民融合的新路子。

(八)食品药品安全传播中心实现融合互补

长江日报食品药品安全传播中心致力于实现公共平台与专业平台融合互补,构建城市食品药品安全的权威宣传网络,表现出无穷后劲。

(九)长江婚典微信平台俘获众多新人芳心

长江日报“长江婚典”微信平台,深耕细分区块,打通渠道,进驻全市16个婚姻登记处,长江日报头版号外纪念版结婚登记照成为抢手礼,俘获一对对新人芳心。

(十)长江投资理财俱乐部成黄金桥梁

长江投资理财俱乐部抓取最新理财信息,传递独家理财技巧,搭建金融机构与社会企业间的黄金桥梁。在普惠金融时代,成为广大市民、理财爱好者的“黄金搭档”。


五、创新机制,谋划长远为未来打基础


针对媒体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变局,长江日报还通过机制创新,谋划长远,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步建立中央厨房运行模式

顺应新时代下媒体发展潮流,2017年3月,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成立。中心成立后,初步建立起中央厨房运行模式,实现新闻采编统一指挥、一次采集、多次发布。这为集团层面采编全面融合提供了基础。

(二)集团内部尝试部门合署办公

2017年长江日报新闻热线与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武汉晨报新闻热线合署办公,实现了集团范围内的新闻线索共享。此外,长江日报摄影部、武汉晚报传媒公司摄影部也在集团内部实现合署办公,让影像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些尝试有利于今后集团层面的深度融合。

(三)考评制度倒逼实施移动优先

在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的过程中,长江日报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用制度要求记者稿件原则上都要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发布时间、传播效果等直接关乎打分。在制度的倒逼之下,整个采编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发稿速度进一步提速,2017年已实现70%稿件移动端首发。

(四)吸纳新人为未来储备人才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不论在什么时候,人才都是媒体兴旺发达的第一要素。通过公开招聘,长江日报这几年每年都吸纳了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加盟,这给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2019年是长江日报创刊70周年。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报社就新时代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发起了“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走基层、听民声社会大调查活动。这次活动,线上有1万多人参与问卷调查,线下16场座谈会陆续举行,调查的成果也成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干事创业平台,增强全体员工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参考。

编辑:刘晓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