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息弱项强起来

——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作品

作者:刘保全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员  2019-08-13 15:14  新传播    【字号:  

在新闻传媒上有多种体裁的新闻,消息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以短小简洁、信息量大、迅速准确而见长。以报纸而言,没有消息的报纸不能称之为报纸。然而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高品质消息却成了弱项。要增强“四力”,消息不能再被边缘化。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消息弱项 增强


近年来,笔者一直关注着中国新闻奖中消息的评选情况,发现消息量少,而且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高品质消息更少,消息成了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的弱项。为了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1—28届中国新闻奖的有关评选资料,发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其间有多位评委和新闻界有识之士曾撰文大声疾呼过要重视改进消息的采写,但反响不大。也有一些新闻单位进行过消息写作的研讨,开展过竞赛活动,其收效甚微。


消息遭遇尴尬


中国记协网2018年1月9日所载《评委有话说——打开好消息写作之门的两把钥匙》一文中,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编审钱莲生说:“消息这个新闻家族中的‘始祖’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下遭遇了尴尬”,“以2017年中国新闻奖为例,参评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31.8%,而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仅26.9%,显然,通讯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消息作品的数量。然而,评委们普遍认为,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他指出其中一等奖作品《1445种全新病毒科研发现》一文,“作品的可读性不太强”,“文中有不少专业术语……如‘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转换’‘共进化’‘病毒进化史’‘水平基因转移’……让普遍读者难以理解”。另一篇《折翼海天,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一文,“作品的时效不强——消息中的人物主体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于2016年4月27日不幸牺牲,作品于2016年8月1日见报”,“消息给受众的审美感觉不足”。


消息写作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报纸上的消息写作,普遍存在着标题模式化、导语平淡粗糙、五要素不全、时效性差、缺乏感染力等问题。

关于消息的时效性问题,笔者对最新评选出的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中报纸系统的23篇消息作了一个统计,一等奖中的《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使用的是“近日”占50%。二等奖共8篇,其中《苍南叫停大渔湾围垦工程》一文,使用的是“这些天”;《收养脑瘫儿14年,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一文,使用的是“今年夏天的一天”;《安徽阜南8275名学生今年“回流”乡镇学校》一文,使用的是“日前”;《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一文,使用的是“如今”,占一半还多。在13篇三等奖中,使用“日前”的有3篇,使用“近日”的有2篇,使用“几天前”的1篇,还有1篇无时间要素,也是占一半还多。

不该使用“日前”“近日”“如今”等忽悠受众,尤其是作为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更不应该采取“打马虎眼”的字词来交待新闻的时间要素。要知道,“日前”“近日”是个语焉不详的词。试想,如果读者要问:“近日”是记者刊稿的“近日”还是记者写稿的“近日”“近日”是三五天前,还是八天、十天前?“日前”究竟指的是何年何月何日。受众一旦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则新闻的价值、权威和传播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消息写作中存在不规范问题还表现在没有“本报讯”。消息在开头加“本报讯”,这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征。加“本报讯”表明这是一条消息,是本报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本报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和传播后果负有责任。

笔者编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一书,有读者阅读后来信问我:为什么有部分消息没有“本报讯”,我的回答是因原文没有,故编著者不能随便加上去。

关于“本报讯”的使用情况,笔者查阅了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中报纸系统的23篇消息,发现两篇一等奖作品中就有1篇无“本报讯”;8篇二等奖作品中无“本报讯”的共有5篇;13篇三等奖作品中无“本报讯”的占6篇之多。

在一条消息头上加上“本报讯”三个字,是件严肃的事情,不能掉以轻心视为可有可无。“本报讯”的使用规范正确与否,关乎一个媒体的形象和最起码的业务水平,也是认真办报、取信于读者的一个方面。

在新闻界同行眼里,这种小事太有损报纸形象了。有些新出版的报纸,从业人员资历较浅,报纸管理上有些地方尚待完善,出现这种现象情有可原。可是,有些历史悠久的老报纸也常出现这种“外行”事,就让人看不懂和不可思议了。

能否规范使用“本报讯”,也是一种检测尺度。它首先检测的是,一个媒体自身是否正规,是否具有搜集、采访新闻的能力和报道新闻的资格。其次,它检测该媒体是否尊重读者、认真对待读者,并能对它所发布的新闻郑重负起责任。再次,它检测该媒体的编辑记者是否经过专业学习和正经传授。当记者,首先应从学会正确使用“本报讯”开始。


四大原因导致消息成弱项


造成消息成为写作弱项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重要原因不外乎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子媒体快速发展,加上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迅速普及,二者传播速度远远超过纸媒。现在,电脑及手机的普及,对纸媒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往往在报纸未到读者手中之前,人们就可以从网络媒体上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一直作为报纸上主要文体的消息。这应是消息被弱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报纸消息本身写作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部分报纸的领导和少数记者受“高大全”的思想影响,认为写消息不能出大成果,不如长篇大作有分量、有影响,以致读者不能从“短、快、新”的消息中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消息受到冷遇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三是部分报纸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缺陷所致。有的对消息写作要求不严,对消息写作不规范、新闻要素不全的消息放行,大开绿灯;有的在制订稿酬标准上,不按质论价,而是单纯以字数为依据,字数越多稿酬就越多,致使不该写长的稿子也要拉长,硬加进一些空话、大话、套话,使消息变得空洞臃肿,降低了报纸的可读性,导致读者不愿看。

四是少数记者不重视业务学习,不按新闻规律写稿,并存在懒惰思想,工作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靠电话采访,泡会议靠会议简报写稿,致使写出的消息千篇一律,内容空泛,枯燥乏味,读者只好不买账。


使消息强起来的主要对策


要使消息弱项强起来,不被边缘化,除了主题重大、题材新颖、传播价值高、新闻性强外,从采写上来说,其主要对策是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消息在新闻传播中重要性的认识,破除那种认为消息是新闻的“边角料”,反映不了重大题材的不正确认识;破除那种认为消息是信手拈来的“急就章”,不必精雕细刻的陈旧观念;破除那种认为报纸上的消息在新闻竞争中没有竞争力的想法。应强调记者的基本功是写消息,不会写消息的记者不是一名称职的记者,要用这一条来考核记者的功力。领导带头写好消息,并提高对好消息的奖励标准。

其次是提高记者对新闻的发现能力。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正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原社长潘堂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所说的:“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也正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也曾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前面提到的消息写作中存在的时效性差的问题,就是记者的发现能力不够所致,新闻事实早已发生了,记者未能及时发现。当发现后再写消息时,又不善于寻找新闻根据,只好采取“日前”“近日”等“打马虎眼”的办法来忽悠读者。可见,要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提高新闻的发现力上下功夫。只有像习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的讲话中所要求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第一手材料”,坚持“走转改”,才能奉献给读者顶花带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消息来。

第三是改进消息写作的方式,创新消息的写作方法,即提高消息的表现力、感染力、可读性。正象钱莲生评委所言,“既要发现‘美’,又要表现‘好’”。其主要办法有:①消息故事化,即消息里面一定要有故事。②要有现场描写,增强新闻事实的现场气氛。③除掉具体新闻事实以外的成分,拒绝大话、空话、套话和卖弄学问。④要把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东西写进导语中。⑤交代必要的背景和使用直接引语,以增强消息的深度感。⑥运用简洁明快、有跳跃感、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要多用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⑦句子要短,一句话最好不要超过50字;段落也要短,一般不超过200字一段为佳;消息要短,一般以600字左右为宜。⑧会议消息一定要把会议中最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拎出来,要跳出会议写消息。

第四是组织年轻记者进行培训,将中国新闻奖中被人称道的消息精品拿出来进行评析,为大家提供学习的范例。像中国新闻奖中的精品消息《青藏铁路全线开工》(第12届)、《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第14届)、《看个“咳嗽”要掏1500元》(第13届)、《7年上诉冤屈未伸张》(第12届)、《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第12届)、《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第14届)、《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第23届)、《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第23届)、《3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申请留任》(第28届)等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是大家学习的典型范例。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新闻界的同仁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相信消息弱项和被边缘化的状况会得到改观的。我殷切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最终实现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的“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编辑:实习生周诗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