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作品素材处理的“大大小小”

优秀新闻作品素材处理的“大大小小”

——以深圳报业集团 2018年度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为例

作者:阮飞宇系深圳报业集团舆情与传播研究院副主任  2019-05-13 09:17  新传播    【字号:  

评判优秀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作品的深层结构和表层呈现的关系是否得到较好的处理。本文着重对作品的表层结构进行探究,结合深圳报业集团 2018年度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剖析优秀新闻作品在素材处理和挖掘上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深圳报业集团  优秀新闻作品 素材处理


什么是好的新闻作品?研读深圳报业集团 2018年度新闻奖获奖作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可以归纳出评判优秀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作品的深层结构和表层呈现的关系得到较好的处理:从深层结构讲,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宏大主题;从表层结构讲,作品的呈现既根植于社会深层结构,又有着合乎人的本性或自然规律的审美逻辑。

关于作品的主题较好理解,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表层结构,也就是如何处理和挖掘新闻素材,追求作品的完美呈现。


一、新闻呈现的意味追求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一个强调真实,一个容许虚构,而其共同点之一是都以文字为载体,或者说以语言为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语言、摄影语言、绘画语言、网络语言等)。既是文字(语言)作品,其创作就绕不开一些基本的方法论和审美观,有着共同的遵循。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脂砚斋评说:“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把写文章比作观赏山峰,雄峻高耸,奇势迭出,才会引人入胜。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其义在此。

但是,新闻作品既然强调真实,无法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运用艺术技法,人为创造出叙述的波澜、情节的曲折、构思的精妙,等等。囿于客观事实,不是每一新闻事实都有起伏的看点,如此,“曲”由何来?

按照前述评判优秀新闻作品的标准,探究深圳报业集团 2018年度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可以提炼出新闻精品在素材的处理和挖掘上普遍存在的特点:首先,充分认知老庄的“小大之辩”——大成于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小中蕴大,“芥子藏须弥”“滴水观沧海”;大小互变,“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第六十三章》)。其次,在大小的互变中实现“曲”的意味——在客观的事实、有限的篇幅之内,锤炼自己的语言,打造自己的构思,选取典型的材料,设计叙事的角度,最终达到尺水兴波、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二、大小互变的表现类型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大小多少”,通常解释为“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亦有人译作“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不管怎样解释,其实都阐述了大小可以互变的道理,这尽可应用到新闻的写作中。

(一)以大化小演绎时代旋律

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反映宏大的主题,这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所决定的。但宏大主题、宏大叙事在传播过程中,面对普罗大众,大音希声,常常遭遇曲高和寡的情形。要改善这种状况,写作上需要明了“大成于小”,找到以大化小的窍门,使时代主旋律得到合乎人的本性或自然规律的演绎。

以大化小,数学上称之为放缩。借鉴放缩法的舍项、放大或缩小分子分母等常用技巧,新闻写作的以大化小就是对新闻题材的写作范围加以调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

1.把大道理具象为小事实

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理念有效传播至大众,需要以切实可感的事实印证观点的提出,阐明大道理。

《打造文化强市彰显文化自信的“深圳力量”——深圳只争朝夕创新局改革开放再出发系列述评》这篇通讯,用气势恢弘的文字和颇具说服力的事例,让人由概念到具象,感受到了“深圳力量”“深圳速度”“深圳温度”,进而看到“文化强市”的可能性,预见到城市文化发展的大好局面。报道的成功,关键在于没有大而空地堆砌概念和名词,而是温文尔雅地用事实客观表达意见。

同样地,《奋斗新时代走在最前列》这篇评论高屋建瓴,气势恢宏,激励人心,同时又避免了空洞与乏味,呈现了深圳发展的具体事例和现实问题,有理而有力。

一项一项事实串联起来,组合成浑厚有力的凭证,使大道理立体化、具象化,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纳。

2.把大刻画落实到小细节

立意高远,气势恢弘,是主流媒体报道常见的审美追求。大手笔的写作离不开小细节的支撑。通过细节的抓取,可以丰富报道对象的刻画,有效表达宏大寓意。比如作为系列报道之一的《生活很开心 工作有冲劲 ——“网红”讲解员王朝的故事》,细节呈现就很生动。王朝回忆习近平总书记与其握手时,“总书记手好暖,晃了几晃才松开”,见到石斛花,“高兴地拿到鼻子前闻了闻,举起来在镜头前面扬了扬”。寥寥几笔,总书记随和亲民的形象跃然而出。

《“三朵金花”映红春节回家路》是一篇十分独特的“春运报道”,没有干涸的数据、没有生硬的说辞,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抓取,勾勒出采访对象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采。在喧嚣繁忙的春运大场景、铁路职工忘我工作的大背景下,人性的温情和社会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3.把大主题分化为小协奏

宏大的主题有时会引发部分读者阅读时的心理疏离,适当的分化处理,疏解文章段落承担的叙事和表达,能收到化繁为简之效。

新闻评论《奋力打造先行示范区和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 ——

写在改革开放 40周年之际》写作难度大,破题的关键在于“继续先行”“全面发展”“更好示范”三大口号的提出,把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精准地做了分解,既便于论述,又方便传播。行文间,领导的指示、深圳的实践,巧妙地穿插其中,互为呼应,翔实且富韵律地回应了口号的提出,让读者认识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扎实的实践与探索。

《在改革开放新征程续写“深圳奇迹”》是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评论。作品巧妙地以总书记的讲话为导引,带出深圳经济特区的系列改革部署与实践。这样的处理,既充分彰显深圳坚决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加快改革开放进程的信心和决心,文字的起承转合又非常自然,论点和材料的结合浑然天成。

4.把大结构拆解成小单元

信息碎片化时代,长篇大论是大众阅读的天敌。新闻报道结构的合理拆解,既有利于传播,又不失要素的完整。像“庆祝改革开放 40年——海南日报深圳特区报联合采访行动”系列报道这样的大策划,创作组对报道构想进行合理的分解,既有对施茶村石斛园这样的小切口的深度采访和故事挖掘,也有对海南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多规合一建设、领先深海研究的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宏观方面的呈现,由点及面,层递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组合报道,生动而全面地呈现出海南改革开放的成就。

(二)以小博大助推时代发展

作为主流媒体,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引领舆论导向,助推时代发展。这份责任的落实,主要是通过新闻作品实现。这就要求新闻作品既要有接地气的呈现,让作品易于大众接纳,同时,又要确保作品符合主流精神和舆论引导要求,实现“小中蕴大”。这一传播愿景,可以通过以小博大,采用小人物大时代、小角度大格局、小切口大深入、小故事大情怀的策略得以实现。

1.小人物大时代

常言道,树木参天离不开根。关注普通人,才能真正理解时代的精神脉动,看清国家民族这棵参天巨树的生长走势。

《从龙华一线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这篇报道题材选择精妙,普通人、底层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当人大代表,折射出时代改变人物命运的主题;《二手追书人》这个视频从社会底层入手,关注个人的命运与情感,关注没落行业的理想与坚守,有人情味、有烟火味,有血有肉,颇有看头。这些小人物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成长,不断用新理念、新知识武装自己,这就将人物命运、个人奋斗与时代机会结合了起来,使普通人物有了大胸怀、大抱负、新风貌。

《深夜食堂既是地道的人间烟火也是平凡又温情的人生百味》反映了繁华都市中各类人群对最质朴的情感和内心宁静的追求。报道的前景是大学生为其写歌拍 MV的炒粉阿姨、传承 30年老店的六旬大妈、收纳“前任礼物”的小酒馆馆主、用有趣故事吸引有趣灵魂的日式料理店店主的人生故事,后景则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展示了满满的精神正能量。

2.小角度大格局

以一台投影仪为例,最大投射画面=投射距离 ×液晶片尺寸÷最小焦距,就是说,焦距越小,投射出来的画面越大。利用这个原理,在新闻写作上,小角度的表达,只要指向合理、准确,常常可以获得大格局的呈现。比如“庆祝改革开放 40年——海南日报深圳特区报联合采访行动”系列报道,报道的人物各具特点,很有代表性:王朝返乡发展,体现扶贫激发内生动力;钳工周皓投身深海工程建设,体现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这些生动鲜活的呈现,可以拉近阅读心理距离,令读者喜闻乐见之余,透视报道对象的背后,能够感受到国家、社会生气勃勃的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改革开放 40年深圳发展启示录》看似大题材,相对而言亦可谓以小博大的典范。这篇报道写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这个点,却是站在国家发展的更高层面展开叙事,因而折射出的格局自是不凡,营造出雄浑大气的格调。

3.小切口大深入

精准的切入,纵深的挖掘,能够让受众管中窥豹,看到宏大事件、感受深刻内涵。

《9岁女孩遍体鳞伤 到底是什么原因?》这篇民生报道,从个案入手,体现了记者的质疑精神、追问精神。记者眼光不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还通过表面去发现本质,不断追问事件的原因,

步步深入,并在发现原因之后,试图解决问题,呼唤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提高了报道的影响力,扩大了报道的辐射面,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帮助了被采访对象。这篇报道集中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深度因而延展。

《戏精女护士爆笑吐槽,看完眼泪都笑出来了》尝试通过对小护士的宣传而化解社会矛盾,构思精巧,切入点准确,演绎风格把握得当,传播路径较为贴近大众。亲和、诙谐、幽默的姿态让人在会意一笑中对护士工作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进而导引到寻求医患关系的缓解之中,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诚如中宣部阅评所言:表达真实,戳中“痛点”。

4.小故事大情怀

讲故事是新闻作品提升可读性的重要法宝。不管何种题材、何种样式、何种角度,故事张力的大小,源于其背后呈现的家国情怀、社会情怀、民族情怀、人文情怀的多寡。

作为系列报道之一的《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钳工周皓:为大国深海梦奋斗的“拼命三郎”》,作品里的“80后”小钳工,不满足于个人事业的成功,始终保持着热切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希望把最先进的科技,运用到国家的深海科考事业上,展现了非一般的精神境界。

《深晚记者跟拍十年记录“重生”故事》这组新闻图片的作者则以十年的坚持,持续跟拍汶川大地震中的 1个幸存家庭和 4个学生,以逼真的色彩还原、形象感强烈的构图等手段记录他们的“重生”历程。该组图片拍摄摒弃花哨的技巧,以生活化的视角,捕捉、传递人物内心散发的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从而使系列图片均具备正向社会价值。

这些作品体现出来的思想力量,显示作者能够清醒而自觉地创作优质新闻作品,从而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使命、社会担当。


三、大小互变的呈现效果


综上所述,新闻素材的处理和挖掘,概括起来就是“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方能实,“小题大做”乃有容——把大题材往小处做,作品内容才能显得扎实;把小题材往大处做,作品内涵才能获得提升。如此大小互变的处理,在呈现上就显出了“曲”的效果:

(一)起伏——节奏的变化

细节的抓取可以改变叙述节奏,起到营造起伏效果的作用。这是节奏变化产生“曲”的意味,也是写作中强调细节重要性的原因之一。

《骑士未必都是“蜀黍”交警铁骑女神现已上线》节奏推进把握得好,张弛有度,衔接自然,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展现了起伏的叙事,有效调动了观众的观影情绪,这主要得益于细节真实、丰富的展示。先是女骑警执法时不讲情面的语态,既真实又很生活化,客观显现警察给人固有的铁面印象;而帮助受困车主时流露的关切,则揭示警察温情的一面,使观众的观感先抑后扬,瞬间转化。

《9岁女孩遍体鳞伤到底是什么原因?》这篇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节描述非常充分和恰当,对女孩的伤情,家长的对话、表情、动作,都有细致的刻画,增加了报道的故事性、情节性、起伏性,使整篇报道悬念不止、生动有力。

(二)反差——情形的差异

大题材小叙事,小故事大格局,形态、情绪的差异可以产生“曲”的意味。这在“庆祝改革开放 40年——海南日报深圳特区报联合采访行动”系列报道中体现得比较明显。该组作品专为庆祝改革开放 40年以及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38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而推出 ,宏大背景下的切入点巧妙,注重人的故事,以受众的、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大新闻。文字表现摒弃了大综述,用“讲故事”的方式,从小人物引出鲜活故事,从小切口彰显大主题,从小角度体现大局面。这样的反差,有效拉近了重大时政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没什么能够阻挡,深圳人对上班的向往》面对“山竹”强台风破坏的场面,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深圳人对待自然天灾的乐观态度。画面与情绪的反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

《“纸”短情长!这是最深情的特区生日告白》体现的是另一形式的反差。在特区生日的重大时刻,独具匠心地推出灵巧精妙的小作品,利用历年特区生日当天的特区报和历史图片的结合,

以及快闪、画中画等 H5技术手段的运用,使作品展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新颖的现代感,不愧是献给深圳经济特区生日的一份富有报业特色的别致礼物。

(三)对比——性质的比较

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这是性质比较产生“曲”的意味。

《从龙华一线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这篇报道题材选择十分精妙,与一般的人大代表报道形成了差异。一般的人大代表报道中,企业家、教育家等成功人士较多,这篇报道反常态行之,攻破了社交媒体中关于人大代表“非富即贵”的谣言,告诉受众:普通人、底层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当人大代表。对比之下,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作品得以脱颖而出。

(四)升华——感受的拉升

以小博大所引发的效果,就是作品在不起眼的叙事中,寓意、内涵和价值悄无声息地得到升华,形成一种审美体验的拉升感。这是阅读感受拉升产生“曲”的意味。

《吴向东:用“大学”手法教小学生的特级教师》是一篇采访扎实、写作规范、亮点突出的人物通讯。记者通过典型事例和生动细节,不仅写出了人物的闪光点,还写出了真实性,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人民教师形象。假如作品仅停留于此,也就是一篇中规中矩的人物通讯。但作品还透过人物的思想观念,引发了对当下一些教育现象的深入反思,难能可贵,拓展了作品的内涵,提升了报道的价值,使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思想认知因而升华,“曲”的意味油然而生。

编辑:陈镓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