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前沿对话:传播革新及其挑战

作者:杨洸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19-12-05 10:39  新传播    【字号:  

深圳新闻传播学界迄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2019深圳论坛”于2019年6月28日至29日在深圳大学举行。会议以“传播革新、新媒体以及数字新闻”为主题,中美两国的数位知名学者发表了一系列主题演讲。

【关键词】传播革新 新媒体 数字新闻业


“2019深圳论坛”由深圳大学和美国全美传播学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NCA)联合主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承办。会议为中外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员、政府官员以及研究生提供了新闻传播业革新和发展的前沿对话空间。来自中国、美国、以色列、加拿大、印度、土耳其、巴西、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西班牙和中国香港共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位学者、专家和研究生共同参会,境外学者超过40人。莅会的中外著名专家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丹佛分校传播学教授、前NCA主席Stephen John Hartnett教授,NCA执行会长、美国马里兰大学Trevor Parry-Giles教授,西班牙罗萨里奥大学Daniel Barredo Schapals教授,美国太平洋大学董庆文教授,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Mutlu)Binark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深圳大学社科部主任田启波教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研究委员会主席巢乃鹏教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深圳日报》前总编辑辜晓进等。


一、大会主题演讲:中外知名学者发布前沿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做了题为《智能传播伦理研究:范畴与矛盾》的演讲,她提出从技术、媒介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智能传播伦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并从上述角度出发讨论在智能时代如何重新界定人、社会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艾米•哈辛诺夫副教授以“特征分析:研究健康APP的方法”为主题,从选择社交议题、查找应用程序,创建所有功能的数据库,为每个特征的方法编码等三方面对健康APP进行特征分析。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辜晓进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殊途同归:中美报业转型路径差异观察》,他以中美报业广告收入的跌落作为引入,详细地展示了中美报业不同的主要转型模式,最后阐述了中美报业转型的共同目标是抵达最广泛的人群,获取尽可能多的受众。

美国太平洋大学董庆文教授演讲题目为“探析数字新闻的挑战”,呈现了数字新闻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如“人们对大众信息的质疑”“大众媒体变得片面”“新闻消费者倾向于重新获得他们自己的观点”“数字鸿沟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影响”等具体表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Stephen John Hartnett教授在演讲《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中美文化之间的交融,他认为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国家之间的藩篱,促进文化的交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发表演讲《大数据中的“健康”与“健康传播”——基于Google N-gram的分析》,他探讨了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作为计算社会科学的计算传播学、计算传播学在Google N-gram上的应用等议题。


二、会议分论坛:中外研究精彩纷呈,研讨热烈


本次会议设立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传播革新中的实验”“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的交互”和“数字新闻业的挑战”。围绕上述主题,共有18个分会场和4个研究生论坛同步进行。

1.论坛一:传播革新中的实验(Experiments i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诸多商业领域对“创新”理念的夸大,学术界长久以来对此持有批判态度,不断致力于创造、革新与差异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此,本分论坛反思了不同的传播方式是如何从技术标准化、全球整合和数字革新的进程中出现的,既着眼于用户的前端体验,也展望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后端架构,促使与会者思考其革新与创造中的困境与机遇。本分论坛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解答:“革新”对于现有的企业和国家政策来说有利还是有弊?在全球化的时代,“革新”有助于争取社会公正的诉求吗?“革新”会产生一些目前对于传播的理解的其他可能性吗?本分论坛的学者们分享了在实践中关于传播革新的最新研究和具体案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哈勒姆•史蒂文斯带来《高科技务工人员:深圳的创新和传播网络》,讲述高科技人员回深圳后,如何为深圳的创新传媒产业做出贡献。英国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丹尼尔•马蒂瓦分享《深圳当代创新和创业数码制作社区的民族志研究》,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深圳的创新发展之路。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施维分享《媒介世界中的知识搜索和组织产生》,以批判性的视角看待新媒介研究,并认为当下学界对媒介影响下的创业活动欠缺研究。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教授穆特鲁•比纳克和安拉卡大学博士候选人莎拉•塞斯金二人合著《“全球与国家”以及对创造力和创新的认知》,分析游戏产业的兴起以及其中的创造力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教授孙萍带来《政治和创新基础设施:如何创建深圳IT模型》,试图通过解决中国不断扩大的IT行业中未充分利用的基础设施创新问题来填补研究空白。清华大学博士后方爱华分享了《智能互联网时代内容产业的变革与重构》,预计在未来内容2.0将向着场景化内容对接、垂直化增值服务等方向不断激活、重构内容生产的商业模式与价值结构。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华骁带来了《“分享经济”思维与国外华文媒体的转型实践——以意大利“华人头条”为例》。她运用在意大利进行人类学“海外民族志”调查期间收集的丰富资料,以“参与观察”的方式在米兰华人社区生活了半年之久,与“他者中的华人”进行了亲密接触,对当地华人群体的历史过往和当下处境做了深入研究和考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实则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框架建构论为基础,在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环境中,截取时间段为2017年10月7日到2018年1月8日相关社会运动组织所发的推文,对微观认知层面的文本素材的实际生产与宏观社会结构层面的动员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形成论文《文本与动员: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运动的框架规整与认知结构模式研究——基于美国#MeToo运动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贾文颖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从技术框架的变化谈起》一文中尝试从媒介技术的发展实践出发,通过纵向梳理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探究技术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看待不同技术框架下,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方式的变化。复旦大学博士后吴静带来《中国青年如何呈现自我?——抖音短视频性别分析》,该研究以自我呈现理论为视角,以抖音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青年在社交媒体中的形象呈现。黑龙江工业学院助理教授丁婷茹分享《“想象的共同体”:中国短视频文化消费形态——以美食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例》,该文选取了“李子柒”这一知名美食类短视频的粉丝群,通过深度访谈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了解美食类短视频粉丝文化消费的心理特点,对粉丝文化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动因和成因、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进而分析可能的发展趋势。深圳大学副教授王琛分享《众媒时代中国亲子代际冲突性社会话语研究》,该文将语言分析和社会理论思考结合一起,采用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中“话语分析”的三个向度作为框架展开,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采用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探讨代际冲突性话语在现实层面的社会性建构。

2.分论坛二: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的交互(Intersections in New  Media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传统的健康传播偏向于研究病患与医生面对面交流这一场景,而在新媒体技术盛行的今天,病患得以通过在线信息平台与医生和护士进行通话,有护理需求的人士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咨询信息并寻求建议。与此同时,关于家庭健康、饮食管理、性别与性行为、老龄化等方面的公共传播已广泛见诸新媒体平台,但不少平台鱼龙混杂,甚至沦为营销骗局的幌子。对于新媒体用户来说,他们从未接受过如此大量的健康信息。伴随着互联网而出现的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的问题都成为触及阶级、财富及互联网“公共性”争议的关键议题。简而言之,健康传播与新媒体现在正以一种持续增强但令人警惕并困惑的方式相互交织地发展着。在本分论坛中,与会者通过对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具体案例研究,来分析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的交互关系。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助理教授毛玉屏和宾夕法尼亚库兹敦大学助理教授Yuxia Qian二人合作分享《在美中国移民群体通过微信交流健康传播的信息研究》。北京大学副教授邹漫云的《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框架研究》,分析《人民日报》如何依靠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其全媒体矩阵,在不同媒介平台建构医患关系框架,发挥舆论影响力,打通民间话语场与主流媒体话语场,实现政策信息与网络民意的交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舆论环境。重庆大学郭小安教授讲述其研究成果《信息来源对女大学生采纳HPV疫苗接种意向的影响——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视角》,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为在国内使用健康信念模式来预测和解释疫苗采纳这一健康行为,本文的这一创新也有望为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提供理论视角上的借鉴。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家勇分享《中国居民的媒介使用与婚前性行为态度关系研究》,揭示了电视、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关系。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崔苗苗上场讲述《民国时期女性健康传播研究——以〈妇女杂志〉为例》,试图对现代妇女杂志中女性健康知识的传递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研究员Jiahui)Lu分享《在流感期间通过新媒体平台搜索健康信息:对流感的自我认知有用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Xixi Wang则分享《香港外籍家庭佣工对网络健康信息的信任:对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关系的影响》,二人均从网络平台切入,探讨媒介对人们自身健康的行为认知的影响。汕头大学教授周翔、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营销顾问肖海闽二人则携手共享了《果壳网“流言百科”伪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征研究》。

3.分论坛三:数字新闻业的挑战(The  Digital Journalism  Challenge)

数字革命正在改变学界对新闻业的看法。传统媒体平台正在面临着各式网站和正在崛起的新媒体平台的挑战。这些新媒体渠道为“公民新闻”或“背囊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可能性,由此进一步维护了社会正义,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媒体却成为谎言的传播者、阴谋论的炮制者和暴力的叫嚣者。这意味着全球新闻业正处在四分五裂之中,许多观察家将现在的时代称为“后真相”时代。诚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正面临着一场新闻界的危机,在这背后,是民众关于证据、信任和信誉的观念的危机——这一切都是由数字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革命推动的。本分论坛关注新闻业的数字革命,并通过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访问学者傅欣彦分享《论信息过载时代的“信息茧房”问题》,他认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网络技术使大众传播产生了巨变,让当代社会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新媒体时代,“信息茧房”问题无疑是大众传播领域一个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彭步云带来《从“娱乐性”到“公共性”:明星事件中网络公共话语的流变》,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新媒体对传统意义上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新挑战。议程设置的意涵在数字媒体时代发生转变,社交媒体受众对传统媒体进行“反向议程设置”的现象日益凸显。在数字媒体时代,研究媒介的“议程”和“反议程”设置效果对于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和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深圳大学助理教授茅知非分享《中国的金融新闻,新媒体与信任危机》,文章讨论了金融传播的复杂性,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特点,分析包括政府、上市公司、券商、审计公司、法律事务所和各类型投资者在内的各种传播者是如何进行金融传播的,以及金融媒体在传递这些传播者信息时所扮演的角色和遇到的困难,深入理解中国金融新闻所面临的危机,探讨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重新构建媒体公信力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智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任立分享《减贫主题新闻的视觉传播策略探析:以〈新闻联播〉对兰考的报道为例》,在《新闻联播》对兰考的报道中,贫困问题被嵌入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图景,通过具像化的视觉传播策略在调动起的囊括传者和受者的关系中建构意义,传者对贫困问题的认知透过影像还原,减贫主题的融媒体传播除了可以形成传受互动之外,在信息的集中、分享、传播范围、及时更新等方面,都有更多助益。长江师范学院讲师杨颖、美国太平洋大学教授董庆文和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韩佳蔚带来《中国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中的“梨视频”为例》,伴随手机4G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移动短视频新闻以“短小性”、“集约型”、依托社交平台传播的特点迅速风靡整个网络。文章选取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代表者——“梨视频”为分析对象,探析其传播效果。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沛芹分享《数字新闻时代我国主流媒体的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传播效果分析》,通过比较中国传统主流媒体、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以及新浪微博自媒体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探讨数字新闻时代,我国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是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分析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是否能够引领民众舆论。深圳大学讲师、副研究员张晗带来《消失的头条:新闻APP用户的视觉影响因素与记忆效果》,文章使用深度访谈法和眼动实验法试图探究阅读新闻APP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记忆效果之间的关系,认为业界开发新闻APP时要依据用户的阅读行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可凭空猜想,更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模仿。文章最重要的发现在于:新闻APP对人们理解记忆层面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从注视到阅读理解再到形成记忆的认知机制。

综上,本次论坛学术研究旨趣鲜明:一、借助全球化的视野,热切关注全球化传播的新特征、新格局;二、微观层面的具体案例研究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兴趣,有利于学者们将新闻传播学研究变得更加丰满与细致。论坛聚集了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紧扣时代脉络,回应时代关切,在深度与广度上丰富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内涵,是深圳新闻传播学界值得铭记的里程碑盛事。

编辑:郑晓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