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中穿梭带来台风“山竹”直播现场

作者:余有为 系深圳晚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深圳市“抗击台风‘山竹’表现突出新闻工作者”  2019-01-02 16:27  新传播    【字号:  

2018916日,超强台风“山竹”来势汹汹。我们深圳晚报全媒中心全员在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做好这次的防范宣传以及现场报道。网易深圳、深圳ZAKER、深圳晚报官方微博、微信皆推出新闻专题及24小时不间断新闻报道。经过与直播视频团队小伙伴商量,直播小组分三路镜头对此次台风进行全方位直播报道。由于我有过几次台风现场的直播经验,决定由我和谢嘉敏、刘小涛两位同事一起前往台风风力较大区域进行实时直播报道。

915日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全天监控超强台风“山竹”的行进路线及未来走势,准备了多套直播方案,并对直播路线及地点作出相应调整和部署,超强台风“山竹”的全面直播报道已准备就绪。

916日上午,一大早起来才知道所有的事前准备都是不够的。如此大风力的超强台风,是我年轻的生命中还未见过的。原计划我们这一路的报道将在上午11时开始,但临出门前我才发现忘记准备“安全绳”。这么大的风力,没有安全绳的保护,将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只能赶紧联系小伙伴,推后出发及直播时间,前往相熟的劳保商店购买更加齐备的防护物品。当再一次确保所有防护设备都准备完毕,准备接上两位小伙伴出发时,才发现了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因台风造成的树木倒伏以及马路积水,导致许多道路已经无法通行,不得不绕更远的路前往约定的集合地点。原本计划20分钟就能接上人的路程,足足花了40分钟的时间才走完。当我们集合完毕,正式出发已是中午1220分。

在对当时的各地风力和道路状况综合分析后,我们决定前往南山蛇口区域,进行直播拍摄报道。在开车前往蛇口的一路上,路边随处可见被风吹倒的树木和淹到马路牙子的积水,开车也变得比平时更加小心翼翼。为保证行驶安全,我一路都打开广播收听实时情况,两位小伙伴也纷纷拿出手机,通过报社同事、新闻客户端、微博等收集资料,为做好直播准备更多的素材。同时报社领导也不断打电话、发微信提醒我们前方直播人员,务必要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可鲁莽行事。

当我们到达深圳湾公园-运动公园时,已经是下午2时。在安全区域停好车,穿上雨衣、绝缘靴,绑好安全绳准备下车时,一股大风把车吹得一阵摇晃。我们相互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便打开门下车了。

雨水从四面八方打过来,我都有点分不清这是倾盆大雨还是针尖般的小雨,只觉得被雨水打到的地方有点隐隐作痛。为保证安全,我们缓慢前进,走到一处能躲雨的地方,发现有一队环卫工在此处躲雨避险。经过沟通,拍摄了一段直播采访。此时风越来越大,超强台风“山竹”的最大风力圈已经覆盖到蛇口区域。我们决定赶紧加快步伐,前往下一个地点拍摄。在前往蛇口希尔顿酒店的路上,只能抓紧方向盘,缓慢行驶。在蛇口希尔顿的露台拍摄时,越来越大的风已经让人几乎抓不稳手持架,为安全起见,我们又赶紧上车,进入较为安全的地下车库避险、休整。休整时,全程观看我们直播进程的报社领导再次提醒我们:当前所在位置过于危险,待风势减弱点后赶紧离开。在地下车库经过近20分钟的休整,我们决定前往蛇口渔人码头进行最后的拍摄。到达渔人码头,拍摄了近半个小时后,几乎涨到岸上的海水让我们不得不抓紧离开,结束了这次台风“山竹”的直播拍摄。

晚上回到家里洗漱完毕,才觉得有点后怕,在如此大的风雨中拍摄,拍摄时只想传回现场第一手的新闻画面,给市民、观众带来前方第一时间的报道。虽也有注意自身安全,但也没有想得太多,当放松下来,才感觉疲惫扑面而来。

回想起刚到报社当记者的时候,朋友经常会说我不像传统的报社记者。外出采访、写稿做得不多,都是拿手机、相机、摄像机在拍摄,反倒更像是电视台的记者。我总是要跟他们解释新媒体时代的采编特点以及现在直播现场的重要性。虽然直播时看起来很苦、很累,但其实我还是乐在其中,把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带给受众,更快、更实时、更真实。这就是深晚直播。

编辑:苏延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