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报纸版数演化历程与趋势

作者:陈国权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  2019-01-02 15:35  新传播    【字号:  

应对新媒体的优势,报纸应该坚守的原则是“长板效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做出一些较新媒介更有独特竞争力的特质,比如还原真相的能力,思想深度的能力等,只有延长新闻的生命周期,变得更薄,才能保证报纸竞争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 40  报纸  版数  演化  历程  趋势

报纸的版数是报纸外在形态的重要表征,从媒介稀缺时代的薄报,到报业突飞猛进时的厚报,再到媒介极大丰富的新媒体时代重归薄报,报纸通过厚薄这一外观渐变,走出的是一条由大众媒介向小众媒介的进化之路。沿着报纸版数渐变的轨迹,以及当前的媒介格局,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报纸,应该是薄的、满足某个特定需求的、适合于某一特定场景的形态。

一、 持续多年的薄报土壤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报纸,包括中央机关报和地方报纸,大部分都是薄报,版数都很少,一般都是8个版以内。有人专门统计过,从1975年至1979年的5年间,《人民日报》每年815日的版面,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是6个版。从1980年起,《人民日报》的版数才增厚到8个版,而这种8个版的形态一直持续到1995年。

根据数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5年这17年间,报纸的总印张数量的增长率与报纸的总印数增长率基本上是持平的。1979年,总印数增加2.35%;总印张数增加8.35%1987年,报纸的总印数增长5.67%,总印张数相应增长6.39%

以下两大因素导致了当时的薄报格局。

(一)当时报纸的总体结构因素

1995年前,大部分报纸都是行政订阅,党报、行业报发行主要是公费订阅;订阅弹性小,即使信息量再小,也不会对订阅造成多大冲击。大部分的报纸并不是以市场作为导向的,更多的只是“我刊登什么,你读什么”。报纸很薄,也是这种非市场导向的结果之一。即使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晚报,也是作为党报的一种补充,自费订阅仍然很少,沿袭的是党报的内容体系,只是在行文风格上有所调整,变得更灵活。但本质上,也是非市场导向的,薄报并不会影响其发行与影响力。在1995年之前的报业结构与体制下,薄报成为必然选择。

(二)报纸间还缺乏足够竞争

报纸的同城同质竞争当时还未形成,不同的报纸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级党报以区域为界,影响自己所在区域;各行业报在自己的行业内活动,不会越界,不屑于越界,也无法越界。上世纪90年代初,晚报影响已经凸显,但是全国的晚报数量有限,大部分的城市只有一份晚报,而且只在一些较大的城市才有晚报。在这样的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报纸还没有做厚报的动力和必要。1985年,行业报蜂拥创刊,报纸数量剧增,从1984年的458份激增到1445份,报纸总印数增长36.50%,总印张数只增长24.96%。而1986年,对行业报进行清理整顿,报纸数量减少到791家,总印数减少21.43%,总印张数减少了15.09%。这两年数据的对比说明,大部分新创刊的行业报也都是薄报。行业报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行业内的“党报”,也是行政订阅发行,服务于行业,不直接面向市场,薄报是其必然选择。

二、 “厚报时代”到来

喻国明认为“厚报”并不是指报纸的篇幅,而是相对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概念,也就是内容太多以至于人们不能有效阅读的报纸就是厚报,否则就是“薄报”。①这实际上是从读者需求角度来分析报纸版数形态,很有意义。

(一) 厚报的数据表现

1991年开始,总印数与总印张数的增长幅度开始逐渐拉大。1990年,总印数(发行量)增长2.08%,总印张数(版面量)增长1.83%1991年,总印数增长11.93%,总印张数增长12.57%。在趋势上,实现了反转,总印张数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1992年,总印数增长9.02%,而总印张数则增长16.04%1995年,都市报导致报纸迅速加厚,报纸印张数猛增,增长率达到15.73%,新闻纸供不应求,全国出现新闻纸荒,由1994年的4300元一吨升至5000多元一吨,黑市价高达7000元。②此后,一直到2004年,几乎每年,报纸的总印数增长的百分比只是个位数,而总印张数的增长率却一直是两位数的。

2011年,报纸从数量、总印数、总印张数以及广告等各方面的数据达到峰值。从1978年到2011年,报纸的总印数由127.80亿份,增长到467.40亿份,只增长了265.73%;而报纸的总印张数则由113.52亿对开印张,增长到2272.00亿印张,增长幅度达到1901.41%。报纸厚度平均增长了7.15倍。

最早扩版的是《广州日报》。从1987年开始,《广州日报》开始由对开4版扩到对开8版;之后,《天津日报》也由对开4版扩到对开8版。198811日,继《广州日报》《天津日报》之后,《解放日报》也从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③《广州日报》从1987年开始,几乎年年扩版,2000年达到对开48版。

1992年起,报纸就开始了扩版大战。④这与总印数与总印张数的增长幅度对比所呈现的情况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报业市场的竞争者开始增多,晚报异军突起,一些党报,诸如《广州日报》等也加入对报业市场资源的争夺。报业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1995年,都市报作为一种新报种出现,一个城市往往同时诞生好几份都市报,更趋激烈的竞争,使读者与广告商的选择余地增大,买方市场促使报纸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空间,厚报成为第一选择。

(二) 节庆日特刊成为转折点

19977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广州日报》推出了97个版的香港回归纪念特刊,开创了报纸版面的纪录。广州市民听说后,纷纷在报摊排队买报。⑤这次特刊的成功极大提高了《广州日报》的品牌价值,而成为《广州日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此后,每逢节庆纪念日,都有报纸推出厚重的纪念特刊。200011日,《广州日报》又推出新千年200个版的纪念特刊,将厚报模式进一步推向巅峰。当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也各出了100个版,《羊城晚报》连续7天共出版了236个版。2004331日,《南方都市报》在广州出版了多达304个版的“厚报”,专刊名为“成熟2004”。 2005年初,天津的《每日新报》打造出500个版的纪念《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的特刊,又打破了纪录。

2004年,由于报刊治散治滥,报纸种数从2119份减到1922份,减少了9.29%;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报纸平均期印数仍然增长2.36%;总印数增长5.04%;总印张数增长23.34%,各项增幅都超过2003年的增长水平。以省级都市报为代表的省级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增长9.0%,这一年,全国报纸的平均印张数为3.79印张,折合成对开报纸平均每份15个版,折合成四开报纸则是平均30个版。⑥厚报时代真正来临。

(三) 头版导读化与内容版组化

厚报模式下报纸版数很多,报纸在向读者提供多样丰富内容的同时也使读者获得信息的难度增加。为解决这个难题,厚报开始实现两种渐变方式:一是头版导读化,二是内容版组化。

所谓导读化是指报纸在头版设立导读版,头版刊登内文新闻的目录与导读。有些报纸,如《南方都市报》则在头版之外另设有专门的导读版。1997年,刚由周报改为日报的《南方都市报》将头版作为导读,把最重要的新闻用大幅图片的形式突出安排在头版中心,强化重要新闻的视觉冲击,其他的重要新闻也放在头版中,但仅仅只有一个标题,内容在头版后的版面上。⑦200698日,《广州日报》甚至专门推出两个版面的“导读与索引”。为迎合厚报时代读者的浅阅读习惯,《广州日报》还提出了“短稿标题化、中稿提要化、长稿立体化”的编辑思路。⑧

厚报用厚厚的几十个版面来满足读者多样的信息需求,但是,读者时间有限,不可能完全读完整份报纸。读者需要寻找到他所需要的内容,对于大部分的版面,往往一扫而过,甚至看都不看一眼。为便于读者快速寻找到想要获得的信息,厚报开始进行版组化渐变。版组化是指将整份报纸的内容分类,以各个不同的版组呈现,每个版组有版组名称,比如汽车、房产、旅游、天气等,在分发的时候单独成叠,在版组的上角还标有如“A08”“B18”等编号,与头版的“导读版”结合使用,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份完整的报纸。

三、 为什么会有厚报?

(一) 读者需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带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城镇化加速,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对于人口、物流、信息的吸纳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猛增。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思想日趋多元,整个社会由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演进,人们的需求必然日趋多元化。报纸是大众媒介,面对多样的信息需求,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要求报纸提供全方位、多样的信息,厚报成为必然选择。

面对信息需求多元化的形势,报业有两种应对手段:一是做小众的专业化报纸;二是做综合性报纸,但是通过不同的专刊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第二种应对手段显然就会将报纸导入到厚报模式。

第一家创刊的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当时就提出“一报在手,什么都有”,或者“一报在手,别无他求”的办报理念,追求满足读者所有的信息需求,这也成为当时众多都市报的追求与选择。

(二) 广告客户的需求

厚报的目的,一是增加内容,二是增加广告。⑨广告的迅速增长需要足够的版面来容纳。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刊登广告的需求也被激发出来。1992年,全国报纸广告营业额由1991年的9.62亿元增加到16.18亿元,猛增68.19%。《华西都市报》总编辑李鹏回忆,“那个时候广告部门外,每天都是一大群人排队要求刊登广告。广告部主任成为一个‘肥差’,广告客户给广告部主任送礼,否则还不一定能排上。”报纸广告的每版刊例价固定,不可能无限增加。面对蜂拥而至的广告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版面;另外,仅仅扩大报纸广告版面无疑会招来读者的抱怨与不满;因此,广告版面增加之后,还必须增加相应的新闻版匹配。

报纸也就越来越厚。从1992年开始,报纸的总印数增幅与总印张数的增幅明显拉开差距,也就是说,报纸变得越来越厚。1992年,报纸总印数增长了9.02%,而总印张数则增长了16.04%1993年,报纸总印数只增长了2.3%,而总印张数却大幅增长了20.25%1994年,总印张数增幅仍有8.23%,而总印数却下滑4.03%

报纸是厚报还是薄报,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得好,广告量就增加,厚报就有了经济支撑;否则,没有了经济支撑的报纸支撑不了极其消耗资源的厚报模式。

(三)  报业竞争的需要

当其他竞争手段优势不太明显时,报纸竞争开始演变成版数篇幅的竞争。比如,20031028日,杭州的几家同城竞争的都市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同时由48版扩为64版,《今日早报》也紧接着在1120日由40版增加到56版。⑩一方面,报纸版数的增加可以增强报纸对于读者的吸引力,产生广告洼地效应。各种广告的“扎堆”形成广告“黄页”效应,增加了广告的信息价值含量。因此,广告多甚至会成为读者和广告主共同青睐某张报纸的一个理由。另一方面,版数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手段之一,正是因为广告量的增加,版数才会增加。1995年至2005年这10年间,凡是同城报业大战中版数最多的报纸,也往往是竞争的优胜者。当到了竞争格局确定的情况下,厚报甚至成为竞争优胜者建立竞争壁垒与门槛、抑制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

四、 多重因素导致厚报难以为继

1991年到2004年,报纸总印张数每年都基本上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直到2005年,报纸总印张数的增幅突然下降到5.72%

2005年被称为“报业的寒冬”, 实际上也是厚报的拐点。《京华时报》时任社长吴海民撰文,称“报业进入冬天”,引起业界轩然大波。

2005年,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 广告无法继续保持高增长

厚报模式下,虽然厚报比较厚,但是报纸定价却一直比较低廉,激烈的报纸发行竞争使报纸价格一直与报纸成本严重倒挂,发行严重亏损,完全依靠广告来支撑厚报模式。在竞争激烈的一些城市,比如当时的成都、南京等,报纸的售价只有0.2元,比同等重量的废纸都要便宜。12根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分会的数据,在新闻纸价格每吨4000元的时候,一份四开60版都市报仅纸张成本就要1.2元左右,再加上油墨,以及发行费率,一份报纸的总成本要达到2元以上。这还没有包括采编成本以及行政管理成本。发行上的巨大亏空必须有足够的广告才可以维持。

在报纸广告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厚报模式的危机不会显现;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从1995年起,报纸广告一直保持高位增长,1995年增长率甚至达到90.73%,在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间,除了199819992001年这三年,报纸广告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幅。这大大超过同时期GDP的增长幅度。但是,从2004年开始,报纸广告增幅大变脸,开始转增为降,大幅下滑5.06%

一直高歌猛进的报业在面对这样的广告大幅下滑时,被动应对。纷纷采取“收割战略”13,提高售价、报纸减版、分流员工、出售资产……报业竞争激烈的南京,原本报纸零售价只有0.3元,也开始集体协商提价至0.5元;《东方早报》也从常态48个版减版到36个版,减幅25%。很多都市报悄然减版,2005年,报业出现“减版潮”。

实际上,2005年,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5GDP的增速是11.35%,影响报纸广告最重要的指标——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长率是14.90%,这两者都属于中等偏上的年份。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广告的宏观调控使报业房地产广告投放锐减,在新媒体不甚发达的时候,报纸由于可以保存而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最佳刊登载体,而对于报纸而言,房地产广告一直是报纸广告的核心支柱。2005年,刚刚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北京青年报》全部广告收入中,房地产广告占90%以上。这一部分广告收入的大幅下滑给报纸营收带来致命影响。《北京青年报》2005年全年利润只有17万元,同比下降了99.7%,令人为之震惊。房地产广告的增减对于报业影响巨大,即使到了20142015年,报纸广告“断崖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也依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房地产广告投放的减少。

(二) 一城多报竞争让厚报不堪重负

厚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城同质竞争,竞争者在面对内容竞争乏力的时候,就会转而寻求报纸厚度上的竞争优势。

但是,这样的篇幅竞争所形成的结果是报纸变厚,报纸成本增加,但是广告却没有相应地增长。竞争博弈的结果是竞争者的广告“盘子”都没有增大,但是如果一方参与者不增版,竞争对手的增版就会吸引更多的广告,也就相应夺走了发行与广告的市场份额。这种博弈格局下,报纸都选择了扩版,导致报纸成本居高不下和利润被摊薄。两种现象是厚报竞争的恶果:一是印刷成本与售卖价格间的倒挂差额,让报纸苦不堪言。二是大量的“捂报卖废”14现象使报纸还没能接触到读者就被拉进了废品收购站。

(三) 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消解“厚报”价值

更为严重的是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对厚报模式价值的消解。中国的网络新闻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995年网络向社会开放接入服务之后的最初两年多时间里,并没有人把网络和媒体、新闻联系起来,甚至连网站的运营者也都没有意识到可以借助网站发布新闻,因为当时使用网络的人数很少。根据199711月当时刚刚成立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5的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的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

但是,一些细分市场的网站很快就发展成综合性的新闻门户。19985月,四通立方公司的“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开通,这成为新浪网的前身,关注的仅仅是足球信息。直到19989月,才建立了时政新闻频道——新闻中心。121日,新浪网通过并购北美华渊资讯网正式成立。16  12月底,开通了科技频道“科技时代”,以报道IT、科技内容为主,以及“新浪论坛”。19998月,开通了财经频道“财经纵横”,11月又开通了娱乐频道“影音娱乐世界”,此后汽车、文教、女性、读书等频道相继开通。到了2004年,新浪网已经拥有了40多个频道,成为综合性的新闻门户网站。17  2002年,搜狐网每天发800条新闻;2004年,每天发送新闻1万条。18网易也是如此,2003年下半年开始,网易甚至在全国招聘大批记者,对女性、汽车、娱乐、房产、生活、健康、教育、导购、出国等栏目进行大力度改版。19这些新闻门户的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提供远比传统报纸丰富得多的“海量”信息。这对刚刚形成“厚报”的报纸造成极大冲击。厚报所追求的是“一报在手,什么都有”,广告语就是“一报在手,别无他求”;但这种厚报“海量”信息模式在新闻门户网站的“海量”面前,黯然失色。

五、 厚报变薄已是趋势

我国报纸的印张数增幅在2004年达到顶峰,为23.34%;此后增幅缩小,一直维持在个位数,直到2011年,为5.77%,厚报在这一年到达峰值;但2012年报业风云突变,总印张数突然下滑2.69%2013年、2014年总印张数又分别下滑5.12%8.37%;呈下滑幅度越来越大的趋势。而在2012年、2013年,报纸的总印数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3.19%0.02%。也就是说,报纸的厚薄先于报纸发行量下滑。报业的危机最先表现在广告的减少,然后是报纸减版,最后才是报纸的发行量下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也是如此。

从主观方面考虑,在报纸广告下滑的背景下,没有足够的广告收入来支撑厚报模式,报纸变薄已成趋势。从厚报存在的问题来看,厚报变薄是必然走向。为实现厚报,有的报纸给信息“注水”,信息量并没有增大多少,厚厚的一份报纸,读者翻来翻去没什么东西可看。董毅在《“厚报”时代的“版面泡沫”现象》中对“版面泡沫”总结为:滥用图片、刊登注水长篇报道、版面元素间缺少必然联系。20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婉芬认为: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海量时,报纸不应着力于对海量的争夺,应追求“优质新闻”。21面对厚报的种种问题,有学者撰文号召:报纸有责任改良产品,以满足那些既想完整系统地了解每日资讯,又缺少阅读时间的读者的需求。22受众现在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新媒体时代,厚报在损害报纸的媒介价值。报纸的未来,在于帮助读者节约时间,美国《时代》周刊的广告语就是:“《时代》帮你节约时间,控制超载的信息”。23《新华每日电讯》强调要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一般只有对开48个版,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50万份,成为一份较为畅销的薄报。《新华每日电讯》精心为读者选择信息,做读者的“新闻秘书”。24从客观方面看,“信息接收碎片化”要求报纸变薄。面对风起云涌的新媒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趋多样与丰富,以往依靠某一个媒介的强势覆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依赖一种或两种媒介。在这样的情况下,厚报模式所提倡的“一报在手,什么都有”必须重新审视。

一方面,人们信息接收的场景越来越碎片化,这使需要集中阅读的厚报价值衰减;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这不仅稀释了厚报中广告的价值,也降低了厚报的阅读率。厚报信息量太多,它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读者的浅阅读习惯,但浅阅读反过来又要求报纸变薄。互联网的到来,媒介形态的多元、信息的丰富海量,生活节奏的加快,正逐渐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很少有人将一份报纸从头读到尾,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25厚报对于吸引阅读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其价值正在被消解。

六、 报纸由大众媒介向小众媒介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新媒体,报纸在传播上有很多劣势。但是,如果奉行“短板效应”,徒劳地试图弥补自己的短处,应对与新媒体的竞争,变得更“丰富”,显然不易成功。应对新媒体的优势,报纸应该坚守的原则是“长板效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做出一些较新媒介更有独特竞争力的特质,比如还原真相的能力,思想深度的能力等,只有延长新闻的生命周期,变得更薄,才能保证报纸竞争力。

厚报是典型的大众媒介,奉行的是大众传播模式。一份报纸如果有50万份的发行量,就必须用版面来满足50万个人的不同的信息需求,求得50万人信息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这其中,必然有很多人的某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竞争对手不多的媒介稀缺情况下,这种模式很是管用;可是一旦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竞争者,大众传播模式往往无法奏效。在综合性的大众媒介竞争领域,面对丰富多元的媒介形态竞争市场,综合性的大众媒介缺乏独特性,也缺乏竞争优势。竞争越激烈,越需要细分,媒体的细分化趋势就越明显。新媒体竞争环境下,只有迎合分化市场,专注于某一分化领域,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领先者,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这也正是现在新媒体领域,垂直网站、专业网站盛行的主要原因。《参考消息》发行量能够达到340万份,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强调的是报纸的独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厚报也是分众化的产物。通过不同的分叠设计,满足不同的细分需求。每个分叠中的不同的专栏和板块,则是更细分的需求。26厚报的吸引模式在于,用各种不同的版面、不同的内容来吸引尽可能多的需求,扩大读者的覆盖面,凝聚尽可能多的读者。厚报就相当于众多小众媒介汇聚的大众媒介,是众多小众媒介的“集合体”。

社会的分化,媒介形态的日趋丰富多元,受众也相应地分化,被分散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移动互联平台上的各种不同媒介或媒介平台中。所谓受众的“分裂阶段”已经到来。27但更为关键的并不是受众的细分,而是需求的细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受众细分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都市报繁荣时代所谓的“读者画像”,将报纸定位于“有点权、有点闲、有点钱”的“三有人群”的口号也仅仅是吸引不成熟的广告客户的噱头。实际上,高层次的读者与所谓“低层次”、广告价值低的读者的需求同样丰富,同样多元。“三有人群”有经济信息需求,同样也有看社会新闻、花边新闻的信息需求;而所谓“低层次”读者同样除了看社会新闻,也有时政新闻、财经信息的需求。定位读者不太可能实现,只有定位需求才有实现的可能。

当然,人们的信息需求正在快速地分化。我国当前的职业种类有1900多种。不仅是职业种类,加之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的分化,消费需求日益分散。在今天,受众人数更多、更分散,也更个体化和私人化。28另一方面,人们接触媒介的场景也在迅速碎片化,碎片化的结果便是在不同的场景接触不同的媒介,这将成为人们信息接收的新常态。在人们拥有巨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媒介提供的内容必须专业性更强,29在不同的场景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应成为媒介的追求方向。

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大众媒介。30厚报的这种海量模式遭受重大冲击,面对互联网,报纸大众媒介的地位受到挑战和颠覆;面对移动互联网,报纸甚至连小众媒介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报纸重新定位,如果固守原来的大众媒介的定位和势力范围,就会发现根本做不到,也注定在实践中碰得头破血流。厚报模式在报纸由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的转变中,必然寿终正寝。报纸将在未来变成小众媒介,面向人们的某个特定需求,而不是原来所崇尚的“最大公约数”。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提高主流媒体新闻供给质量的扶持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7BXW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喻国明.厚报的标准、成因与限度【J.青年记者,20059.

②王立纲.中国报业改革三十年备忘【J.青年记者,20076.

贾安坤.第一张在全国发行的彩报——解放日报彩色周末版介绍【J.新闻记者,19924.

赵金庆.扩版:报业竞争中的“阵地战”【J.青年记者,20001.

⑤朱文丰.广州报业“厚报”现象研究[Z].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⑥王国庆.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改革发展中的报纸出版业【J.青年记者,20059.

⑦董天策,刘薇.党报在厚报时代的版式创新——评广州日报的导读和索引版【J.新闻实践,20073.

⑧田小平.短稿标题化、中稿提要化、长稿立体化——广州日报以“浅阅读”引领厚报阅读新方式【J.新闻实践,200910.

薛国林,柳远.厚报恰恰是生路——与春启先生商榷【J.新闻与写作,20081.

⑩郑宇.“厚报薄读”与“规模竞争”——解读杭城都市报的厚报策略【J.新闻实践,20042.

刘白雄,王风翔.拐点来临:我国报业竞争态势【J.传媒观察,2006年(1.

陈国权.厚报不合时宜 变薄已成趋势【J.中国报业,20061.

陈国权.报纸衰退中的战略选择【J.新闻记者,201311.

由于成本倒挂,厚报作为纸张废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报纸售价,所以摊贩领来报纸之后直接作为废纸出售给废品收购站,不向读者零售报纸.

CNNIC1997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统计报告描绘中国互联网的宏观发展状况,记录了中国互联网发展脉络,至20171月已39.

陈彤.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3-25.

陈彤.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8.

陈彤.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53.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8.

董毅. “厚报”时代的“泡沫版面”现象【J.新闻前哨,200111.

李婉芬.从快报、厚报转向优报——网络时代报纸新闻制作的新思路【J.新闻战线,20104.

刘鹏. “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J.新闻记者,20052.

刘鹏. “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J.新闻记者,20052.

赵树旺、田朝晖.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J.新闻战线,20133.

李鹏飞.厚报时代应对读者浅阅读需求的策略——长沙晚报的导视大法【J.新闻记者,201011.

胡思勇.报纸的分众营销——党报内容结构改革的一个视角【J.新闻大学,20082.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7-169.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2.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7-169.

王正鹏.报纸突围: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变身记【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25.

编辑:苏延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